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行道”上越走越远的王珞丹,不怕脱轨吗?
本文发于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id:singthelife)
最近热衷于看各路明星的短视频,发现在这片蓝海里,王珞丹是个奇特的存在。
前一秒在看申世京妹妹遛狗烘焙逛市场,下一秒转到她这儿,啪一片黑白灰,看她和建筑大师对谈。
《丹行道》是王珞丹操刀的短视频纪录片,主要内容是王珞丹对话12个建筑师,在跨界碰撞中感悟行业、人与生活。意义是有的。
玩笑归玩笑,正经看下来,这档节目还是记录着王珞丹的成长变化的。
她在前面几期并不太会话赶话,只是在一旁礼貌地重复建筑师们话中的关键词,采访腔调略显生硬,很拘束。
但随着节目走下来,王老师显然对这套业务已经不再生疏。
和建筑师相处的时候松弛下来,打开了自己。
在对行业有新的认知和思考后,也会积极作观点输出,有两个我记住了:
她会说建房子就像搭乐高,这活儿还真不是每一个人能做,至少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和巧思。
她还说表演和建筑都不是瞬间的艺术,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凝结:
她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很难得的是她很懂沟通艺术,会倾听。记得有一期,建筑师在讲“空间和整理”的时候,她在一旁托腮认真听课,像个学生:
等对方讲完之后,她会去做精准的总结,成功把话接回来。
说明她在节目里一直在用心思考。
老实说,蛮佩服王珞丹的勇气的,把视角对准「建筑」这个小众且具有批判性的领域,几乎等于放弃流量。
怪不得她在微博说,从这个想法萌生开始,家人和公司同事就一直不认同,都觉得她疯了,辛苦还不讨好。
只是小众代表一种自我选择,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本身不需要太多的“被认同”。某种程度上,小众即风格:
坚持自己热爱的某个东西,即便它暂时不太符合大众标准意义上的价值判断,但恰恰能说明你特有的坚定感和个性,有时候我们需要保护好这种“个性”,它会成为你强烈的个人标签。
而这种特立独行也贯穿着王珞丹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会有人觉得她有种不随主流的疏离感,实际上骨子里文艺挂的公众人物大多会得到故作姿态的评价。
但其实小众可能只是一种初始状态,把自己的热爱发挥到极致,即便是小众,也能引发新的流行和追捧。所有潮流,都是由最开始的小众热爱开始发酵的。
#生活中跨界兴趣“泛滥”#
观摩她的生活常态,你会觉得她和这个圈子确实有些格格不入。
就像这次的《丹行道》,她想做就不会care外界的声音。之前有看到新浪的工作人员在朋友圈说自己一直被cue到这档节目,也是因为节目播出后,大家觉得这个项目的质量和质感很棒,所以团队们纷纷来咨询怎么能做成这种高质量的项目:
那位新浪工作人员提到项目一开始没有资金、没有后期、王珞丹的团队也不支持,但王珞丹却执拗要做,并且事无巨细,完全自己去盯去执行。看来高质量的节目真的不好做,而王珞丹的执拗也是另一种特别。换别人或许不会选择这种hard模式,即便选择去做,可能因为过程中的障碍而放弃,大不了就另起灶炉呗!但身处困境还迎难而上,凭的是她热切的兴趣和对生活的求知欲,即便是不熟悉的领域,也带着一种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钻进去。
她的特别之处,大概就在于擅长自己的兴趣付诸实践,想做什么绝不拖沓。
她很享受跨界的冲撞感,去《跨界歌王》的时候,让人发现她宝藏女孩的一面:架子鼓溜到飞起。
说到这里,看到她的房间,会很想去玩。娱乐设施真的很齐全,家中常备架子鼓。
有人觉得她在单行道上踽踽独行,如同学生时代不按既定规则做事的任性少女。
找到了滑长板的乐趣,在不想面对生活凡事的时候,就用它来逃离。
一个人跑去骑机车,趁太阳还没下山的时候在泥路上飞驰而过,很嗨哈哈哈:
也需要安静的力量,喜欢搭乐高,也常常在微博po吉他弹唱。
用阅片和读书让自己充盈满足,写写影评,自得其乐。
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人,下厨是标配技能,厨房也是个可以隔绝外界烟火的空间。
啧啧,我惊讶于她恐怖的执行力,也羡慕她身体力行的决心。不断尝试有意思的事物,这是很多人理想却不可得的生活方式:open又多元。
#工作里做“散养”女艺人#
近几年都是大众替她着急,把自己散养得有点厉害哦?掉队了掉队了,和这个圈子若即若离了。
把自己藏起来两年不拍戏,消失在大众视线中,这对女演员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
但没有让自己心动的角色找上来,她便岿然不动。创下10个月“两耳不闻拍戏事”的纪录,面对走量却如出一辙的剧本,她的反应我很喜欢,把那一挂的角色丢了:
她在《丹行道》里也提过,身边人都告诉她只要把某一个地方(她擅长的类型)盯好了,地位就稳了,她头摇得像拨浪鼓,没意义。
好比去年播《急诊科医生》,她就说大众还在期待她的青春活泼风风火火,但是打扰了,这个角色走的是知性稳重风。因为觉得和以往角色反差大,有魅力,她才接了。
无缝衔接地投入千篇一律的角色里,对她来说很难,所以回看这些年,她也是低产得可怕。
《破风》里的女汉子,《后会无期》里文艺干净的苏米,她选角可以说是很谨慎,要新鲜要特别。因为角色就像演员握在手里的牌,打出去的那一刻就知道是好是坏了。
瞅了眼她的存货,发现她会根据当下的心境去挑项目,比如明年要上的《不老奇事》,编剧王朔,搭档王传君,主创班底是靠谱的。她在片中需要把握年龄感带给自己的变化,这就很符合她当下的心态。
所以我们也基本上能提炼出她挑作品的大方向:合适、喜欢。
很现实地说,看上去掉出了线上女演员的梯队,但换个思路,这也算是强化了她的辨识度:边缘、有个性、不盲从。
而且,在散养状态下,接触各路新鲜事物的时候,积累到看这个世界的独特视角,是锦上添花的。
正如《丹行道》里有一期说的:
我们正处于一个“疯狂”的时代,“消费主导一切,却越来越分不清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扑面而来的是喧嚣和浮躁。
时下快节奏和重压之下,我们好像反而更迷茫,每一秒保持高速运转,争先恐后,焦虑情绪泛滥,而这种焦虑感也是低安全感所致。快节奏无可厚非,说一定要追求所谓的慢生活好像也有点一隅之见。
但看了王珞丹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就感觉最安全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张弛有度,并且真正去掉面具生活。
以前看杨超导演讲过,演员也需要「去掉面具」表演,找到当下的真实感,这是能和观众“同情”的关键。
所以说啊,放到她的演员身份上来说,“懂得感受生活”也显得举足轻重。好莱坞传奇女星葛丽泰·嘉宝很早就说过,生活是最好的老师,银幕之外,她想要独处。(但在当时的确很难)
费·雯丽也是,不管拥有多大的成就,旁人口中的她,永远是“懂得积蓄勇气,喜欢学习、观察和吸收。”
好比一块海绵,吸收了足够的水分(营养),才能握在手中,挤出水来,一气呵成。
这就需要保持对生活的好奇与热情,王珞丹亲自跑去知乎回答网友的提问,之所以做这个节目,是因为想探究建筑背后“人”的精神。这也是演员需要的一点敏感细腻。
同时,某种程度上,适当让自己开启闲散模式,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清空,也是演员保护好自己创作力的方式。周迅有说过:
演员就像一个杯子,在拍戏之前就把这个杯子洗干净,我觉得演员是有责任保持天真和纯净感的。
复杂的经历、阅历和赤子之心并不对立。放空,净化,显然王珞丹是做够本儿了。
在外人看来,这是她自我边缘化,但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一个人在学习和在扩大对世界的认知中看清自我,建立了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价值体系后,ta才能在名与利的风浪里依然能屹立不倒。
想起曼神讲过,人生不该只有拍戏,每天待在片场,和电影不离不弃,外面发生什么都不知道,像个白痴一样,还是要丰富自己的见识和兴趣,想到什么就去满足自己。
这大概也是王珞丹所追逐的生活方式,用强烈的个人风格和魅力圈粉。装得下日月清风,也融得进涌动人潮。
#在生活的审美修炼中活出了通透感#
王珞丹这几年确实是活出了从面子到里子的通透感。
不怕打地说一句,她的时尚就是她喜欢的黑白灰哈哈哈,但这也说明她对自己很了解,摸索出来的穿搭风格,就是删繁就简。她的穿衣态度,也是她独到的审美态度。
她本人比较高,偏中性美感,性冷淡风的穿搭正好可以拔高气场,又不失洒脱。
图源/费加罗周刊
生活中同样走随性风,简单却有呼吸感,和本人调性贴切,这也是一种和谐统一。
气质的沉淀对女演员来说是锦上添花的:她能玩转一贯擅长的小妞少女气,也能hold住都市女性的沉稳与质感。
找到自己的穿衣经需要时间,正如内心的气定神闲需要岁月沉淀一样。
现在看她的采访,就有种不紧不慢的从容感,有了生活经历和热爱并坚持的事情,仿佛多了几分底气。
这种底气让她不按照大众设想的完美路线走,比起追求完美,她好像更热衷于找答案:如何勇敢地让自己更自由?
慢慢悠悠在单行道上做自己,其实是演员的难能可贵之处,也是演员的聪明之处。
某种意义上,不管是拍戏还是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一种节制和自持。
因为选喜欢的,意味着放弃过很多可以勉强做但不喜欢的。
王珞丹的格格不入,可能也正好就是这份独立和不妥协。我们觉得她格格不入,或许也是羡慕她的自知和自由:
该停的时候停,去找回天真,挖掘生活的新鲜感;该放的时候放,满足自己的任性和随意,即便在单行道上越走越远。
这也正是《丹行道》收官时,建筑师们总结出对她的个性评价:复杂却纯粹,永远充满能量,任性却洒脱,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想法多而深刻。
所以标题的提问,应该是个送分题,她越走越远,却也越走越稳啊。
【还可以继续关注我们哦~】
微信号:singthelife
欢迎加关注哦,我们的公众号依然很精彩。
新闻推荐
前段时候,张韶涵上《吐槽大会3》又叒叕上热搜了。被吐槽朋友少,她直接霸气放话:我对朋友的定义不一样。这段话,不禁又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