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青春] 你讨厌的开学季,是多少人回不去的青春

延安日报 2018-09-02 10:37 大字

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学期操场/仰望着天空清澈的眼神/想着无限的未来……

许巍的这首《少年》,在这个九月开学季里,听起来特别悠扬美好,不过对于患有“开学恐惧症”的人来说,开学,绝对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厚厚的暑假作业好像刚写了一页;每天要披星戴月地去上学而不能再赖在床上一觉睡到大天亮;自己的胃一下子要被学校食堂难吃的饭菜垄断;周末要被补习班填满;而最要命的是,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被考试的恐惧支配的日子又要到来了……

有恐惧,说明你还足够年轻,可不是谁都有资格患上“开学恐惧症”的!对于已经离开校园的“过来人”来说,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校园生活,总在回忆中闪着亮光。

你讨厌的开学季,是多少人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啊!

人生梦开始的地方

文/钟山 70后

前几天,与一个高中同学聊起当年的校园生活,那青春时代的往事猛烈敲击我的心坎,曾经的点点滴滴立刻在我眼前浮现。

高一那年,我住进学校宿舍楼。我算是幸运的,高中才开始寄宿,而妻子从初一开始就寄宿了。所以她总以超越我的“寄宿资历”,经常批评我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宿舍楼在学校后山的一幢二层楼,青砖黑瓦。去宿舍楼要走一段长长的阶梯陡坡,一不小心脚丫就可能落进木质阶梯某处朽坏的夹缝里。宿舍里两排大通铺分列在门两边。除了床铺,中间过道的空间是很狭小的,宿舍里光线昏暗,空气也不是很好。最受不了的是,楼前有一条排水沟,夏天臭味熏人,因为采光不好,一楼的地面总是湿漉漉的。

我只在宿舍住了一个月,父母看到宿舍的条件实在太差,就联系了一个在学校旁边工作的亲戚,帮忙在学校附近找到一个小房子,我就搬出来住了。

不光是住宿,那时学校的所有条件都比较落后。

学校的食堂非常小,一到学生放学用餐,极为拥挤。因为我在学校外面住,经常自己水煮些菜,和着米饭吃。每个星期回家,也会带些母亲做好的熟菜来,存放起来对付几天。但是,米饭还是要在学校食堂炖的。

每天到了炖饭时间,学生自己先把米淘好,放适量的水,依次放在食堂的炊笼上蒸。那时用的饭盒简陋,学生也不大懂得水与米的比例,一不水心,水放多了或者少了,米饭就成了米粥或者太干夹生没法吃。

更可恶的是,当时老是丢饭盒。饭盒大多是铝制的,样子都差不多,为了防止丢失与混淆,我们都在饭盒上刻上自己的姓名,但还是丢。后来父亲帮我想了一个办法,用锤子敲打铁钉在饭盒上敲出大大的点状的姓名,十分醒目,这才能让我一眼认出自己的饭盒,之后也就再没丢过了。

上学一个礼拜,周末才能回家。乡镇离家还是比较远的,当时可没有现在的水泥路,也没有沥青路,只有坑坑洼洼的泥石路。班车也非常少,赶不上车的,就要走路了。我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父亲为我准备了一辆自行车。但自行车是旧的,经常掉链子。骑着骑着一碰到石子或者大坑,颠簸一下,链子就会掉下来,然后就要停下,把车后轮支起来,在路边找一根木棍子,先把自行车链子梳理好,再用棍子往里一翘,手摇着脚踏转一圈,链子就安好了。

高中三年每次开学,都会在校门口看到这样的场景: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走来,肩上扛着一袋米,手里提着一摞书和刚从家里打包来的干粮或者蔬菜,没有父母陪伴,没有汽车接送,有的人甚至徒步二十公里才赶到学校,却个个脸上都充盈着满足感。

就是在那样艰难的校园环境里,我考上了大学。当年一起吃苦的“读书娃”们,如今也都在各条战线上施展才华。对照现在,回头再看时,也许他们都会和我一样,偶尔惊讶于年少时的坚韧和知足。而当时的那些烦恼和困扰,现在想来一点也不觉得苦。校园始终是值得回味的,因为那是我们人生梦开始的地方。

如今想来都是美好的

文/牛敏 80后

儿子都上小学了,这个开学季,我焦虑地成为小学生家长,却也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校园时光。

我的初中是在乡镇上读的。那时每天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又骑着自行车回家,一天来回跑四趟。偶尔遇到使坏的同学,会将你的车胎气给放了,然后就得推着自行车走出学校好远,才能找到修车摊打气,打一次气一毛钱,还得浪费好长时间。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的车胎又被人放气了,去打气才发现,连气门芯都被人拔了,身上钱不够,买不起气门芯,只好推着车子走回去,到家天已经快黑了。

第二天下午放学,我早早来到车棚,一看周围没人,一个“邪恶”的念头突然出现在脑海里。我拔掉了周围一排自行车的气门芯,全部装进我的书包。从那天起,就算偶尔遇到别人抽我气门芯,也不用担心要狼狈地推着车子回家了。

那时候,没有QQ,没有微信,也不能发Email,互相联系全靠书信。当时交“笔友”很流行,这对校园里的少男少女们来说,算是一件神秘而有趣的事。在报纸杂志上找一个喜欢的作者,给他或者她斟字酌句地写封信,期待彼此书信往来成为朋友;或者也给自己取一个独特的笔名,把兴趣、爱好、地址等信息登在报纸上,不久就可能收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交友书信。我曾经就交过一个笔友,就是读了她发表的文章给她写信才成为笔友的。她文字水平特别好,读她的每一封来信都像是读散文一样,我也因此受益匪浅。

我读初三才第一次接触电脑,那时的电脑还是老式的方疙瘩——纯屏黑白的,只在学校机房里有,跟宝贝似的,一般家庭根本没条件配备。每周一节的电脑课真是让我特别期待,虽然老师其实不教什么,但每次穿上鞋套,走进机房,摁下电脑开关键,听见“滴”的一声,屏幕上出现一大串看不懂的英文时,都像在进行一个神圣的仪式。

我读中学的时候没见过手机,能想象的最先进的通信工具,就是港片里的“大哥大”,一般人是买不起的。老师们用得最多的是bb机,最开始是纯数字的,后来可以显示文字了,不能直接通话,只能通过服务台留言,收到留言后再找个座机回电话。高中时班里从城市转来的学生也有人用,我当然用不起,所以始终觉得很神秘。

我不是球迷,但高中时,班里很多人都喜欢踢足球,所以也被动地接收到一些足球规则和名词,这算是我对足球最早的认知。

记得国足出线那届世界杯,我正读高三。班里有个男生不知怎样搞到了电教室的钥匙,趁自习时间,偷偷溜进去打开电视看球赛。后来知情的人越来越多,看球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几天后被学校发现,最先看球那个男生被全校通报挨了处分。他却因为一句“高考每年都有,世界杯四年才一届,而且国足出线太难得了,我不后悔”成了校园名人。

其实,当年校园生活里的糗事、憾事、烦恼事……如今想来都是美好的,只因为那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青春是一条来时的路

文/张林键 90后

我走在人生的长路上,前方的迷雾中有条依稀可见的路,曲折蜿蜒地通向未知的远方。时间从指尖无声滑过,我忽然停下脚步,站在原地,回头望来时路。

路上风景,摇曳绰约,不少画面已经变得模糊,需要驻足凝眸,才能隐约看得清楚。但是其中有一段路程,尽管已经被岁月带走,却依旧清晰深刻,生动地在脑海里浮现,在记忆中呼之欲出。

这段路程,从六年前我一个人拉着行李箱来到延安上大学开始,到两年前大学毕业我一个人拉着行李箱离开延安结束。像是一名孤独而又匆忙的过客,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事实上,这段路并不孤独,也不匆忙。它如此精巧地雕刻在我的人生里,像是一件做工精细的艺术品,无比珍贵。又像是一坛用心酿造的酒,在岁月的更迭中散发出愈加浓烈的香,历久弥新。

那些别样的风景,那些难忘的记忆。再回首时,让我在原地痴痴站立,怔怔出神,鼻尖泛着酸楚,竟不愿继续前行。

目光仿佛可以穿透无垠的时光,让我看到了2012年初来延安的时候,那时候还是青涩的蓬头少年,正准备进入大学的怀抱。拉着的行李箱里,装着稚嫩的理想、满怀的激情和要实现思想自由与经济自由的誓言。与它们小心翼翼装在一起的,还有欲要探寻这个世界的好奇。

我怀念的大学时光,里面的我就像是一头幼兽,跌跌撞撞地为了生计和学费到处奔波和碰壁。当碰到现实的铜墙铁壁而受伤的时候,就蜷缩在图书馆和教室里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然后又重新投入现实的风暴,四处碰撞。如此循环往复,一笔一画勾刻了整个青春,留下了一辈子难忘的记忆。

记忆里,曾经经历过的一点一滴都被无限放大。轮滑时摔落在地的瞬间,寝室里赢得游戏时的酣畅,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煎熬……都仿佛近在眼前。和它们一起存在的,还有经历过的年少轻狂和心浮气躁。

再回首时,不管是以前的欢声笑语、意气风发,还是那些所有经历过的迷茫、困顿、痛楚、煎熬,全部都是青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告别青春的时候,我的行李箱里,装着的已经是成熟、笃定和褪去浮华的理想。

青春让我怀念,让我无比留恋,让我站在原地迈不开脚步。但我终归还是要转身,要继续在迷雾中前行,不断拨开迷雾走向未知的远方。让我迈不开脚步的青春,也同样让我更加坚地走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

曾经有朋友问我,如果青春重来一次,你要怎么过。我说,我不希望青春重新来过,那样就失去了它之所以可贵的意义,我只希望我在以后的任何时刻,都会牢牢记着这段弥足珍贵的记忆。

“怀念啊我们的青春啊,昨天在记忆里生根发芽……”

窗外飘进了熟悉的歌,我要放下笔,转过身,重新投身于门外现实的风暴,继续循着模糊的道路,在浓雾中迈开脚步,继续向前。

新闻推荐

大明宫建材家居·延安新区店举行品牌招商推介会

8月28日,以“宫临圣地耀世延安”为主题的大明宫建材家居·延安新区店品牌招商推介会暨招商引资会在延安枣园宾馆举行。西...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