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润的文化情怀 ——读苏枕书《松子落:京都九年》
■路来森
九年,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
苏枕书的《松子落:京都九年》,算是对自己“九年”生活的一次总结;虽冠之以“京都”,但其内容,却不局限于京都。正如作者在书前“缘起”中,所表述的:“以时间轴而言,起点可以追溯到大学时代。以空间而言,有读大学时所在的重庆、成年后旅居的北京,以及目前客居最久的京都,当然还有一些关于故乡的回忆。以话题而言,有一贯最感兴趣的买书、读书、种花,也有一些关注的服装问题,还收入了几句对《枕草子》的戏仿,是想请大家也来试一试这种可爱的文体。”
这个“时间轴”,实际上昭见了作者成长的历程;空间,则彰显了她漂泊的踪迹;“话题”呢?即是作者情趣、爱好之所在。
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苦恼。
作者写自己与父亲的“隔阂”。父亲是一位军人,常年远离家庭,苏枕书的童年生活主要是与母亲在一起。于是,当父亲退伍回到家庭中的时候,就与父亲形成了一种“隔阂”,特别是耐不住父亲的那份严肃、认真的管教;但毕竟又是自己的父亲,一旦遇到分离的场合,就情不自禁地想拥抱一下父亲——依旧,依依深情,深情依依。
写自己的求学生活、婚姻生活,更像是一种“解剖和反思”——对自己某种生命经历的“解剖和反思”,在这种“解剖和反思”中,让我们分享到了作者“非常个人的体验,内心充满的犹豫、困惑和悲伤”,更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坦荡襟怀,体悟到了作者犹豫中的探索与获得。
不过,书中更多的内容,还是写“京都九年”的生活。
这一部分文章,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屐痕所至,总将风景、民俗(异域风俗)、文化、个人感受揉和在一起写,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因为“揉和”得好,所以读来并无一种“隔”的感觉,尽管有时她自己也难免自嘲引用太多。其要,则在于“个人感受”,这里面有一种“识”,见得出作者的学识和见识——认识水平,思考的深度。
民俗,如“五山送火”、萩宫祭、寺庙祭祀、日本拜年的习俗、酒馆风情、日本和服、日本的中元节(七月半)等等;文化,则涉及图书出版、买书藏书、日本的文化名人(汤川秀树、川幸次郎、川端康成等)、日本的香道、花道、茶道等等。
写日本文化,苏枕书总忘不了与中国文化作比较,在比较中观世情,求异同;描绘日本风景,又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故乡相似的风景,真可谓“写他乡,忆故乡”,骨子里,还是一种故国之情,一些故乡之思。
“炼香可爱的蜜丸盛在小巧堪怜的香盒内,秋冬时节,浅置红碳之侧,最可消磨长夜。炼香流行于平安时代,又叫熏物,也就是晚唐五代已盛于宫廷、宋人极爱的合香。《陈氏香谱》云:‘合香之法,贵于使众香咸为一体。\’平安时代,不仅有大量记载合香方的书籍传入日本,还有直接从中国进口的合香成品,是中日之间重要的贸易品。”
写“炼香”,就与中国古代的“合香”作比较,于一番比较中,揭示出了日本“炼香”之渊源所在;潜滋暗涌的,却是一种民族自豪感。
“我有些不舍,像每次从旧家离开,心里是惆怅的温柔。有故乡可以怀想是何其幸福的事。走到再遥远的地方,看到青色的炊烟,水田上的白鹭,天上的星月,我都会痴心地想,这很像我的故乡。”
触景生情,生出的是故乡之思,是故乡之情——到底,是念着故乡的;游学异国,也只是一只放出的风筝罢了,牵牵绕绕的,毕竟是自己的故乡啊。
文章中,这样的比较,贯通古今、中外,张合有度;但却是,信手拈来,毫无刻意之痕迹,见得出作者思路的开阔和学养的丰厚。
苏枕书的文章,适合于安安静静地读。泡一杯茶,燃一炷香,环境幽静,时光悠悠,一个人缓缓地翻动着书页。只因,苏枕书的文章写得“静”,小溪流水般,潺湲流淌,曲曲折折,循环往复,是一份曲径通幽的安静。苏枕书的文字,不仅静,而且还“雅”。文字雅、情态雅、氛围雅。纵使是很朴素的内容(对象),经过她的描述,也会变得一派风雅。
其文字的“雅”,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大量化用古典语言,简约、精炼、典雅,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其情态、氛围的雅,则似乎,是来自文字弥漫出来的那种“柔软、温润”的质感:婉约的、纤细的、曼妙的,姿态摇曳的,情感细腻的。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作者自身学养所注入文章中的,那份郁郁的书卷气,或者叫书香气。
所以,读苏枕书的文章,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沉陷其中,感觉:弥漫,弥漫,无处不在的文化弥漫。
新闻推荐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1993年金超群领衔的长篇电视剧《包青天》令皮肤黝黑、额头有“月牙”的包拯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