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争朋:在豆腐脑里收获幸福的甘甜
本报记者 崔亦馨 通讯员 马岗
“稍等一下,舀完这碗豆腐就来。”站在乾县桥梓口远远就看到李家豆腐脑店蒸气氤氲,豆香扑鼻而来,一碗碗柔滑、爽嫩的豆腐脑在李争朋手里飞快地流转……
李争朋1982年出生于乾县薛录镇薛录村,1997年9月应征入伍,服役北京工程连炊事员。2000年12月退役后,他在歌舞团卖过票、在西安小饭馆擀过面、在工地扛过煤袋、在街道摆过地摊、收过废旧电瓶……结婚后,随着大女儿和双胞胎儿子出生,让他倍感生活的窘迫。穷则思变,他思量整天东奔西跑讨生活也不是办法,乡亲邻居时不时还得接济他。于是,他萌生将老父亲的手艺“乾县四宝”之一豆腐脑传承下去的念头,不仅生活来源有保证,还能弘扬非遗文化。
说干就干,他一边向父亲讨教制作流程,一边废寝忘食钻研豆腐脑的制作方法。每天凌晨,李争朋和妻子就开始忙碌,浸豆子、磨豆浆、滤豆渣、点豆腐……天不亮,便骑着三轮车拉着豆腐脑缸来到街市,一摞摞碗勺码放整齐。“吃豆腐脑喽!吃豆腐脑喽!”一声声吆喝声唤醒县城的味蕾,也盛满了食客的胃。
豆腐脑摊前聚满了食客,李争朋揭开桶盖,麻利地用平底勺沿着桶壁一勺一勺舀入,碗中间的豆腐脑像小馒头似的凸出,嫩而不散,滑而凝结,入口即化,赢得大家称赞,通过一传十,十传百,他的生意日益红火。
制作豆腐脑工序繁多,有时更需通宵达旦,严寒酷暑,李争朋坚持如一,在街头摆了6年的摊。随着形势发展以及他想要做大做强的愿望,2017年11月,他租赁门面,因注册商标需要图样,耿直的李争朋干脆将自己的头像印上门头,让食客“认准这张脸”,就这样,李争朋实现了由路边小摊到店面的华丽升级。
李争朋制作的豆腐脑真材实料、干净卫生、平价美味,来他店吃豆腐脑的大多是回头客,对于每位食客的饮食喜好,李争朋熟记于心。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李争朋夫妇在城里买了房、扎了根。他致富后不忘回馈社会,近几年带出36位学徒,将制作技术毫无保留传授,现如今,学徒们在西安、宝鸡、甘肃等地开起了自己的连锁店。
李争朋勤劳肯干,善良正直,如今,他生产的优质豆腐脑远近闻名、供不应求。但他却说,致富不能忘本,要有一颗爱心和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不忘昔日苦,珍惜今日甜。每逢高考期间,李争朋免费为考生提供早餐;遇见困难者,他也从不收钱;在家乡薛录镇修葺污水管道、修路、扶贫帮困中慷慨解囊;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人员送去爱心物资;为武汉疫区捐款,三个儿女也深受父亲影响,将平时积攒的1800元零花钱捐给疫区;今年7月,他又为河南省慈善总会爱心捐款……
“一碗好豆花,应该是细、滑、韧。”李争朋指着刚盛出冒着热气的豆腐脑说。“黄豆泡的时间,豆和水的比例都很关键,别看它看着简单,但一个环节出错,豆腐脑凝不住,口感就相差甚远,另外我坚持用最好的原料,做最地道的味道。”就是这样一碗碗精益求精、柔滑爽嫩的豆腐脑,凝结了李争朋的辛劳和汗水,正像李争朋的日子,虽历磨砺,终收获幸福的甘甜。
今年五月,在2021乾州美食节上,李家传统豆腐脑被中国陕菜网、乾县商务局授予餐饮名店。 (B)⑥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江记者马沅聪)8月28日凌晨,乾县红十字曙光救援中心队员吴延锋上演了一场生死救援,通过专业的急救知识抢救了一名不...
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