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哭嫁”:长哭当歌抒离别

宣城日报 2013-06-28 20:18 大字

女儿出嫁,本是人生一大喜事,然而,在旌德县,却有这样的一种民俗:新娘在出嫁前,母亲却哭哭啼啼,这是为何?5月下旬,我们来到旌德,探访这古老的民俗——“哭嫁”。

在旌德县文联,我们见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81岁的老人周福娣。这位在旌德县旌阳镇旌桥南充农村土生土生的老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旌德方言,身体康健,和我们侃侃而谈。

在老人看来,“哭嫁”这项民俗很早便存在了,周福娣说,这似乎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习俗,自己的哭嫁便是自己出嫁时从母亲对自己的哭嫁中学来的,而母亲也是从外婆那里学来的。就在前不久,周福娣的孙女儿出嫁那天,老人还上演了这么一场“哭嫁”。

旌德县文联主席徐继霞介绍,这哭,并不悲切,而是母亲对女儿即将为人妻的一些交代,以哭的形式,表达对女儿的关爱,传授今后生活的经验。以歌代哭、以哭伴歌,哭出对女儿出嫁后的希望和祈福。就在5月刚刚举行的旌德县第三届灵芝节上,县文联还以原生态的形式,将“哭嫁”搬上了舞台,让旌德民众看的津津有味。

为了让我们真切感受这种民俗的魅力,旌德县文联临时组织了一些演员,在旌德庙首镇庙首社区的古民居——肇修堂内,再次重演了这一民俗。

哭嫁中,女儿向母亲行跪拜礼,母女俩抱头而哭;新娘梳洗装扮,母亲帮女儿一边梳着头发,一边哭唱着……身处这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看着身着古时嫁衣新娘的款款表演,时间仿佛回到那哭嫁民俗正兴的时代,听着徐福娣老人委婉动人的唱词,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母亲对即将出嫁女儿的浓情蜜意。

据负责导演舞台剧“哭嫁”的导演陈惠兰介绍,“哭嫁”共分为7个部分:迎亲队伍进村,女方开门时,母亲开始“一哭”,在哭声中教育女儿要做好婆家的媳妇,好好过日子;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7人,连新娘共8人在新娘家的大堂上围坐一桌,敬新娘酒时,母亲便开始二哭;敬完酒新娘要向母亲行跪拜礼,母女二人抱头而哭(三哭);第二天上午,新娘要按辈分向长辈跪拜辞行,此时母亲担心女儿在婆家受委屈,哭着劝慰女儿(四哭);拜完长辈,新娘洗脸洗脚换上新嫁衣,母亲则要哭上一段祝福语(五哭);新娘梳洗装扮,双脚盘坐床上,足不履地,母亲少不了哭上一段吉祥话(六哭);吉辰已到,新娘上轿(上车),母亲又得哭上一套对婆家的祝福(七哭):“七(出)门碰恰(上)桂花树开花嘛,一如桂花香千里哦;七门碰恰春季里栽竹嘛,一年四季竹园青……”“哭嫁”结束,新娘上轿或上车到夫家,步入人生新的旅程。

尽管我们只是感受到其中的两哭,但其韵味让我们深深回味。如今,已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哭嫁”在旌德的民间并不盛行了,其展现也多在舞台上,“哭嫁”民俗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徐继霞说,他们正打算将“哭嫁”民俗作为一项文化旅游项目来挖掘,在旌德县的各个旅游景区和古村落,请当地村民当仪仗队,定时地上演这一民俗,展现非遗文化魅力。

哭嫁,其实是一种告别。在那样的哭声中,有着轻烟似的回忆,有着薄雾似的依恋,还有那苦口婆心的告诫以及那柔情似水的祝福。如今,这种民俗在现实生活中已很难见到,却永远地留在了民俗的历史上。

图为“哭嫁”展演中撷取的几个镜头。

如今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旌德“哭嫁”,是该县特有的民间风俗。流传至今,为口口相传,母亲以该县南乡话以歌代哭唱出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和对女儿出嫁后的希望和祈福,女儿也以歌代哭唱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感恩。目前,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一定程式化的礼仪文化活动。现编发这一组图片与文字,来展现其独有的民俗文化魅力。

新闻推荐

罗建国来宣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本报讯 7月11日下午,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来宣城市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王建培等随行。市长韩军,市政府秘书长唐佑文及市财政局、旌德县负责同...

旌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旌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