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融化在环城西路的南火巷 □宋长京

西安晚报 2016-05-22 01:37 大字

说起环城西路大家都知道,说起西关的南火巷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它从地图上消失了六十多年了,但它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里,其实它就是现在的环城西路南端。

西安解放的时候,西门两侧的豁口还没打开,出城进城都得走城门洞,出了西门南北方向曾各有一条巷子,北边的叫北火巷,南边的叫南火巷。

我家曾住在西关正街,南火巷是我常去的地方。解放前的南火巷是一条繁华的蔬菜商业街,这条街不长,进入巷口的西边街面头一家是个修车铺,然后是饭馆、菜铺、杂货店,一直往南几乎全是商铺。在现在水司的北边曾有一道土城墙,城墙里边有一个豆芽坑,南火巷到这就到头了。南火巷街面东边以前就是城河的东沿,没人住。抗战期间,从河南来了好多难民,就在城河沿上撘盖起了一间间草棚居住,等到解放时靠近西门这块就已经形成一个小住区了。

南火巷是条商业街,街道狭窄,往来人又多,菜铺的菜摊、菜棚都是从家门口往路中央伸,把整个人行道都给占满了,行人只能在马路上走,所以在这条街上赶车的、走道的、挑菜的,经常为互不让道而吵得不可开交。每天不等天亮,送菜的、出摊的、赶车的吆喝声就如同一首交响曲,总要在南火巷的上空回荡,这首交响曲谁也说不清奏响了多少年。出了南火巷南头的西边,曾经是一大片园子,人们叫它张伯英(民国文化名人)花园,也有人说它是国民党西安警备司令魏炳文的花园。西安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和美国一私家公司合伙在这块土地上成立了西安供水公司,这就是西安自来水公司的前身,随后就在那块空地上竖起了当时西安最高的一座水塔。

现在水司的对面过去曾是一片荒地,荒地上有座很大但不算太高的土堆,里面挖有三孔窑,据说这是某官宦人家的冰窖,后来人家弃而不用了。我的一位陈姓朋友一家就住在这里,我也曾进去玩耍过,那里面还真是个好地方,冬暖夏凉。

解放后的南火巷,依然如旧地是个蔬菜集散市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南火巷这个蔬菜集散市场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了,随后西关小学东边的一个车马店经过改建,新建了一个集中的蔬菜市场。之后,南火巷就不像原先那样繁华而嘈杂了。

1953年,政府拓宽了南火巷和北火巷的道路,北从玉祥门南到西北大学一条笔直大道取名为环城西路,从此,作为地名的南火巷不存在了,但在当地人的心目中,这块地方还是南火巷。

南火巷改造后,街西边整个往后移了50米,原先的街面房没有了。也许有人还记得,那时南火巷与西关的交接处有一块高出地平线的地方,曾经有一个理发店,它南北长不足五米,东西宽不足三米,这就是改造后南火巷的北口。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原先居住在城河岸上的人们,大部分盖起了砖瓦房,有的仍然居住在草棚里。从六十年代起,从南火巷北口往南这一大片草棚慢慢地也成了居民区。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设规划,大家各自为政,常常只顾及自己地盘的大小,所以公共出入通道就异常地狭窄曲拐,有些通道只能容一辆架子车通过。人们居住的房子也各式各样、高低不齐。到七八十年代时,原先的草房有的已换成了瓦房或二三层楼房,但这里的面貌依旧,依然显得杂乱无章,有点讲究的居民纷纷外迁,留下来的就成了名符其实的出租房了,流动人口非常多。

2003年,南火巷这一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整个环城西路东面护城河西岸一带建成了环城西苑,成为人们休闲散步和晨练的好去处了。马路直了也宽了,街边的楼房也高了,沿街的居民上了高层或迁往它处了,往昔的“南火巷”没有了丝毫痕迹,它彻底地溶进了现代化城市之中了。

新闻推荐

和母亲吵架 13岁女孩离家出走 民警相助父母将她接回家

本报讯(记者王海鹏实习生梁星宇)“叔叔,给我办个临时身份证。”近日,一名小女孩走进火车站广场警务站。经民警询问,原来小女孩是因为和母亲吵架而离家出走的,由于没有证件买不了车票被困火车站。于...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