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发挥体制机制改革优势,创新开展“双招双引”,累计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100余个 “三个聚焦”助力改革创新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烟台日报 2020-12-30 09:49 大字

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以来,烟台高新区抢抓机遇,将招商引资作为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发动机”,围绕优势产业,突出重点区域,瞄准重大项目,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今年以来,高新区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发挥体制机制改革优势,创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商模式,组织开展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推介会、中日韩文化创意产业园启动仪式等各类“双招双引”等活动20余场次。截至目前,累计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100余个,计划总投资近300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11个,三类500强项目6个。

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通讯员 徐开评 摄影 孙俊杰

聚焦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支专业招商团队

在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中,高新区深入开展顶层设计,做好体制机制“加法”“减法”文章,确保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打造了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的专业招商团队。

按照“聚焦团队整合、聚焦主责主业、聚焦园区平台”的思路,高新区构建“部门+中心+公司”的大招商格局,组建招商部、经济发展部等经济发展部门,分别统筹推进全区招商引资、宏观经济工作;整合成立5个重点产业招商中心,全面负责相关领域的产业招商和项目推进工作;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挥5大区属国有企业相关领域招商引资优势,突出招大引强。

一方面,高新区配齐配强招商部门人员团队,通过竞聘上岗,对内挑选骨干力量,将懂招商、会招商、愿招商干部,充实到招商一线,专职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确保招商人员不低于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对外考选招商精英,拿出部分重要岗位,面向全社会招贤纳士,组建起懂产业、会招商、能成事的专业招商团队。

高新区制定下发全区招商引资指标分配方案,加大关键指标分值,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区领导带头、招商部门作主力、职能部门全面参与的大招商格局。实行“精准、阳光、刚性”绩效考核,坚持任务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考准考实考细,坚持强制分档,实行末位淘汰,形成“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鲜明导向。同时,把招商引资业绩作为识别干部、选用干部的大舞台、大赛场,对业绩突出者,进行重点培养,优先提拔使用,提供充足成长空间。

聚焦载体建设和人才招引打造发展的新高地和策源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烟台高新区在招商过程中注重平台载体建设,聚力招才引智,打造产业、人才、技术集聚发展的新高地和策源地。

发挥平台优势,协同创新,集聚一流科技资源,搭建国内外交流合作的桥梁。全面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的全链条育成体系,完善“创业+生活+社交”全维满足的生态系统,形成“异地孵化+联合培育”的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全面推进烟台中关村创新协同中心建设,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飞地孵化平台。

依托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中关村民营企业家协会、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协会等重点行业协会方面资源优势,高新区重点围绕医药健康、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产业,储备一批瞪羚、独角兽等高质量企业入园发展,为企业在烟台进行产业化发展提供全方位落户服务和政策支持,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着力打造烟台(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中德工业设计中心、中韩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目前,全区各类平台载体突破百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

聚焦人才招引,拓宽招才引智渠道,放大人才集聚效应。通过不断健全人才体制机制、搭建全要素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逐步打响“智汇高新”品牌。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人才56人,省级人才55人,市级人才83人,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入选省级专家服务基地,烟台首个国家级“海智计划”工作基地落地揭牌。邀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院士等来区开展项目合作,累计转移转化成果300多项,先后推荐4位外国专家获得“齐鲁友谊奖”。信贷补偿基金、小额担保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96个,资金规模突破20亿元,帮助企业融资14亿元,有效满足了入区项目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聚焦提升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新优势

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高新区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将营商意识、营商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厚培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沃土”,用亲商重商惠商、育才聚才用才的实际行动,汇聚起高质量“双招双引”的持久力量。

打造优质的政策环境。高新区全面梳理已有的“双招双引”政策,制定出台了产业项目引育办法、“双招双引”工作意见、支持区内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政策措施、“蓝海英才计划”实施办法、重点项目推进服务意见等政策文件,打造了导向更加明确、支持更加有力、含金量更高的“双招双引”政策体系,优化政策供给,有效引领“双招双引”工作开展。

打造优质的政务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证照分离”“一次办好”改革,加快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整合规划、建设等20多个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积极探索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容缺受理、承诺审批”、“区域内环境影响评价”等创新做法,行政审批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缩短80%以上。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让“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成为常态。

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搭建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法律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中俄基地代办处等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在科技、工商、融资、法律、财税、知识产权等方面,形成了全方位、个性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当好企业的“贴心人、店小二”。为全区64家在业的外资企业配备20余名服务大使,形成了快速反应、高效协同的服务机制。

打造优质的金融环境。聚力建设山东省区域型基金管理中心集聚区,大力集聚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目前,高新区已集聚中国银行、渤海银行、长安保险等各类金融及中介机构70多家,建立科技信贷补偿基金、小额担保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96个,资金规模突破20亿元,帮助企业融资14亿元,有效满足了入区项目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新闻推荐

这一年,重点项目“加速跑” 幸福区片幸福新城

芝罘融媒记者宋晓娜通讯员芝重文摄影报道一个个重点项目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工程形势喜人,一组组数字鲜活生动……这一年,我...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