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员:记录城市阴晴冷暖
“宜宾市气象台发布东南部暴雨蓝色预警……;宜宾市气象台发布雷电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宜宾气象:连晴重要天气消息……”一条条最新的天气预报通过电子显示屏、电视、手机等各种方式及时地传递给广大市民,让当地群众能够及时安排工作与生活。在这些天气预报的背后,有着一群探索天地、解码风云的人,他们被称之为“气象观测员”。
海拔高度502.8米,中国第二大人造城市森林公园翠屏山山顶就是宜宾市气象站的所在位置。在这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气象站里,隐藏着一群日夜守望天空的气象观测员,他们在清晨的山巅迎接过初升的红日,也在午夜的狂风中经历暴雨的洗礼。他们每天仔细地观测气压、温度、风力等气象变化,然后详细记录在册,经过初步处理后,再传至宜宾市气象局进行数据分析。
去年7月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专业的95后气象观测员姚丁琳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她也是气象站唯一一个每天都住在山上的观测员。刚到气象站,为了工作方便,姚丁琳主动要求住在翠屏山上的气象站内,在那最初的一个月时间里,她每晚都是开着灯睡觉。
“耐得住寂寞,克服恐惧、甘于平淡是作为一个气象观测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姚丁琳告诉记者,气象观测属于气象行业的最基础性工作,稍有怠慢,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今年4月1日起,四川省地面气象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并取消人工定时观测和日常守班,保留人工应急观测能力,台站观测业务工作重心向设备维护维修、核查标校或检测、数据处理分析、质量管理等转移。
6月3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18时50分左右,宜宾气象站内,姚丁琳和王林像往常一样,开始给探空气球充注氢气。按照规定,探空气球每天需要放飞2次,分别在北京时间7时15分和19时15分。放球时间一分一秒都不能差,即便在台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里,气象观测员都要顶风冒雨准时发送,否则气象数据就无法同步采集。
当日,轮到姚丁琳主班,她留在室内负责发出指令、追踪信号;王林则拿着探空气球和无线电探空仪移至室外的放球点,数字探测仪被绑在球体下方。
“191430”,在室内的姚丁琳通过对讲机向王林传达当前时间。“预备1、2,放。”随着姚丁琳的一声指令,19时15分,王林松开了紧握的拳头,直径2米的探空气球在雨中缓缓地升向了高空。
然而,观测工作远没有结束。气球升空后,在飞行过程中从低到高进行逐层扫描,获得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值,无线电探空仪每秒钟都会传回一组相应的数据。气象站的工作室内,姚丁琳正在电脑前追踪探空气球动向。“不要小看这些数据,它们不仅是气象预报员预报未来天气的依据,也是气象专家分析气候变化的基础资料。我们必须一直跟踪下去,直到气球带着无线电探空仪上升至30000米高空的平流层。”
20时40分左右,姚丁琳制作出一份探空报文,一串串如密码的字符记录着这个城市的“阴晴冷暖”。
晚报记者 庄歌尔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玉霞)近日,市教育体育局专题传达学习国务院督导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对教体系统森林防灭火...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