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孩子最需要学会的三件事
□秦戈
孩子到了3岁,一般就会被爸爸妈妈送进幼儿园,慢慢适应集体生活,为以后上小学做准备。很多父母对幼儿园孩子的学习有错误的期盼,以为多认生字、背诵诗歌、会做数学题是他们学习的目标,甚至为幼儿学习小学化感到骄傲。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学龄前孩子需要做的绝对不是多认生字、背诵诗歌、会做数学题这三件事,而是下面三件事。下面这三件事做好了,绝对比学到多少知识都有用。
第一件事:学会准备好
有一位幼儿园园长说,现在每个家长都想培养“天才”儿童,恨不得从孩子出生就开始教他认字数数,以为这样孩子上学后成绩就会好。但是我们忘了,学习首先要把“硬件基础”准备好,也就是把学习的身体和头脑准备好。假如这些准备工作没做好,上学后即使你给孩子找了最好的老师,他也学不好。
准备工作包括两部分:1.我的身体准备好了:坐姿端正;2.我的头脑准备好了:我愿意积极参与学习,遇到困难会自己思考或者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我会遵守学习纪律。
我女儿小迪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的坐姿如何,我根本没留意过。后来,多次听园长提到,我才意识到小迪老师的良苦用心。小迪的老师建议我,最好在家给孩子买一套小桌子小椅子,供她学习的时候坐。小迪“自由散漫”惯了,刚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是“坐没坐相”,而且坐一会儿就要下来,根本坐不住。
老师就要求我们每天必须安排部分游戏在小桌子上进行,这样每次小迪坐上小桌椅时,我就提醒她端正坐姿:“你的脚放地上了吗?你的手放桌上了吗?身体坐笔直了吗?好,看来小宝贝准备好了,我们马上就要开始游戏了。”一段时间以后,小迪的坐姿明显进步。当有了良好坐姿以后,她的专注力也提高了,真的可以坐下来,专心地玩一些玩具了。
随后,小迪的老师又进一步提出要求,即每次开始学习或者玩游戏之前,我们和小迪都要一起检查五个方面:我的身体坐直了,我的眼睛在看了,我的耳朵在听了,我的嘴巴不说话了,我的脑袋在思考了。
这五步,是把学习前的准备工作完全细化。一开始,小迪还懵懵懂懂的,有时不会完全遵守指令,但是堅持一段时间后,她慢慢地明白了。有时绘本读到一半,她走神了,我就会提醒她:“你的眼睛在看吗?”等她回过神来继续看绘本时,我会再补充一句:“小迪的眼睛在看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提醒,渐渐帮助小迪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很多父母不知道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却指望孩子上学后一下子就能拥有自控力,这是不现实的。学习之前,让孩子的身体和头脑准备好,这不仅是姿势的改变,更是孩子专注力和自控力的萌芽。
第二件事:学会负责
不少孩子上学后,没有大人监督就不做作业,早晨爱赖床,上学总迟到,上课不专心听讲。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孩子没有明白自己要为自己负责。长久以来,他的生活起居全部都由父母安排,吃饭追着喂,家务一点不做,玩具乱扔家长跟在后面收拾。从小到大,孩子没有机会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种思维模式如果伴随孩子到了小学,当年追着喂饭的妈妈就会变成盯着孩子做作业的妈妈。与此同时,恶性循环开始了,家长越帮忙,孩子越以为“我不做没关系,反正有人帮我做;我做错了也没事,反正有人帮我检查”。孩子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做任何事情都会敷衍了事。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关键在父母。父母要明白自己和孩子的界限在哪里,然后不越界,除非孩子主动向你寻求帮助。比如,到了饭点,孩子却不想吃,那就尊重他,不吃就不吃。也许我们担心孩子会饿,但是如果你不让孩子饿一顿,他就不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再比如,孩子玩玩具,弄得满屋子都是,你不用碎碎念,但要告诉孩子,这是你的玩具,不想玩的时候要给玩具归位,然后带着孩子一起收拾。也许带着孩子收拾比你自己收拾慢很多,但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然后开始对这些玩具负责。
这些事虽小,却都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一个对自己决定和行为负责的孩子,今后才能对学习有自发性和自主性。因为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也不是老师的事。
第三件事:学会尊重
幼儿园阶段,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从“个人”逐步向“社会人”过渡。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4+2+1模式,很多孩子在家是“老大”,随意使唤爷爷、奶奶,根本不说“谢谢”;自己喜欢吃的菜盯着吃,不许别人“染指”;家里所有好吃好玩的都是他的,一不开心就大发脾气。也许,在亲爹亲妈眼里,这些小任性很可爱,但是这些行为一旦到了社会上、集体中,就不可爱了,甚至会被认为“没教养”。
幼儿园是孩子初次接触真实的社会。在那里,他需要明白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玩具需要轮流玩,上洗手间要排队,同时他要学会说“你好/请/谢谢/对不起”。这些简单的社交礼仪,是孩子融入社会的基础。
可惜,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学校甚至走上社会后,心理上还是“巨婴”,一旦离开父母,周围环境变了,没人像父母那样包容他了,他就会处处碰壁。人是社会性产物,孩子一旦被孤立、被排挤,直接受影响的就是他的学习表现、工作表现。与其到了学校,到了单位,孩子深受伤害之后再教孩子,不如从他小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他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环境。
这三件事看似简单,却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核心内容。有位幼儿园园长这样说:“家长要把教养孩子的过程看成一个连续的坐标轴,而不是几个分散的点,以为到了这个点,任务就完成了,这是不对的。家庭教育其实贯穿孩子的一生,是一步步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所有的教育,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个体。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只是孩子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当孩子独立又有担当的时候,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而已。”
新闻推荐
易建联在比赛中扣篮。□新华社照片【新华社深圳1月14日电】2018CBA全明星正赛14日在深圳收官,最终南区明星队以147比138击败北区明星队,本次全明星的“票王”、来自南区的广东队球员易建联斩获M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