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组曲《天方夜谭》:充满张力和无限想象空间

华西都市报 2021-12-07 02:15 大字

交响组曲《天方夜谭》: 作曲家科萨科夫。

指挥家捷杰耶夫。

指挥家切利比达克。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

□ 雷健

初识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听他的《野蜂飞舞》。最先是听长笛独奏,然后又听到大提琴演奏,继而又是钢琴、小提琴、单簧管、手风琴,甚至铜管五重奏等各种版本。那时就很惊叹,这首只有一分多钟的曲子竟被改编成不同乐器的独奏曲,可谓千姿百态。

内容取材于《一千零一夜》

真正了解科萨科夫是听到他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在西方音乐界,这首组曲被称为《舍赫拉查达》,取材于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阿拉伯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在中国,人们把这首组曲称为《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

与《野蜂飞舞》一样,《天方夜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张力十足的交响组曲。听不同指挥大家与不同乐团的演绎,常有不一样的体验。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年生于俄罗斯诺夫哥罗德省。少年聪慧,7岁学钢琴,10岁开始作曲,12岁被送入圣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学习。17岁那年他的钢琴老师卡尼列引荐他认识了巴拉基列夫,从此加入以巴氏为核心的新俄罗斯乐派(又称“五人集团”或“强力集团”)。

科萨科夫14岁那年,已经是俄罗斯海军打靶实习船普罗科号船长的哥哥伏因,率领普罗科号来到圣彼得堡。学校放暑假时,哥哥把科萨科夫带上船去执行实习打靶任务。1862年,科萨科夫从海军士官学校毕业,随即以海军少尉候补生资格成为海军军官,走上阿尔尼兹号巡洋舰服役,开始影响他一生的海军生涯。

三年之中,科萨科夫随军舰到了英国,然后是南美、北美。大海的魅力完全征服了科萨科夫。蔚蓝大海平静时的温柔与辽阔,风暴时的惊涛骇浪,海上日出的壮美和落日时分的瑰丽,海鸟追逐舰船时的鸣叫,都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最后都化成音符体现在《天方夜谭》组曲中。

《天方夜谭》取材于阿拉伯民间神话故事。萨旦王沙赫里亚尔认定女人是阴险不忠的,因此他每天娶一个处女为妻,第二天一早即把这个女子杀死。后来萨旦王娶了舍赫拉查达为王妃,聪明的王妃每天晚上给萨旦王讲一个神话故事,用曲折的故事和离奇的神话吸引萨旦王,故事套故事,童话加神话,传说加现实,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使萨旦王醒悟,撤销了残酷的命令。舍赫拉查达王妃不仅使自己免于被杀,还挽救了无数女子。

乐曲为后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1888年,科萨科夫创作完《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起初,他选择了书中四个故事作为四个乐章的标题:“海洋和辛巴德的船”,“卡德伦王子的叙述”,“青年王子和公主”,“巴格达城的节日,船舶撞向有青铜骑士的岩石”。首次公演后,他删掉了这四个标题。科萨科夫在自传式回忆录《我的音乐生活》中说:“我向来就不喜欢在作品中硬找出一个明确的标题,所以,后来在新的版本里,就连每个乐章前面所标的题目像《大海,辛巴德的船》《卡伦德的叙述》之类都删掉了。在写《天方夜谭》时,我本来的用意是让这些暗示略为把我的路向指示给听众,而其他更精细的个别观念就由他们凭各自的心愿去想象、去理解。”在乐谱手稿上他还特意加上这样的注解:“作曲者并不坚持要将任何一个神仙故事详尽地叙述出来,让听的人自己去找到这标题所暗示的各个形象吧。”

科萨科夫的注脚为后人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也给我们提示,听《天方夜谭》组曲,必先熟读文学作品。他以故事中的个别场景和情节为核心,但又不具体描写其中具体的故事,让听众自己去音乐中寻找《一千零一夜》中的历险故事情节,去想象那些主人公离奇经历,去探究那些王子与公主千奇百怪的爱情故事,去感受大海的各种魅力。

第一乐章引子部分一 开始是铜管奏出萨旦王主题,沉重森严冷酷,稍稍过渡后由首席小提琴在玲珑剔透的竖琴伴奏下奏出舍赫拉查达王妃主题,优美恬静温柔。这两个主题贯穿并发展于四个乐章,几乎每个乐章都有再现。航海冒险家辛巴德七次出海寻求财富历尽艰辛,到过有神鹰守护遍布钻石的山谷,到过食人巨人那里,也到过鬼怪王国。每次遇险时他都心生悔意,每次又都能化险为夷,得到意外之财,每次安然回家休憩几天后,又生出外出折腾冒险的念头。“海洋与辛巴德的船”并不具体描写辛巴德七次航海历险中的哪一次,而是着力描述大海平静时的辽阔壮丽和风暴时的惊涛骇浪。

《天方夜谭》中有三个卡德伦的故事,讲述巴格达城三个女人家有一天来了三个瞎了左眼,同叫卡德伦的游方僧人,向女人们讲述他们瞎掉左眼的故事。第二乐章“卡德伦王子的叙述”并不具体描写哪一个卡德伦的故事,而是用有东方风味的旋律描写卡德伦的身世,展现舍赫拉查达王妃有声有色的叙述。

拥有丰富音乐层次和旋律节奏

第三乐章“青年王子与公主”是整个组曲最优美的乐章。《天方夜谭》讲述了不少王子与公主、金童玉女的爱情故事:戛梅禄与白都伦、努能丁和白迪伦丁、艾奈斯与王丽都等等。这一乐章用两个优美旋律主题表现怀春少女的温柔美丽和青年才俊的挺拔英姿。

第四乐章“巴格达城的节日,船舶撞向有青铜骑士的岩石”,书中有不少对巴格达城的描写,如巴格达喧嚣的市场,节日派对狂欢等。乐章第一部分就描述了巴格达的市井生活和五光十色的节日场景。第二部分再现了第一乐章中的海景旋律、风浪搏击和波涛凶涌,辛巴德的船撞向立有青铜骑士像的岩壁。这时辛巴德和舍赫拉查达王妃主题次第出现,隐约中也传来萨旦王主题,只是暴戾之气不再。乐曲在渐行渐远的舍赫拉查达主题中结束。

五光十色的旋律,丰富的色彩节奏,是这首组曲的最大特点,正如科萨科夫所说,这是“一个神话故事的万花筒,一些东方色彩的图案。”随你在聆听时怎么想象都行。我想,聆听《天文夜谭》的最佳方式是手握一卷原著,边读边听。许多乐评家认为第三乐章开初弦乐奏出的歌唱性旋律是王子主题,而后出现的带有舞风的木管主题刻画的则是公主形象,我则时常有相反想象,结果一样美妙。

当然,科萨科夫的注解也为指挥家们如何诠释组曲提供了巨大空间。1982年,指挥大师切利比达克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演奏《天方夜谭》时用了49分钟。两年后,他又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奏这首组曲,却整整多出6分钟。6分钟,可是一首中型交响曲或协奏曲一个乐章的长度——乐曲被切利比达克刻意放慢了,似乎乐曲平衡被打破了,但听过后的乐评家却认为,这一慢使得乐曲结构变得宏大凝重,色彩表现也更华丽繁复。

正是因为科萨科夫在这首组曲中编制的丰富音响层次和旋律节奏,为切利比达克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敢于自我发挥。2018年,俄罗斯指挥大师捷杰耶夫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天方夜谭》时一反常例,将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连起来不间断演奏,而不是将第三乐章与第四乐章连贯起来演奏,也让人耳目一新。

新闻推荐

引领严肃音乐的审美 “上海之春”乐评大赛又开始啦

4月28日,随着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节下设的“音乐会评论文写作征集评选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音乐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