往事如歌 流年印痕
前几天,有幸,重返母校,重返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隔着老远,望见充满文化气息的大门,大门上,“S中”银钩铁划,字迹遒劲,斑驳的铁锈诉说多年的沧桑,火红的爬山虎沿着粉墙,一路攀爬,从高高的院墙悬垂下来。一条平坦笔直的水泥路从校门口一直延伸到餐厅,路边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依次排开,错落有致,严整瑰丽。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偌大的校园,漂亮的建筑,数十米高的杨树,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往事如烟,过往湮灭,一缕伤感袭上心头。那些低矮的一排排平房哪里去了?那个简陋的外墙上镌刻着“为人民服务”的伙房哪里去了?那条蜿蜒幽深的小径哪里去了?那些曾经熟稔的面孔哪里去了?回答我的惟有瑟瑟的秋风,它呼啸着在校园里往来穿梭,倏然消逝,依稀幻化出一点青春的淡影。亲爱的同学,你们在哪里?
独自一人,在校园里踽踽独行,咀嚼着那些温馨的回忆。秋日的阳光煦暖,天空湛蓝,高大的教学楼前,两株白杨树相依相偎,傲然挺立。兴奋地跑过去,抚摸着粗糙的树皮,抚摸着二十多年的沧桑。树下,绿草如茵,菊花或粉或黄,花开娇艳。这是当年我们F2班毕业时拍照留念的地方,当时,作为背景的白杨树还只是挺拔的小树,而今,却已郁郁葱葱,参天而立。摄影师大喝一声:茄子!我们哈哈大笑。笑声漫漶了花圃,这张照片至今仍然珍藏在我的影集里,稚嫩而青涩的面孔,粗劣的浅紫色运动服,开怀的笑容,虽然照片有点发黄,却似有快乐和青春洋溢出来。二十多年一晃而过,你们,可还安好?
校门口右首边依然是操场,高高的水泥平台上,红旗猎猎,空荡荡的操场。蓦然忆起昔日趣事。国庆节的那天晚上,我们躺在床上佯睡,教导主任不疑“有诈”,查完寝室后,放心离去。我们一跃而起,轻手轻脚地将六张床并起来,外面蒙上厚毯,里面亮起手电,举行了一次手电筒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有人用袖珍录音机播放《英雄泪》,大家轻声跟着哼唱。忽听窗外一声厉喝:F2班,全部给我滚出来!我们吓个半死,大家惨白着脸哆哆嗦嗦地鱼贯而出。皎洁的月光下,分明站着班主任和教导主任!班主任脸色铁青,如野兽般咻咻直喘;教导主任两手插在裤兜里,嘲讽地望着我们,我们暗暗叫苦。
翌日,我们F2班全体男生站在操场的红旗下,在朔风狂号中硬生生站了一上午,来来往往的同学们朝我们指指点点。
信步走过一间间敞亮的教室,有琅琅的读书声传出来,青春朝气的少年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隔着窗户,分明看见,明亮的眼神,乌黑的头发,心头悄然爬过一丝怅然,犹如野草一般蔓延,想起在S中读书的辛苦。冬日里,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洗脸水都是冰渣子,没有暖气的宿舍冷得像冰窖,同学们没有一个叫苦喊累的,从热被窝钻出来,抹把脸就跑到教室里上早读,这时,才五点半,夜色浓重,尚未破晓。班里没有老师,可是,出奇的寂静,温习一个小时的功课,在林志颖“昨天华山论剑,今天决战京城,原来世界竟然这么小……”的歌声中,我们三三两两陆续走出教室,去食堂吃早饭。食堂是用一些石棉瓦搭建的简易露天棚子。虽不遮风,但是挡雨。一碗热腾腾的苞米稀饭,一个窝窝头,几块咸萝卜干,吃起来很香甜,有时偶尔能吃到油条,但是很贵,只能买两根解解馋。
慢悠悠踱到宿舍楼前,这里原先是一排低矮的平房,平房后是一个微波粼粼的水库。小径的西侧,原是简陋的教师寝室,而今,拔地而起一座崭新的鹅黄色的教师楼。我顿悟,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无须叹息,无须忧伤。“叮铃铃”,随着放学铃响起,一群中学生,嬉笑着从我面前跑过,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在他们身上,仿佛看到昔日的自己。二十多年前,我走进S中,青春飞扬,人生如诗。二十多年后,我重返S中,如梦如幻,往事如歌。林春江
新闻推荐
《在远方》海报。在东方卫视播出的《在远方》自开播以来就稳居收视榜前列,豆瓣评分也达到了7.4分。不过,也有不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