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如先生给我的赠书

安徽商报 2017-04-09 10:01 大字

书同(作家、宣城市文联主席,现居宣城)

小如先生曾自撰一联,曰:天有风云终可测,交无早晚在相知。收在《吴小如录书斋联语》中。小如先生自注云:“此莎斋自撰联。昔人每言天有不测风云,今科学昌明,天时可预报,故得上句。下句用宋人诗,虽初交亦能一见如故也。”小如先生号莎斋,我不甚解其意,但所引宋人诗,却深得我心。可惜,当时没有向先生求这一联。

小如先生曾送我一幅字,是一首东坡小令:细风斜雨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那是2004年春天,我第一次拜见小如先生。北京的风沙起来了,但同时桃花红了,柳叶儿绿了,一派春机盎然的景象。小如先生抄录此词,也许是触景生情,也许是表达对我这晚辈的欢喜。但他的表情始终是严肃的,也没有当场给我写字,而是说:“字写好了寄给您。”这幅字一直珍藏在我的书斋里。小如先生逝世后,我屡次拿出来展读,尤能体会其“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慨。

小如先生给我的赠书,大概有十来种。记得第一次拜访时,他从书橱以及书房拐角的纸包里,拿出了好几种书,说:“这些,都送给您。秀才人情。”我捧着书,简直如获至宝,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我一瞅,计有《吴小如戏曲文录》,厚厚的一大本;有《常谈一束》《今昔文存》,还有《霞绮随笔》《心影萍踪》。一下子送我五本书,小如先生太慷慨了。我请他题名留念,他拿起一支墨水笔,在其中两本上,题写了“艾平(我的本名)同志惠存”的字样,在另一本上直书“吴小如”三字。后来接触时间长了,我才慢慢了解到先生的性情,他是不那么讲究繁文缛节的,有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去,也不怕得罪人。

在后来的交往中,我越加感到小如先生对我的爱重。其中有一件事值得一说。为了祝贺先生九十大寿,在京的几位弟子(有的并未及门),拟发起编撰一种文集,将历年来先生友朋弟子所写的文章,辑成一书。小如先生曾对我说:“您的那个记录可以收进去。但我不便推荐,不然,那不成了自我吹捧了。”他说的“那个记录”,是我编订的《与小如先生交往录》,里面记载了和小如先生的历次交谈,包括当面拜访和电话交谈。我认为这是一份颇有价值的记录,许多都是“不足与外人言”的“体己话”。我整理好之后,曾发他一阅。他阅后及时打来电话,说:“呵呵,您寄的稿子看了,有的地方做了修正。”我在电话里分明听出了他的笑声。他说我过奖了他,但还是很高兴,“毕竟被人夸奖总比被人骂好”。我将稿子发给了责编之一的刘凤桥先生。但后来此稿并未被收入,可能是受篇幅所限,或者文章体例不合。 2012年5月,我又一次去拜访小如先生。那时,小如先生的身体已明显不如从前,因为脑梗后遗症加重,手发抖,字也不写了。他斜倚在乳白色的单人沙发上,说北大为他做了一件好事,将《学者吴小如》出版了,5月18日,系里还要组织座谈会,要他出席。看得出来,他挺高兴的。他顺手从墙角边的纸包里拿出一本,颤颤巍巍地用钢笔给我题了名。

我很喜欢小如先生的“少作”,那是文学才子的笔调。听说有人建议他将此类文章单独整理出版,我就一直期待着。 2013年春,我去小如先生府上,见他咳嗽比较厉害,嗓子里痰多,很替他着急。他说,晚上睡不好,一躺下就咳嗽,一咳嗽就要坐起来。白天就斜倚在沙发上,身边放着一个塑料篓子,里面都是咳痰用的纸。他让我到墙角边拿书,那是北大出版社为他新出的文集,共五本,包括了他六十多年来结集的文章,以及近十多年的新作或尚未收过集子的文章,算是一个比较全的文章选本。他说:“不能给您签名了,手抖得厉害。”说着,咳咳咳地又咳起来。又说:“我的文章,基本都收在这儿了。少作也辑成了一辑,《旧时月色》。”看他如此的苍白瘦弱,没有丝毫的精神,我忍不住为他感到难过。

在我的书橱里,小如先生的书占了一格,差不多有三十种。除了赠书,这些年来,我四处搜罗,2000年前后新出和老版的图书,差不多均已收齐。所搜的新版计有:《鸟瞰富连成》《盛世观光记》《莎斋笔记》《书廊信步》《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吴小如讲<孟子>》《吴小如讲<杜诗>》等;旧版的著作则有:《中国小说讲话及其它》《读人所常见书日札》《台下人语》《巴尔扎克传》(与高明凯合译)《读书丛札》等。我特别喜欢《读人所常见书日札》,封面上的书法,实在太漂亮了,小如先生也对我说:“除了我父亲的题字,这书没什么价值了。”

因为小如先生,我和人民武警报社的刘凤桥先生也开始有了联系。尽管迄今缘铿一面,但几年来,刘社长给我的恩惠已经多多。他先后给我寄赠过《吴小如手录宋词》《吴小如录书斋联语》,以及《莎斋诗剩》。在有一次通话时,他还说,觉得小如先生对我比较信任,因此建议我到北京住几个月,由他们安排我的食宿,为小如先生作一口述传记。可是,当我把这建议跟小如先生说的时候,他说:“谢谢!我要说的话,都写在文章里了,不用做传记。”后来想起这事,除了对小如先生尤加敬重外,对自己的冒失大胆,也着实捏了一把汗。

温厚儒雅,学人风范;文章锦绣,金针度人。小如先生虽已作古成仙,但他留下的一本本著作,已足以让其不朽。

新闻推荐

共享单车激励自我拷问

宣城紧随现代都市步伐,着手共享单车押金办卡手续,意味着这一新生事物即将在宣城市诞生。作为城市慢行系统的一种模式创新,“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一种实现方式,共享单车不仅能有效缓解市民“最后一公...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