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演出,需要培养一流的观众 ——上海国际艺术节首设“学生观剧团”
□新华社记者 郭敬丹 杜康 吴霞
“校园行”历来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头戏”。今年,“校园行”的队伍里又多了一个组织——“学生观剧团”。跟着导师进剧场、从青年视角探讨艺术作品、评选心中最佳剧目……走近“学生观剧团”,校园的朝气、艺术教育的魅力扑面而来。
“十分过瘾”——
观看顶尖舞团表演的兴奋
“这是我看的第三场舞蹈了。”11月10日晚,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之一、英伦嘻哈舞剧《雾都孤儿》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上演。
坐在观众席中,学生观剧团舞蹈组成员、东华大学金融专业大三的张滟鑫难掩期待和兴奋。作为东华大学舞蹈社团成员的她,能够观看顶尖舞团的专业表演,感到十分“过瘾”。
招募“学生观剧团”是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首创。与以往“把演出送进校园、把学生请进剧院”活动不同,学生观剧团更注重提升学生的艺术评鉴能力,希望学生也能成为文艺评论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学生观剧团还配备了导师,熊源伟、王勇、喻荣军等各领域“大咖”带领学生们一起探讨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意义。
据介绍,学生观剧团共收到600余份报名表,覆盖上海市38所大学、16所中学。最终名单确定了260名同学,其中中学生41人。观剧团按照艺术门类又分成舞蹈、戏曲·戏剧、音乐等三组。
“感慨万千”——
艺术带来的震撼
“一部戏的思辨作用于每个观众身上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戏剧戏曲类导师熊源伟这样告诉观剧团的成员们。
兴奋过后,学生观剧团成员们要从沉浸于舞台上的表演,进入欣赏、品鉴学习阶段。从民族到世界,从戏曲到现代剧……每一次走进剧场,都是一次艺术教育的“现场课”。
“《启航》承担了打开历史之门的任务,音符把我们带到了过去、那个容易被当代年轻人遗忘的年代。”学生观剧团成员、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任晖宇在剧评中写道。
壮怀激烈的音乐讲述着波澜壮阔的历史、艺术家们的咏唱满含深情……年轻的学子们为演出而陶醉、为祖国而自豪。
展现中国武术魅力的现代舞《舞术》、浙江昆剧团“五代同堂”的《十五贯》、南非索韦托福音合唱团音乐会、话剧《关于无的演讲》……有对中国文化的感悟,也有对西方艺术的接触,学生观剧团在演出清单上的24部剧目中,开启艺术“新世界的大门”,享受心灵的洗涤,精神的丰富。
“评选最佳”——
不会落幕的“俱乐部”
艺术节日程过半,观剧也渐入佳境。根据各个剧目的视觉设计、听觉享受、情感触动、思想内涵等方面的表现,学生观剧团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各剧目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产生学生眼中的“最佳”。11月底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将对此进行揭晓。
与此同时,学生观剧团还构成了一个跨学校、跨年龄段的艺术爱好者“俱乐部”,让对艺术有兴趣、有梦想的年轻学生找到了能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开放社区。
艺术节有“闭幕”,艺术体验却不会结束。据悉,被评为“学生观剧团优秀成员”的学生,将开启海外艺术节志愿者交换之旅,在更大的平台中继续体验艺术的魅力、汲取艺术的养分,让直达内心的艺术语言成为成长路上“润物无声”的推动力量。(据新华社上海电)
新闻推荐
双11,你“剁手”了吗?就算是没有买买买,你也可能在电视上收看了“猫晚”——这台专门为购物诞生的晚会。今年的“猫晚”,章子怡登台喊马云爸爸,路易斯·菲戈上台感谢洗发水,维密天使、林更新走秀,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