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叫板郭德纲触及相声发展要害段子手不能没有新段子
近日,上海交大博士毕业的参赛选手李宏烨,在竞演综艺《相声有新人》“叫板”郭德纲的言行,遭遇网络上讨伐之声不绝于耳。暂且不论李宏烨“公式相声”的创作法是否有效,单说他的表演能力,无可争议地业余,这也是他无法被相声行业接纳的重要原因。有趣的是,郭德纲和德云社近年来最为人诟病的恰恰是无法持续产出高质量的新作品。仅就这一方面,李宏烨的对抗性情绪并非毫无道理。李郭之争,表面上荒诞不经,实则触及相声发展的要害。
跟郭德纲
主要是学术争论
尽管李宏烨澄清,“跟郭德纲老师的讨论,主要是学术争论”,但与郭德纲对话时,李宏烨显然带有情绪。按照他的观点,他通过公式创作的相声是一种与传统相声对立的新相声,是科学的、有思想的相声,是为现代观众所接受并喜爱的相声,是让普通人走上舞台就能说的相声。在这一逻辑下,郭德纲淘汰他们,就成了某种“打压新势力”。可惜,他推行实践自己的相声创作“理论”和作品多年,并未得到相声业内的认可。
在德云社演员的微博和粉丝留言中,李宏烨和“公式相声”更是成为被大家玩坏了的“梗”。在一众调侃与讥讽中,德云社演员阎鹤祥发了条严肃的微博。他说,“职业相声发展到今天‘人人参与\’和‘大众建言\’的境地,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如阎鹤祥所说,《相声有新人》把相声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现象,甚至是潜在的危机暴露给社会大众,而有些现象在行业内部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说打了谁的脸,恐怕是整个相声行业的脸。
阎鹤祥的话,指出了当今相声演员队伍的构成。本世纪初,相声艰难地走出低谷,重新活跃于媒体和舞台上。这一过程中,走进观众视野的相声演员,有不少是自幼坐科或是曲校的毕业生。另有一些,则是所谓“票友下海”,就是一些爱好者,通过不同方式学习相声最终成为专业演员。相对而言,前者接受正统的学习训练,表演技术过硬,但创作能力有所欠缺;后者基本功不那么扎实,但点子多,路子“野”,在创作方面有过人之处。这只是粗线条的分类,不必对号入座。但整个相声队伍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的不均衡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但要说好相声
还要学会写相声
暂且不论李宏烨“公式相声”的创作法是否有效,单说他的表演能力,无可争议是业余的。李郭之争,表面上荒诞不经,实则触及相声发展的要害。
姜昆曾撰文回忆与师父马季的第一次师徒谈话,马季教导他,想靠相声吃饭,不但要说好相声,还要学会写相声。可说和写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能力,真能做到表演、创作俱佳的其实不多。有些人创作能力不足,用精彩的表演弥补,是为“人保活”;有些人表演能力不足,用巧妙的文本弥补,是为“活保人”。在台上扬长避短无可非议,不过既然意识到自身能力的缺陷,到了台下就理应着力取长补短。偏偏有些人一意孤行,误入歧途。一味追求表演效果,忽视创作,“三俗”内容的出现是必然结果;一味埋头创作,忽视练功,再好的文本也要大打折扣。
如果说李宏烨是片面追求创作以致“走火入魔”,那么张国立对参赛选手陈印泉、侯振鹏“表演没有呼吸感”“有炫技嫌疑”的评价,则指向了天平的另一端——对表演的过分依赖损伤了整体质感。张国立的点评当然是准确的,二人的表演不够自然,没能把固定台词演绎出现场感受。以学唱为例,侯宝林大师的学唱公认一绝。他却认为,学唱,第一句必须得像,第二句就可以不像了,第三句不能像。为什么呢?因为学唱是为包袱服务,是为整段相声服务。所谓表演没有呼吸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张国立的当头棒喝,不仅为陈印泉、侯振鹏提了醒,更是对所有相声演员的警诫。
《相声有新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声演员不分名气大小同台竞技,少了几分和气生财的客套,多了一点刺刀见红的生猛,是好事,唯其如此,一些被大家视而不见的问题才能浮出水面。但有了问题一定要正视,要反思,集整个行业之力做出改变方为正途。
(栗征)
新闻推荐
《月嫂先生》海报剧组供图本报讯(记者张静)都市生活剧《月嫂先生》将于23日起在东方卫视开播。昨日《月嫂先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