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翚岭驿道的昨天与今天(二)

黄山晨刊 2014-09-23 21:00 大字

□许道宝

从绩溪县城出西门,这是绩溪至旌德36公里翚岭驿道的起点。行走不过2里地就会看到一座三孔石拱桥,该桥中孔拱石刻有“来苏桥”三字。桥东原有“去思亭”,桥身历遭水毁,均重建。建国后曾用水泥修补,只存两孔,西半截仍保留原貌。来苏桥位于翚溪河上,原为渡口,宋元年间,苏轼自黄州来绩溪,看望当时任绩溪县令的弟弟苏辙,苏辙与县里的士大夫迎接于此,故名来苏渡。后人在此建桥,遂称来苏桥。如今,来苏桥这个翚岭驿道的历史名人足迹点已成了绩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位于西湖的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轼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苏堤和来苏桥尽管两地景致不同,又相隔200余公里,但二者却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这种渊源除了来苏桥所在的翚溪河是西湖源头之一的缘故外,更重要的是苏堤和来苏桥记载着苏轼、苏辙兄弟深厚的情谊。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才华横溢,勤政为民,但都因性格刚强而在官场上屡屡不顺。苏辙少年聪颖,十九岁便与其兄同登进士,文章誉满神州,历任推官、右司谏等显位。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苏辙因力陈政见,冒犯了上司,被贬官落职,大材小用,来到皖南山腹绩溪,当了一名芝麻官。然而由于绩溪民风淳朴、政务无多,对于在外漂泊多年的苏辙来说,绩溪让他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此后,公事之余,他便脱去官服,邀二三相投的僚属,有时带着心爱的幼子苏远,或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或涉足于市井街巷的人丛之中,或品赏山水,或谈古论今,诗酒相伴,好不清闲自在。爱好诗文的杨主簿和江法曹,还有宣城的侯利建常常和他互相唱和。在兴尽归来的小楼上,苏辙曾提笔写道:“高情不奈簿书图,行揖青山肯见随。绿野逢花将尽日,清樽迨我正闲时。”(《次韵江法曹山间小酌》)。

苏辙在绩溪当县令期间,主政清廉,泽惠甚广。元丰八年春,朝廷令各州县征集战马,而江东诸郡素不养马,田地皆以牛耕。别的县令置实情于不顾,趁机向民众敲诈勒索,中饱私囊,弄得民间骚乱,怨声载道,唯有苏辙,虽不敢公然违抗“圣旨”,但能体恤民情。他在征集战马的公文上挥笔批上八个大字:“事忌太遽,徐为之备。”这冠冕堂皇、一点不留把柄的批语,帮他实现了消极拖延的措施,等风头一过,也就不了了之了。绩溪县民评曰:“此公宰县邑人之幸也。”

苏家兄弟情谊之深厚让人罕见。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重视水利,把疏浚西湖作为他在任内实施的一项造福一方的大工程。弟弟苏辙虽然在绩溪任职不满一年,他也同哥哥一样,把治水患保民安作为他任职期间的一项大事。绩溪西门外有长堤,是苏辙在绩溪所筑,起着利于交通和拦洪的双重作用。苏轼来绩探望弟弟时正是西门外长堤将要修好的时候,那时正好成千上万民工在绩溪西门外修筑长堤,苏辙出衙迎到堤边桥头。正在修“苏公堤”的民工李小砚是“砚务官”李少微的后裔,他十分敬仰苏轼兄弟,看到苏轼来到绩溪,就特意将家中祖传的一方歙砚献之。苏家兄弟见这方歙砚色如碧玉,纹理清晰妍丽,温柔而幼嫩、细腻而滋润,犹如“孩儿面”、“美人肤”、发墨如油,贮水不涸,便高兴的赞颂:“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琴声。”高兴之余,苏轼恭恭敬敬地为李小砚书写了几份墨宝作为回赠。后人把该堤名称为“苏公堤”,把兄弟迎送的渡口命为“来苏渡”,把后来在此兴建的桥命为“来苏桥”,而今,来苏所在的社区也被命名为来苏社区。

自苏辙去后,渡边、桥下翚溪津至今已滔滔流淌了近千年。经翚岭,过来苏桥,越江南第一关,保存完好的数百里徽商古道连接着苏轼兄弟曾经魂牵梦绕、为民造福的任职之地,滔滔不绝的翚溪水流进新安江,注入西湖,终日与苏堤相拥,书写着苏轼兄弟情缘的千古绝唱!

新闻推荐

徜徉古城翰墨香

□ 吴维玮/文 汪春芳/图核心提示:在江南的灵秀中又因着粉墙黛瓦、徽墨歙砚的沉淀,淡了脂粉浓了翰墨,我徜徉在古城中,在这“雨道黄昏花易落”的时节里,品味着徽州,嗅着阵阵墨香,感受...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