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灵魂7种悲喜人生

济南时报 2020-04-19 14:11 大字

□新时报记者 江丹

你知道吗?J·D·塞林格4岁的时候就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他从头到脚一副印第安人打扮,行李箱里装满了玩具士兵;埃德加·爱伦·坡最初在杂志上发表作品只能躲在哥哥亨利的名字背后,因为他还在躲债主;文森特·梵高一度执着地追求一个女孩,是因为他觉得对方需要被拯救;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电影里只有三种选择:知道得太多,知道得太少,知道了错误信息。

在我们眼里,这些人物堪称文化之光,他们有趣的灵魂自有来路。上海文艺出版社近日上架的一套7本“知人系列”,记取J·D·塞林格、文森特·梵高等7个天才的人生故事。书本轻巧得可以随手放进口袋,让读者可以与这些天才一起走在路上。

这里的风景无情

“知人系列”一共7本,记取7个天才灵魂,分别是《爱伦坡:有一种发烧叫活着》《大卫·林奇:他来自异世界》《塞林格:艺术家逃跑了》《汉娜·阿仑特:活在黑暗时代》《卢西安·弗洛伊德:眼睛张大点》《希区柯克:他知道得太多了》《梵高:一种力量在沸腾》。单是题目,就彰显了该系列传记的与众不同,意不在厚重,也不是全景式事无巨细地展现天才的一生,但足以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知晓7个灵魂来自何处。

《塞林格:艺术家逃跑了》这一本中,开篇章节便写了J·D·塞林格的一次童年出走。对很多读者而言,这不算是陌生的人生经历,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过一样的冲动。4岁的塞林格之所以出走,是因为与姐姐多丽丝的一次冲突。时过多年后,多丽丝早已经忘记了争吵的原因,只记得塞林格“打好行李,穿上一套印第安人行头,离开了”。

塞林格没有立刻离开,他在公寓大堂里,等着外出的母亲回家,向她道别。他的行李箱里装满了玩具士兵,那是一个孩子眼里最不舍的财富和陪伴。这次童年出走经历或许已经暗示了塞林格的性格,既敏感且柔软。

塞林格的小说里常常能发现他生活的影子,尽管他写的是别人的故事。《塞林格:艺术家逃跑了》便是从他在美国的生活轨迹写起的。“塞林格的小说里充满了失去兄弟手足的悲伤”,这或许是因为他在中学里的故友死于突发性鼻窦炎。塞林格没有顺利地等到中学毕业,而是在读了两年后被迫退学,这是一场沉重的青春期打击。那个时候的他或许曾游荡在学校附近中央公园的冬天里,里面的浅水湖和鸭子后来被他一次次写进小说里,成为“塞林格场景”,流露着风格鲜明的孤独感。

作者托马斯·贝勒重走这些场景,认为“它们的存在,或者说纽约整座城市的存在,是以各种不那么具有寓言性的方式表明的。作家往往会被问到写作受了什么

影响,答案往往是非文学的,甚至经常是无意识的。中央公园黄昏时分的街灯,公园外围用灰色六边形石块连成的人行道,都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但从不强调。这座城市本身是破旧的、用过的,无数双脚跟在石头上敲打,把石头磨平,就像海浪拍打岩石一样。这里的风景无情,但也是一个适合你的避难所,至少在一个下午,你可以在这里消失”。一个人不可能同时站在极点和赤道

文森特·梵高狂热却又孤僻,敏锐善感却又偏执脆弱,天赋异禀却又一生悲剧。《梵高:一种力量在沸腾》里截取了他一生中的矛盾片段,理解了他的生活,或许也就理解了他的画作。

1869年7月,16岁的梵高来到海牙一家艺术百货公司做学徒。4年之后,他从海牙调到伦敦。又过了3年,他被辞退了。梵高认为自己步入了艺术的世界,但上司只是认为皱着眉头的他笨手笨脚。“对于这位任职七年却一无所成、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却无所适从的二十三岁年轻人来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需要一份新工作。接下来的十三个月贫穷而迷茫。”

梵高做的很多事情,在世人看来都相当古怪,包括他对爱情的追求。1881年,梵高觉得自己遇到了要迎娶的人——比他大7岁的表姐凯。凯刚刚失去丈夫,独自带着一个8岁的孩子,她断然拒绝了梵高的追求。

“除了精神慰藉,还有权利意识。文森特当时已二十八岁,到了结婚的年龄。和其他的成年男子一样,他也有权利说‘我爱你’并且为之选定一个对象。他不会轻易接受这个对象回应说‘不,不行,绝不’。”

梵高开始了书信轰炸,无果之后又决定亲自动身,去阿姆斯特丹面见凯。梵高的行为在今天看起来有些疯狂,让读者仿佛在看一本“廉价小说”:他追到了凯的家里,但是对方已经躲了起来,为了见到凯,他把手直接放到油灯上,并且声称如果见不到凯,就一直放在上面。出乎梵高的意料,凯的家人把油灯吹灭了。

梵高的爱情动机也让人觉得古怪,他追求凯,并非因为对方的姿色。“文森特认为她需要被拯救,不仅是从伤痛中,还需要从文森特所放弃的宗教狂热中被拯救出来。”凯是神学家的女儿。

只有在绘画中,梵高才是自由且自如的,也只有在绘画中,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他所有的种种古怪,包括行为和想法,都会以艺术的名义为世人惊叹,而非早先那样被讥讽和嘲笑。他对自己的作品无比自信,面对批评也不复从前的偏执脆弱,而是云淡风轻:“一个人不可能同时站在极点和赤道。”

1890年,梵高的弟弟生下了一个儿子,并用梵高的名字来为之命名。梵高得知后感动不已,“对文森特来说,新生儿是‘最好的礼物’——生命的幼芽,他们所激发出来的人类情感让我们真正成为一个人。”

梵高开始着手画一幅画作为对弟弟的祝福,“那是一棵以蓝色天空为背景的枝叶繁密的杏花树”。梵高说,这是他画得最耐心的一次,也是他最好的一幅作品,每一笔都无比笃定。梵高没有说,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平静安宁的时候。

光芒之下有悲有喜

在“知人系列”的传记中,电影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标题是《他知道得太多了》。作者迈克尔·伍德从“知情”入手,讲述希区柯克如何创造他的电影,又如何影响了我们。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似乎只有三种选择:知道得太少,知道得太多(无论事实是多么有限),知道了一大堆看似可信、实则全盘错误的情况。”伍德写道,“比起探究我们对真相的追求,他更想要挖掘的是真相为何难以被获知。”

伍德认为,希区柯克的电影让我们相信两次世界大战那些年里与知情有关的困扰,可是他的本义不是教我们如何对信息进行解读,他或许只是想要提供娱乐,获得乐趣,从中挣钱。“只不过他碰巧就是以这种方式让我们习得了这种能力。要是我们认为这些影片是在给我们灌输什么想法,我们根本就不会去看。”

埃德加·爱伦·坡的标题是《有一种发烧叫活着》。我们喜欢他创作的那些诗歌和小说,可我们或许不会喜欢与他一起生活。事实上他生前便被称为“美国的莎士比亚”,与创作《红字》的纳撒尼尔·霍桑、《白鲸》的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入选同一套文库,这意味着他们被相提并论。

可这并没有改变埃德加的潦倒,除非他能戒酒。他常常醉得一塌糊涂,因为酗酒而取消各种讲座,给他的合作伙伴带来麻烦,以至于让他们对其感到绝望。他以低价收购了一份报纸,但他却因为酗酒而导致报纸开了天窗。酗酒让埃德加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幻觉,他说自己看到了姑妈被锯掉双腿,说自己因为伪造钞票被关进监狱,他说火车上有人在密谋杀掉他。在酒精的世界里,埃德加发烧,将文学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可深陷其中却被毁灭,这也是天才的一种结局。

7个天才,7种结局。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活跃在不同的领域。我们看到了他们发出的光芒,也理应知道这光芒之下,亦有一些悲喜遭遇,尤其是痛苦,没有因为他们是天才就离他们更远一些。

新闻推荐

回应 自来水水管咋是黑的? 施工方:水管符合国家标准

自来水管不是白色的,这个怎么是黑色的?水管咋没有接头,套在一起坏了怎么维修?这几天,省石油总公司家属院老住户有点不安,担心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