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明星新闻> 正文

蒋勋新书讲手帖: 乱世南北朝 名士另一面

半岛都市报 2017-07-29 11:12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依佳

暑热倦怠,你以什么来打发时间?躲进空调房,追一段靳东的前半生?还是瞄准手机党,来一局指尖的战国厮杀?

暑热倦怠,蒋勋的选择是:玩一种叫做“看帖”的拼图游戏——“暑热倦怠,拿出《平复帖》来看。”“读帖有趣,常常在弦外之音,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初看的人常常摸不着头脑,多看几次,许多零散的片段,彼此呼应串联,像玩拼图游戏一样,慢慢拼出一个魏晋时代人与历史的风神笑貌,却比正史还要真实贴切,耐人寻味。”

看帖,读帖,让蒋勋看到了正史之外的真实,看到了魏晋名士另一面鲜为人知的风骨:在最荒谬绝望的战乱时代里,表现出最率性真实的人生。于是,也就有了这本“异于常类”的《手帖:南朝岁月》,正如该书大陆简体版的专题策划、华文天下生活美学编辑于善伟在7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这不是一部探讨书法技艺或书法研究的高深著作,而是通过手帖讲述魏晋名士真实、隐秘的生活的书,“接地气,大众化”。

本期,就让我们随着于善伟的解读,走近蒋勋笔下的魅惑南朝,一睹名士于乱世中的至情至性。

手帖,因为私密所以真实

欲知真实的“南朝岁月”,先得明白其载体——手帖为何物,它与书法爱好者日常临摹的“帖”是否有关联?在书中,蒋勋对此也着墨颇多。

简单来说,手帖是魏晋时期文人之间的手札便笺,是文人用毛笔在“纸”或“帛”上书写的文字,最初并没有具备作为书法模板的功能。于善伟告诉记者,当时的手帖,类似现在的短信、微信或便条,篇幅通常很短,一般十几字到几十字不等,叙述的都是没有修饰过的日常生活和问候,或探病,或诉说近况,或哀悼丧亡,或者是叙述天气季节的变化和心情的忧喜……是古人写给最亲密朋友的私密心事。“帖”一般是随心而就,“没有大事”,也没有“文以载道”的沉重压力,因此,“帖”的文体和书法都摆脱了装腔作势的修饰,呈现出魏晋文人洒脱自在的随意率性,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更为真实。

手帖虽然书法随意,文体也随意,但由于写帖之人的字体一般都很漂亮,特别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等,手帖才逐渐被后人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并转变为练习书法、欣赏书法的模板,“帖”的内涵才从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法模板。

于善伟自幼喜爱传统文化,从事生活美学类书籍的编辑出版也已十余年,他对包括手帖在内的传统文化多有研习。他告诉记者,回顾现当代文学史,解读手帖的名家并非蒋勋一人,“从文学的角度,鲁迅、余秋雨曾解读过;从美学、哲学的角度,李泽厚解读过;从历史的角度,史学大家钱穆也曾对手帖做过解读。但蒋勋的解读,则是偏重生活层面的,作者是以手帖这种魏晋时代留下的传世书法作品为切入点,还原古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和真正的内心世界,透视整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以及对当下的启示——虽然我们和古人的生活不同,但人性从古至今是相通的。”于善伟说,从这一点看,蒋勋的解读更接地气,也更符合普通传统文学爱好者的阅读口味。

手帖,读出名士的哀与痛

说起魏晋名士,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

是竹林七贤谈玄说妙,是嵇康的广陵名曲陶渊明的无弦琴,是卫玠的美潘岳的貌王谢堂前的飞燕呢喃,是王羲之和千古流传的兰亭雅集,是暖阁“三希堂”里乾隆爱不释手的《快雪时晴帖》,也是王徽之的“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魏晋时代,南朝岁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唯美的时代,是清谈的时代,是放浪形骸、也是文雅留芳的时代。

从小到大,无数的官家史书都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浇筑魏晋风度的唯美画面,让我们自以为很懂那个时代。然而,这就是历史的全貌吗?要知道,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六十余年间,只有短短三十七年的统一!

在《手帖:南朝岁月》里,蒋勋就从这绢帛残纸上的斑斑墨痕里,读出了魏晋名士在乱世沉浮的另一种人生:

那里有艰辛的世事——在感伤战乱流离、生灵涂炭的《丧乱帖》里,王羲之的面前并非只有墨池白鹅,还有被蹂躏的故土和罹难的亲人,“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短短数字,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也是残酷到无法想象的年代,是嚎啕大哭的年代,是人性被摧毁绝望无告的年代,痛到心被贯穿,却无可奈何。

那里有凶险的政事——“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熟悉的句子,牵出了写在《季鹰帖》(也叫《张翰帖》,记者注)里吴国望族张翰的故事:吴国被西晋灭亡后,陆机、陆云、顾荣、贺循、张翰等江南旧朝士绅纷纷北上求官。然而,远离故土的张翰因为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羹”毅然辞官,临行前,他的好友、同在朝廷为官的顾荣握着他的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然而,顾荣并没有福气跟着张翰一起归隐,而是继续深陷政权斗争,于夹缝中求生存,饱受委屈。而一同北上的魏晋才子陆机,因小人密报其谋反,他和两个儿子陆蔚、陆夏被杀害于阵前。临死前,陆机叹了口气说:“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四十三岁的陆机,最后想念的还是南方故乡羽鹤高亢的鸣叫声。走笔至此,蒋勋不仅慨叹:“陆机死亡的哀伤故事使人在看《平复帖》(相传为陆机所做,记者注)时平添了许多感伤,仿佛字迹婉转凄厉,都是鹤的哭声。”

手帖里,也有难舍的情事——在书里,蒋勋觉得《奉对帖》里的王献之像“一个撒赖的弟弟,失去了姊姊,悲哀到不想活下去了。”王献之跟郗道茂结婚多年,幸福欢乐,自以为可以白头偕老:“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唯当绝气耳。”他临终之前,最忏悔的事情,还是与前妻郗道茂的被迫离异,爱别离,求不得。那个嫁过来的新安公主,倘若知道自己的丈夫这样怀念前妻,她还会接纳这桩政治婚姻么?她是否也如王献之对郗道茂那般,想念自己的前夫桓济?

当然,古人手帖里并非仅有生别的苦和死离的痛,更多的还是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比如描绘大雪纷飞后初晴的《快雪时晴帖》、忙着送三百个未经霜雪的橘子给朋友的《奉橘帖》等等。蒋勋的解读,也不拘泥于一帖一人一事,而是以帖为点,佐以《世说新语》,从古至今,由人及事,天马行空,随意游走。正如于善伟所说,读帖写帖,即使在专业的艺术圈里,题材也并不宽泛,而且在书中,蒋勋主要解读的还是王羲之的手帖,辅以魏晋其他名士的手帖,“看似是一条窄巷子,蒋勋却把这种‘窄\’读到了极致,从寥寥数字中,仰观宇宙之大,顿悟人性的觉醒。”

糟糕的生活,因为放弃了美

“慢,才能做好一件事情。”这是于善伟常说的一句话,而蒋勋的这部新著,似乎也遵循了这一“定律”。“蒋勋先生本身就是艺术家。有一段时间,他痴迷手帖。在读帖的过程中,他也及时记录下了自身的体会。这些文字,陆续发表在当地一家杂志上。不疾不徐,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这本《手帖:南朝岁月》。”于善伟告诉记者,该书的繁体版于2010年出版。相较于繁体初版,此次推出的简体版新增了故宫博物院所藏《快雪时晴帖》、《伯远帖》、《中秋帖》三大名帖,并随书附赠三希堂石刻拓本《兰亭集序》(唐冯承素摹本)折页和《执手帖》书签。“手帖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记录——后人会把自己的心得、印章乃至绘画也附在上面。比如《中秋帖》本身只有几十个字,但这幅帖流传至今,居然有三十多页,多为藏家的留言。”于善伟说,基于此,他希望把这种阅读体验也分享给更多喜爱传统文化的读者,“糟糕的生活,往往从放弃美的追求开始的。即使你我不是艺术家,也应该在奔波的现实生活中主动去追求美,获得美的享受,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新闻推荐

王心凌前男友为私密照道歉 女方公司怒打脸追责

王心凌、姚元浩(资料图)姚元浩道歉全文7月28日消息,王心凌私密照遭外流,拍摄者前男友姚元浩成众矢之的。昨天是事发第3天(7月27日),姚元浩终于在脸书向她道歉,依然强调“不是偷拍”。王心凌所属经纪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