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今日明星> 正文

纳马夸兰 沙漠花海

成都商报 2019-03-30 02:31 大字

在沙漠里等待一朵花开?这听起来也太像歌词了。比如一定会想起的《我》:“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华晨宇也唱过,“只有我,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还有一首流行歌曲里也有“你就这样闯进我的心窝,是你让我看见干枯沙漠开出花一朵”……这些寂寞又文艺的句子让人觉得,沙漠里开花仿佛是要等到海枯石烂才会出现的情景。

然而这竟不是天方夜谭。每到春天来临的时刻,非洲西南海岸的纳马夸兰——这个半沙漠地区,会忽然魔术般地变成花的海洋,缤纷五彩得令人眼花缭乱。然而,这一神奇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很快,那些花儿就会“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无影无踪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沙漠又变回了我们熟悉的贫瘠模样。

“落泪两次”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纳马夸兰地区则位于南非偏远的西北角,这里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地区和地球上最不寻常的沙漠之一,深受植物学家和游客们的喜爱。

有人说,纳马夸兰是死的,因为大多数时间里,放眼望去那里都是一片沙漠和死寂;也有人说,纳马夸兰是活的,因为每当南半球的春季来临,几场冬雨过后,荒芜和干旱就会在春天来临时退去。

事实上,纳马夸兰地区几乎全年没有降雨,这一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约150毫米,部分区域年平均降水量甚至不足50毫米。5月至7月的冬季时节,是这片土地获得了雨水配额的时刻,一旦雨水落地,大自然便会展现它的鬼斧神工。被雨水“亲吻”过的纳马夸兰将迎来万物复苏,数十亿彩虹般绚烂的花朵铺满荒漠,迎着太阳怒放,将这片不毛之地变成生机勃勃的自然花园。据说这种壮观的美景,能让人“在游览纳马夸兰时两次落泪,第一次是在你抵达时,第二次是在你离开时……”

每年8月至9月下旬,是野生花卉的最佳观赏期。观赏花海需要取决于风、雨和春日暖阳的共同作用,但总的来说,时间短暂。因为这些花卉通常对温度非常敏感,当气温低于17℃时(在海岸地区甚至为20℃),花期就会结束。而当夏天来临,纳马夸兰又将变回一片荒芜,仿佛此前的花海只是一个短暂的梦。

“这一切与自然的循环有关。”南非西海岸国家公园的护林员皮埃尔·内尔说,尽管这些花不可避免地会枯萎,但它们保持着年复一年的“重生”能力,不仅让游客敬畏,还为土地提供某种庇护,“种子留在了土壤里,直到第二年,当整个循环重复时,它们会再‘复生’。”内尔说,“这是自然的恢复方式。”

多肉王国

纳马夸兰植物的多样性足以让每个植物学家喜出望外。

尽管大部分的时间里,这里都是干燥和荒芜的,但它仍然养活了众多动植物。在该地区超过3000种的植物中,绝大多数在地球的其他地区都未发现,是当地特有品种,如黄色的魔杖花、紫色的天竺葵和花型巨大的帝王花,只能在纳马夸兰和西开普的荒芜地区找到。因此,国际生态保护组织已认可纳马夸兰为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并将其列为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区之一。

纳马夸兰不仅是植物的天堂,更是风靡中国的多肉植物最重要的分布区域。在“多肉爱好者”的眼中,纳马夸兰遍布比钻石更宝贵的东西——野生多肉。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广布于这片狭长的土地上,它们都是纳马夸兰最具魅力的植物,至少构成了1/3的沙漠植物和1/10的世界多肉植物。

有些多肉非常小,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植物种。例如原产南非的番杏科亲指姬属的亲指姬,它们长得比较清纯漂亮,植株表面有轻微白粉,肥厚的叶片长得像小指头,特别容易群生。亲指姬夏季深度休眠,其他季节生长,休眠期的单头亲指姬非常小,犹如一个小疙瘩。

(钟何)

新闻推荐

《烽烟尽处》开机张翰出演抗日英雄

近日,著名网络作家酒徒的小说《烽烟尽处》在山西开机,张翰出演男一号张松龄,他一改霸道总裁的形象,化身为胡子拉碴的抗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