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传承创新兴中医六十华年熠生辉 ——西安市中医医院发展侧记

陕西日报 2017-06-05 07:10 大字
“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在西安市中医医院揭牌成立。

特色中医治疗——拔火罐。

60年沐风栉雨,60载薪火传承,西安市中医医院正以崭新的姿态、追赶超越的步伐谱写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其大气磅礴的汉唐建筑风格,设备一流的硬件设施,大家辈出名医荟萃的实力,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使这里熠熠生辉。

西安市中医医院,发展有特色,管理有亮点,引领有诀窍,在秦川大地声名远扬。医院抓精细、重落实、凸特色,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辟出了新的高地。

医院以重点特色专科发展带动医院整体发展,实现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技”的医院特色。西安市中医医院院长赵锋告诉笔者,随着“一带一路”、西安自贸区建设的深入,以及西安成为全国高铁、航运、物流中心的历史契机,西安市中医医院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宏伟的胸怀,立足西安、辐射全国。以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在八百里秦川吹响中医发展的号角,唱响“中医好声音”。

名中医“传帮带”

重点专科名远扬

针灸推拿康复科是西安市中医医院最为繁忙的科室之一,日均门诊量近300余人次,是医院名副其实的“名科”。这里名医辈出,曾先后涌现出李少亭、谭春涛、郭命三、方云鹏等一批在国内享有盛誉的针灸名家。科室是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西安市医学优势专科,现有陕西省名中医2人,全国和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人,科室人才齐聚。前来就诊的大多数患者是慕名而来。数字的背后,是老百姓对中医的不断认可,也是老百姓对中医的迫切需求。

笔者来到这里,看到医生专注、温和地为患者针灸、拔罐、艾灸等,在康复室,患者们正在医生耐心、亲切地指导下,借助各类康复器械进行有针对性地康复治疗。“人体有着很强的自愈能力,只要早期及时干预并坚持康复治疗的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康复室医生张晓宁耐心地向在场的人讲解说,前年,一位50多岁的患者,因脑出血完全瘫痪认知困难,经过近两年康复治疗,现在反应灵敏,生活基本自理,自行走路、吃饭、入厕都没有问题。张晓宁的这些话为患者及家属们树立了治疗的信心。

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共有国家、省级名老中医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4人,陕西省名老中医7人,陕西省名中医6人,西安市突出贡献专家4人,西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设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5个,省级名老中医、名中医工作室9个。

在名老中医的带领下,应用中医的思维和方法,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成效显著,共有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学科、专科15个。其中,肛肠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已在全省建立起了肛肠病协作网络,带动了陕西肛肠疾病治疗的创新发展;脑病科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开展的中医诊疗项目达到16种,专科应用的院内制剂达到11种;同为国家级重点专科的肝病科,多年来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开展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肝胆疾病上成就突出;脾胃病科始终以“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疗效”作为医疗重点,开创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三部一体”疗法;护理学科作为全国中医护理方案协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了胃脘痛、肛瘘、结直肠癌、混合痔4个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

抓管理促服务

心系患者守健康

“心血管科郝伟主任总是满面春风、淡定沉着,他经常与患者一起深入浅出地聊病情,几句知冷知热的话,打开了病人的心结,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位患者突发病情,主任医师李逢春带领医生护士立即赶到病房进行救治,一直抢救到凌晨。他们用自己的彻夜守护和精心治疗,换来了病人的痊愈和安康。”

这些温暖的文字,来自于住院患者张芳玲的日记中。在与住院病友的聊天中,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下,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记录下了一串串令人钦佩的医德医风和使人耳目一新的和谐医患故事。同时,她也记录下了医院心系患者,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

狠抓管理,强化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一直是该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医院成立了门诊、住院、后勤“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预约挂号、雨伞、轮椅等便民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出入院患者提供床前结账服务;为本市及外地患者提供代煎药、病历寄递服务。开通多渠道预约挂号服务,大大节约患者就诊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病人满意率达98.5%。医院引入“五常法”“品管圈”等管理理念、PDCA管理模式,建立规范化病区,强化质量控制,从战略导向和流程设计上强化精细化管理,利用信息化医疗质控,进行日常考核评价;细化高风险医疗技术管理,实行院长查房、专题查房、重点查房,规范医疗行为;完善医疗管理制度,细化救治流程,降低了医疗风险,持续提高医疗质量。

此外,医院还牵头成立了西安中医医疗联合体和中医肛肠专业医疗联合体,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监管下运行良好。通过对医联体成员单位技术指导、医院管理指导、业务培训、巡诊、教学查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及开展义诊、健康教育等,促进优势中医药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满足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广交流多合作

“一带一路”谋发展

在医院肾病科,一位患有慢性肾衰竭的17岁俄罗斯大男孩在母亲的陪同下慕名而来,他们辗转美国、加拿大等多地治疗,最后寄希望于中医治疗。

“通过中药皮肤透析、中药口服制剂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慢性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肾病科主任王维英在一旁,观面色、看舌苔,详细询问患者大小便、血压、血钾等指标情况。她说,由于患者平素体弱,对他治疗非常谨慎,院方将审慎观察后确定后期的治疗方案。

经过13天的精心治疗,孩子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孩子母亲说,以前容易疲劳,现在精神状态很好,睡眠也更充足。她对医院的治疗效果及医疗服务非常满意。

今年4月11日,针灸推拿康复科主治医师张婷主动请缨参加省、市卫计委组建“中国援马拉维医疗队”代表祖国赴非洲马拉维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她是此次援外医疗任务的唯一一名中医医师,受到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热烈欢迎。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显著疗效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青睐。

2016年,西安市中医医院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中医发展暨医疗合作论坛”、第二届“中韩传统中医护理学分交换合作项目”和协办了“2016中国中韩护理高峰论坛暨护理科研能力提升研讨会”;与9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外代表团分别签订了交流合作意向书;成立了“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接待英国、加拿大、伊朗、韩国等30余个国外以及北京、天津、甘肃、河南等20余个国内代表团,共1000余人次访问交流;应邀参加了墨尔本国际健康周活动、韩国“二十周年国际研讨会——照亮东西方”护理会议;受英国大使馆邀请,前往谢菲尔德参观考察了英国医院信息化管理以及参加国内多次学术会议。今年1月医院与英国唐卡斯特和巴塞特劳教学医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探索在远程医疗、中西医结合等领域开展交流。

“坚持以创新求生存、以合作求发展的思路,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国际国内合作,实现协同创新、互动发展。依托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积极推进多层次的交流合作,运用国外先进技术,创新中医药技术,推动中医药技术、药物、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更好地将中医药文化推向国际社会。”赵锋院长说,“我们将通过多举措,将医院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实力雄厚的特色区域医疗中心,发扬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引导、宣传人民健康的就医和养生理念。不断加强内功建设,强化中西医结合发展,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新闻推荐

仲德骨科医院献爱心

日前,在西安仲德骨科医院一楼大厅,全院医护人员为重症瘫痪患者刘娅红举行了一场以“敬老爱亲为爱募捐”为主题的献爱心捐款活动,此次活动共筹得善款2万元。据介绍,医院曾于4月27日对该患者实施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