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展汽车产业支撑潍坊经济转型

潍坊日报 2017-06-16 09:28 大字
◎赵福全

编者按5月24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全市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专题讲座举行。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应邀做《发展汽车产业支撑潍坊经济转型》专题讲座。现将讲座精彩内容根据录音整理并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人物小传

赵福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导,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主要从事汽车产业发展、企业运营与管理、技术发展路线等领域的战略研究。在美日欧汽车界学习、工作近二十年,曾任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究总监。2004年回国,先后担任华晨、吉利副总裁与浙江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等职。2013年加盟清华大学。现任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世界经济论坛未来移动出行理事会理事,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电动汽车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汽车精英智库联合执行主席,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盛瑞传动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多个地方政府及主流车企的首席战略顾问。他研究成果丰硕,主导完成各类战略及管理咨询项目50余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各类重大奖项30余项,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是我第二次来潍坊。之前对潍坊的了解,仅限于潍坊拥有潍柴、福田这样的企业。而通过最近的接触和交流,我发现潍坊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特别是像植根于潍坊的盛瑞传动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非常了不起。从整个汽车行业来讲,自从国家设立科技进步奖以来,这是第三个获得一等奖的汽车企业项目。前两个分别是东风猛士和一汽重卡,都是整车项目;而这一次盛瑞传动是以一个零部件项目,在我国七万亿产值的汽车产业中杀出重围,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成功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盛瑞传动,也不仅仅是潍坊,而是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我个人认为无论怎样看重、怎样宣传都不为过。同时,我认为这不仅仅是盛瑞传动的光荣,也是诞生盛瑞传动的潍坊的光荣。在潍坊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能够诞生潍柴、福田这样有实力的大企业,也能够诞生像盛瑞传动这样的创新企业,一定可以有效支撑地方的转型升级。在此,衷心祝贺潍坊,也代表汽车行业感谢潍坊各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我认为,潍坊在汽车产业新一轮的创新发展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也是我思考后想给潍坊的建议——《发展汽车产业支撑潍坊经济转型》。当前,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潍坊要发展,也必须抓转型,抓载体,而汽车产业当仁不让。潍坊有一定的汽车产业基础,但现在还没有完全形成强大的实力。机会千载难逢,现在正需要静心思考,然后发力行动。

宏观经济

形势分析

我们讲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能离开宏观经济的分析,否则就是无本之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向,对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了解大形势,就可能迷失方向。

第一,中国经济当前已经进入新常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新常态是全球大背景下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只是中国自己的问题,而是已经蔓延全球,并且恐怕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是无解的。对于中国而言,原本享有的改革开放红利逐渐消耗殆尽,人口趋于老龄化、成本优势萎缩,同时面临越来越大的能耗环保压力,因此,新常态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状态。无论是地方转型,还是企业转型,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总体经济形势,这将是一次艰难的长征。目前认为经济“L”型发展将是漫长的过程,因此更需要我们下定决心,寻找转型载体,实施创新发展。

第二,在新常态下,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将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变的主题,这也是国家持续增强发展动力的重中之重。振兴实体经济,重点要抓住有技术含量、有基础能力、有发展空间的产业,以增强对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国际竞争力的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强装备制造业无疑将会迎来重大利好,也有利于自主汽车产业的发展。显然,企业也不能背道而驰,必须适应大环境,用心思考自己的产品有没有技术含量,如果有技术含量,是相对于自己原来的水平,还是相对于行业优势竞争对手的水平?

实际上,发展实体经济正是为了应对经济新常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应对国际复杂局势,这是保持动力、增加新动能的过程,同时也是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增长压力,更需要强化实体经济的发展动力,而关键就在于“自主发展”“创新驱动”“超越引领”。潍坊也必须在未来的发展中,打造和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努力做成些全国第一的事情,不是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做第一,但是在某些领域上,要举全市之力,形成特色优势。例如,一提到小商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义乌,这就说明义乌在这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优势。我知道,潍坊市提出了“四新”“四化”,提得非常好,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思想是正确的,方向是正确的,关键还要看怎样落地。

第三,新常态到底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新常态下增长放缓了,但是“缓增长”并不是“不增长”,而且要通过结构调整和驱动力转变来确保增长。也就是说,新常态的核心在于原有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从数量到质量,从抓机会到重实力,从低成本到高品质,从产品到品牌。这意味着新的增长方式,新的竞争方式,新的资源组合方式,以及新的商业模式。正因如此,新常态其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就看谁能更好更快地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是主旋律,企业要变,中央要变,地方也要变。为了真正把转型落到实处,就必须下决心认真评估自己曾经的发展道路,审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系统谋划、科学决策,然后坚毅前行、坚持不懈,这样最后一定可以发生质的变化。所以,转型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思考,需要行动。

汽车产业经济

的基本特征

汽车产业是技术、资本、人才高度密集型的民用工业,也是产值巨大、拉动性最强的产业。汽车是高频更换的大宗民用产品,法规也要求汽车产品到达一定年限就要淘汰,我们业内称为“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十年一换代”,所以汽车是可以重复产生大量社会需求和经济价值的重要产业。地方如果有基础,一定要努力发展汽车产业;如果没有基础,也应该努力创造基础条件;而基础好的地方更要抓住机会,大干快上。例如丰田汽车公司2016财年总产值接近28万亿日元(约合2550亿美元),相当于1.7万亿人民币,如果放在当年的国家GDP排行中,可以排到世界第43位,远超很多国家,是真正的“富可敌国”。像大众、通用等,也和丰田一样都是千万辆级的企业,几百万辆级的汽车企业还有很多。一般来说,整车的产值带动比是1:5,零部件总成则是1:3。像潍柴是做发动机总成的,如果产出一百亿的产值,那么就意味着可以带动周边三百亿的产业,加在一起就有四百亿。而实际上,潍柴的产值远不止一百亿,汽车产业的产值规模和拉动性之大可想而知。因为这是一种立体式的拉动,上游包括原材料、能源、机械、电子、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和节能环保,下游涉及基础设施、销售、电子商务、售后服务、汽车金融、物流、交通运输和城镇化升级等,像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此外,汽车产业就业吸纳力极强,通常直接与间接就业之比可达1:7。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直接就业人员有500万左右,整个带动的就是4000万的就业人口。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峰顶,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又值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这就给地方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实际上,汽车产业是非常强调集群化发展的产业,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像美国的底特律、德国的斯图加特和狼堡(沃尔夫斯堡)、日本的名古屋,大型汽车公司集聚于此,众多零部件企业也都在这里,从而形成了完整而庞大的产业集群。

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即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东北、环渤海、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这六大集群的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8%以上(2016年统计数字)。很遗憾的是山东目前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汽车产业集群。整个山东省,去年大约生产了87万辆汽车,但是销量超过190万辆,仅次于广东,位列全国第二,是一个汽车“进口”大省。这说明山东人民是大量购买外省生产的汽车的,还远没有实现汽车的自给自足,错过了第一波汽车制造业发展的黄金良机。因为产业特点,任何一个地方要发展汽车产业,都必须举全省全市之力、上下求索,最后才有可能成功落户。潍坊要发展汽车产业,也必须有欢迎车企前来投资的热情,有创造最优创新创业环境的雄心。

另外,汽车产业是制造业的龙头,先进技术应用的载体,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法规的要求,汽车总是不断集成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实际上,汽车产业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从来不是“传统”产业,而是技术应用和创新实践的载体。历次技术进步,都与汽车的进步紧密相连,从而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好的出行服务。汽车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文明,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重构的前景下,汽车将会被彻底改变,进而通过汽车改变整个人类社会。可以说,汽车的每一次进步,都代表着人类的进步,汽车作为波澜壮阔的“高大上”产业,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

中国汽车产业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16年全国汽车总销量达到2802.8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7万辆,同比增长53%,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因为会带来新的布局,值得高度关注和谋划。

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掌控核心技术、迈入汽车强国行列、构建和谐汽车社会,这三者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中国汽车市场机遇巨大,可以说是有优势,有基础,也有环境。优势是老百姓的汽车梦,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强烈需求;基础是增量和存量的市场,不仅销量还在递增,已有的销量规模在未来八到十年就将成为汽车更新换代的刚需;环境则是指对新事物如智能网联等的接受度,中国消费者是最高的。因此,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仍将有15—20年持续平稳增长的发展机遇期。

那么,中国汽车销量顶峰到底能达到多少?我认为实现美国一样超过800辆的千人汽车保有量是不现实的,而日本是千人600辆左右,欧洲是千人约580辆,即使达到欧洲的正常水平,那么中国需要每年销售6500万辆汽车,这确实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恐怕也是难以负担的。但是,这个规模代表着移动出行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不够充分,中国经济就很难持续增长,百姓生活也会遭遇种种不便,因此这其实是一种刚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支撑。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可以达到4000万辆上下,再往上就难以承载了。那么,6500与4000之间2500万辆的差距要如何解决?这就要靠汽车共享,也就是说,未来汽车将是“轻拥有、重使用”的,通过共享提升单车的利用效率来解决整个社会移动出行能力不足的问题。

即使只是4000万辆,也意味着我们还将有非常巨大的增长空间。这部分增长预计将主要来自于乘用车;而商用车的上升空间不大,甚至面临洗牌,外资进入该领域的可能性也在增大。未来汽车产业的机遇,一是乘用车还有1000万辆以上的增长空间,二是巨大的后市场,现在中国汽车保有量大约在2亿辆,到2030年可能会达到5亿辆,这5亿辆车的维修、保养将是多么巨大的市场。

不过,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所谓四大公害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能源问题。去年中国的石油进口率高达65%,而石油消耗中有三分之一是被汽车用掉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这个比例还会更高。此外还有环境污染、行车安全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不过挑战也是机遇,制约因素将反推技术进步与产业创新,从而使汽车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未来汽车技术将会呈现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大趋势,并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为解决汽车社会问题提供全新的可能。具体体现在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化汽车上,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发展方向。

汽车产业变革

与未来发展机遇

那么未来汽车产业究竟有哪些发展机会呢?我们应该从本轮汽车产业变革的原因和特征入手来进行分析。一方面,如前面提到的,汽车产业面临制约因素的压力空前严峻,直接影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产业变革的内在力量;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都在进入汽车产业,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发生变革的外在力量。内因和外因同时作用,使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全新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一是汽车产品形态将重新定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将成为未来汽车产品的特征;二是汽车制造体系将全面升级,基于互联和智能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将成为可能,而汽车智能制造则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最难也最强的应用;三是产业生态全面创新,原来汽车产业的创新主要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以后则将是技术、产品、体验、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的全方位集成创新;四是产业生态发生重塑,未来的汽车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了,整个价值链都将发生转移。

也就是说,汽车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未来的科技、未来的产业、未来的产品、未来的社会、未来的能源、未来的环境、未来的交通和未来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断扩展自身的空间。无论大交通、大能源、大环境,还是出行、互联、共享、娱乐等等,都将给未来汽车产业带来无穷商机。所以,老汽车人正在“重生”,新汽车人不断“诞生”,汽车产业的空间将不断扩展,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现在大量互联网以及其他产业的公司正在涌入汽车制造和服务行列,据不完全统计,有明确意向投入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外部企业已经有200多家,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本轮汽车产业变革的机会之大。

具体来说,本轮汽车产业变革可以归结为三大革命,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六大革命性改变:三大革命一是能源革命,即汽车动力源的转换;二是互联革命,汽车将真正成为可移动的互联终端;三是智能革命,汽车将会变得更加聪明。这三大革命全面冲击汽车产业,引发六大革命性改变:一是制造体系升级,即汽车制造变成汽车“智造”;二是能源升级,耗能机械变成可移动的储能及供能单元;三是网联升级,信息“孤岛”变成信息“海洋”;四是智能升级,人驾驶车变成车自驾驶;五是商业模式升级,拥有使用变成共享使用;六是产业转型升级,最终汽车将从移动工具变成一种出行服务。这六大改变是彼此交叉而影响深远的,比如汽车动力源实现由石化能源向电力的转变,这就意味着汽车由单纯的耗能装置,变成了可以灵活移动的储能和供能装置。这样大量的电动车可以在晚上利用波谷电充电,等到白天时一部分电能用于汽车自用,另一部分还可以出售返回给电网,类似于小型的临时发电站,从而成为能源互联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到智能调控和平衡能源用量的重要作用。又如汽车共享,同样一辆汽车,在共享模式下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可以实现最低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体现出共享经济的巨大价值。而且汽车共享也将给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以及品牌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受此影响,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微笑曲线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链整体价值扩展,尤其是前端和后端价值体量的提升更为明显;同时,产业链后端还将向后即汽车使用端延伸,并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生态中最大的价值区域之一。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到来,新型汽车使用模式(最重要的就是汽车共享)实现后,谁拥有车、谁使用车、谁维护车、谁管理车、谁服务车、谁回收车以及谁来做金融、谁与汽车互联等等,都将与现在大不相同。比如汽车保险,未来将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驾驶行为,经过大数据分析,开车习惯危险的人就要多付保险费,开车记录良好的则可少付费。

实际上,在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最本质的乃是未来汽车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改变。目前,汽车是绝对以硬件为主的机械产品,软件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高,可能是90%与10%的关系。而未来软件所占的份量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会反超硬件,这就会使汽车的属性发生根本改变。不过必须清楚:对于未来汽车而言,硬件和软件都是不可或缺的,硬件是智能汽车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软件是智能汽车的灵魂和充分条件。即使软件的比重再大,没有优秀硬件的支撑,也无法实现其功能,因此硬软有效结合才是关键,两者交融在一起,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

可以预计,作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的共性支撑,汽车电子兼有硬件和软件属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有研究预测,未来汽车领域70%的创新都将源自于汽车电子。目前,汽车电子在整车中所占的成本比重已经达到了40%,预计2020年会达到50%,届时汽车电子产业将从现在的4000亿变为6000亿。那么,在汽车电子6000亿产值的大蛋糕里面,潍坊能占有多少?必须乘着现在产业还在发展的时候及早进入、抢占先机,后续才能产生巨大的收益。比如潍坊有企业在音响设备等方面很有基础,未来这些产品在汽车里面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因为到那时,车内已经变成了小办公室或者会客室,很多家居级别的设备都有了应用的空间。无论潍坊政府,还是相关企业,都应进行前瞻性的布局。

汽车动力系统

的革命

接下来专门讲一讲汽车能源也就是动力系统的革命。首先,传统内燃机在相当长期的未来,还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仍然有应用的空间。但是,随着节能与环保法规标准的日益加严,汽车动力系统最终将会步入电气化时代:一方面,油电混合动力将大行其道,另一方面,纯电动车预期会有长足的发展。展望未来10到15年,我对汽车动力系统的总体图景有如下判断:小型车全面实现纯电动,大型车、商用车使用深度混合动力或者燃料电池,而中型车则将是混合动力(也包括插电式混和动力)的天下。也就是说,汽车产业将进入多种动力源并存的时代,在新旧能源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也会给后发的企业带来宝贵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产品不容忽视,就是短途低速电动车,目前尚未合法化。去年国家标准委第一次设立了低速电动车国家标准委员会,一旦相关标准出台,就意味着低速电动车就此获得合法地位。如果企业有前瞻布局,就很有希望把握发展先机。事实上,低速电动车市场空间广阔,2016年销量超过100万辆,远超“正规”的新能源汽车。

最后,燃料电池汽车也被列入新能源汽车的一部分,但目前我国的技术储备不足,行业也没有对此达成共识,还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实现重大突破。不过,如果中国政府像对乘用车一样,也规定商业车的NEV积分强制比例要求,那么在商用车上,燃料电池就会迎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潍坊发展汽车产业

的思考

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已经时不我待,不转型没有出路,转型慢了也将面临淘汰,企业如此,地方也是如此。成功转型需要对未来方向有准确的判断,一定要选准一个有发展空间的新兴战略产业,而汽车正是这样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又能够带动地方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它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是制造业的载体、龙头和抓手。同时,它也不是传统的“夕阳”产业,而是未来能源革命、网联革命和智能革命的集大成者。实际上,汽车早已不是普通的代步工具,而是文明的象征,社会资源顺畅移动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升的表现。

地方转型升级需要抓住真正的“牛鼻子”,而汽车作为实体经济中产业链条最长、带动作用最大的产业,正是最佳的“牛鼻子”。汽车产业是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最佳应用载体,拥有强大的产业平台效应,可以为各类大项目的落地提供战略机遇。汽车既可以整合已有的制造业,更有利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新老产业承上启下、新旧动能转化的最佳桥梁。更重要的是,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全面重构,这就为后发的地区及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地方而言,汽车产业远远没有饱和,培育优秀的汽车企业可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同时“互联网+汽车”又可以有效地连接起实体经济(制造业)与虚拟经济(互联网),从而使汽车业和城市、能源、交通、物流、生活等都有机地连接起来。总之,未来全新的汽车社会,将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车的有效组合,这就意味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新的增长点。抓住了汽车就等于抓住了“四新”(技术、产业、业态、模式),促进汽车发展就等于促进了“四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潍坊有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要重新认识其战略地位,抓住汽车产业重塑及经济新常态下地方转型的机遇,明确确定以汽车为主的龙头产业,制定以汽车为引领的产业升级规划。要集全市之力,有效整合资源,布局以汽车为载体的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产业的动能转换。要加大力度发展“轿车+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整车产业,发展“发动机+变速器+电机”等整机产业,发展“电池+储能+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关键零部件产业。要制定清晰的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对一部分产业进行汰换,以“腾笼换鸟”为建立全新的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提供空间。要确立潍坊在山东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地位,争取山东省的全力支持。结合新能源推广,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建设,以汽车为主线和载体,充分发挥已有的汽车产业基础,重新梳理整合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智慧的新潍坊。

新闻推荐

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开展第二阶段巡查工作

本报讯(记者薛静)日前,记者从市市政局获悉,经过第一阶段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潍坊市针对13条道路存在的问题,共下发整改通知单4期,整改问题清单639个。前两期问题已经到期反馈,156个问题整改完...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