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今日明星> 正文

【影视杂谈】演技派“翻红”,有一种流量叫专业品质

甘肃工人报 2019-06-14 08:12 大字

余余

调侃自己“人不红所以才叫大红”的倪大红,凭借《都挺好》中“苏大强”一角,入围今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的角逐;去年因《我的前半生》中“薛甄珠”一角拿下白玉兰最佳女配角奖的许娣,是凭借喜感丈母娘一角的出彩演绎,让观众记住了她的姓名。这两位常年躲在角色背后的演技派,经历的正是典型的“翻红”轨迹。

“翻红”是近年网络影视行业的高频词。顾名思义,常年不红的演员突然因为一部作品名气陡升。与“蹿红”不同,能够“翻红”的往往是一些人生阅历与演出经验相对丰富的中生代演员。

从前两年流量偶像一夜“蹿红”,到近年演技派“翻红”成了流量新贵,这恰恰显示出影视剧领域对演员乃至剧集专业品质追求的回归。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量中生代演员凭借一个个充满生活质感的角色走红,与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走强有很大的关系。而这种品质精神的追求,也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青年演员的成长晋升路径。

不难发现,让演技派“翻红”的角色,往往生活质感极强,承载着喜悦、无奈与纠结等不同的情感层次。表演者如若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缺乏扎实的演技支撑,很难让角色“立”起来。

“偶像派”在影视市场最火爆的那几年里,就曾有一位知名导演表达过一些年轻演员被“错置”的尴尬: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真的努力,也真的想演好作品,但是缺乏最基础的演技训练与舞台经验,在无人指导的赶工环境中,又要担负起整部剧集里最复杂最吃重的角色,很多人因此在片场变得无所适从。

在当下一批品质剧集中,拉开主要演员年龄梯度,合理分配戏份的搭档模式形成了“带教”格局。可以看到的是,荧屏将更多注意力投向演技的同时,并没有将“偶像”“明星”逼至角落,反而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一种可能。让合适的人演合适的角色,让表演和流量形成正相关,恰恰是电视剧市场理性回归的表现,毕竟,内容和品质赢得的才是有价值的流量。

新闻推荐

高考结束,考生们最想干啥?

当高考结束,再也没有了高中英语听力训练和晚自习,属于高三考生们的狂欢终于开始了。有人说,终于可以睡一个不用顾虑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