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育资源分配要 “因地制宜”

各界导报 2017-02-22 10:22 大字

□记者 刘婵 文/图

尹洁:与专家调研组在蓝田、周至等地调研、视察时,我发现,在一些偏远农村与山区的中小学校里,虽然校内的硬件设备都很好,但却面临学生人数锐减的现状,有的班级里甚至只有十来个学生,而留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家庭条件较差,据我了解,家境稍好的学生大都随家人进城了。其次,由于经济水平与观念的原因,在这些学校,语文数学等“主科"师资配备相较齐全,而音体美等“副科"师资则非常稀缺,同时,大量优秀教师流失也很严重。在我看来,这一现状要引起重视,虽然说在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上,没有办法做到绝对的均等,但必须要做到相对的均等。我希望在未来五年,政府能够有具体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李清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既带着区域差别的背景,也具有历史原因,不同规模的学校对师资、基础设施等资源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此外,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拥入城市,促动农村以及欠发达地区生源流失状况的加剧。近年来,政协委员们一直积极致力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比如说,自推行“蛋奶工程"以后,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力推动了中小学的发展。当然,还要进一步加强帮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就学难问题,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倾斜。

樊永红:我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是可以改变的。以西一路小学为例,近年来,我们通过抓住西安“大学区"建设的契机,让本校师资下沉到学区内有需要的学校中去,一方面能缓解对口支援学校师资匮乏问题,另一方面,为期三年的教学时间能够大力促进本校教师与对口学校教师的交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带到农村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中去。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教师们支教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相当完善的奖励机制,凡是参与支教的教师可以优先评职称并得到相应的补贴。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我们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对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也存在着教师对支教地区归属感不够高、教育理念在当地学校“水土不服"、家长与学生不适应等问题,影响到了支教学校的管理,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罔顾客观现实条件。

新闻推荐

高新交警深入危化品运输企业开展春运交通安全大检查

为积极做好节前及春运期间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月日上午,交警高新大队安监中队民警陈建伟前往西安易高运输服务有限公司阎良天然气母站,对公司驻站牵引车、槽车的检审验情况、保险购置情况、机械、灯光...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