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数据”护航春运

北海日报 2018-02-24 11:09 大字

站在西安高铁北站进站口,60岁的陕西蓝田县农民李玉琴拉着丈夫张志祥的袖口,不停向里面张望。这是她第一次乘坐高铁,目的地是首都北京。

“儿子挣钱了,叫我们到北京逛逛。”老两口言语里既紧张又憧憬。

“火车票放在上面,身份证放在下面。”坐过几次火车的张志祥站在自动检票机入口处,一边听着语音提示,一边给爱人演示刷脸进站,并叮嘱她要拿好证件。

顺利通过后,走进出发大厅,李玉琴在一个机器人前停了下来,左右打量,尝试沟通。在西安高铁北站,这样的机器人导航员一共有10个,成为往来旅客关注度最高的“服务员”。

“乘坐高铁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站外自动购票机、刷脸进站、机器人导航等应用让出行不再拥堵,车上微信补票等措施让旅客深感舒心,春运正在将囧途变旅途。”西安客运段动车一队高京十七组列车长李静说。

当李玉琴夫妇乘坐的高铁奔向北京时,39岁的张继承正和同事们在西安高铁北站信号机械室内,实时监控上百条高铁的运行情况。

“我们电务段通常被认为是高铁的中枢神经系统。”张继承指着机械室内一排排信号设备,“比如,这些设备可以决定高铁跑多快、跑多远、怎么跑,现如今这些都已经实现高度智能化,确保了出行安全。”

除了确保出行安全,一些新开通的山区高铁还接入了4G信号,让旅途不再“失联”。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保持列车通信联络信号强度免受干扰,每天凌晨时分的“天窗时间”,西安通信段技术支持中心都要通过远程监测数据,排除外界邻频、同频信号干扰。

“春运期间列车开行多,人流大,加上开行夜间车辆,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对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数据的分析和网络优化任务,压力更大,工作更紧张。”西安通信段技术支持中心主任马莉说。

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手段不但保证了高铁出行的安全和便捷,传统的普通列车也正将高精尖的科技手段运用其间。

春运正酣时,对于地处秦巴山区的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来说,他们如今的工作也科技含量满满。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北斗滑坡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等高科技应用正改变着工人的工作方式。

“现在人眼难以察觉的山体变化,我们采取了北斗防灾监测系统,哪怕岩体深层内部只有1毫米级的微动,数据都会迅速传到基站,经过大数据分析,在几秒钟内形成预警信号迅速传输到我们的平台。”安康工务段副段长向忠岸说,“对于人眼可见的山体变化,我们还在山石上布有二维码,保证护路人员能智能识别、管理和控制,逐渐形成科学护路、养路。”(新华社西安2月23日电)

新闻推荐

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在曲江盛大开街 浓浓年味儿带来真挚祝福

“现代唐人街”花车巡游记者康乔娜摄16日上午,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在曲江盛大开街。音乐、花车、美食、市集、非遗、互动……让游客吃喝玩乐,尽饱眼福口福。与此同时,在现场举行的大拜...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