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王粲② 寄人篱下的英杰
文/宋延坤
离开了危机四伏的京城长安,王粲和族兄王凯踏上了前往荆州投靠刘表的路。荆州是王粲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他的伤心之地。那么,为什么投靠了这样一个和自家颇有渊源的人之后,王粲没能开启顺风顺水的精彩人生呢?
不受刘表重视,仅有两次表现机会
刘表是王粲的同乡,更是王粲祖父的学生,从情理上来看,刘表应该很照顾王粲才对。然而,恐怕王粲自己也会感到意外,因为刘表这个叔辈对自己似乎并不“感冒”,更不用说委以重任了。
《三国志》中说,“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刘表见到王粲其貌不扬,身子也很瘦弱,言行举止又不拘小节,所以就不怎么看重这个少年。看到这里,笔者有些怀疑,很多史料都对刘表给出了“爱民养士”这种高度评价,怎么到了王粲这里,刘表就没有了这种风度?在笔者看来,或许,我们刘表这个老乡怕是有精神洁癖,作为一个宗室、名士和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帅哥,他在“爱民养士”这个方面恐怕也不是很绝对。总体上来说,在为刘表工作的时候,王粲并没有得到多少表现的机会。不过,这样的处境并没有让王粲心灰意冷,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他尽可能抓住一切机会。比如,《三辅论》《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为刘荆州与袁尚书》这三篇文章,就让世人见识到了王粲的水平。
公元198年,在桓阶的撺掇下,长沙太守张羡集合了长沙、零陵和桂阳这三个郡的兵马发动反叛。在平叛前,王粲在刘表的安排下写了《三辅论》。在这篇文章里,王粲不仅给这场平叛工作找到了“去暴举顺”的正义性,还从刘表的个人能力和德行、兵马强大程度、孙坚和袁术此类强敌也未能击败刘表等多个角度入手,在“恩”和“威”两个方面给张羡施加压力。顺便说一下,唐代医学家甘伯宗在自己的《名医录》中指出,这个长沙太守张羡就是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且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不过,这种说法因为缺乏旁证,并没有得到史学界的广泛认可。公元202年,袁谭和袁尚这对兄弟在父亲袁绍死后发生了冲突,为了劝和,刘表就让王粲同时写了《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这两封信。在信中,王粲不仅用极具文采的语言大打感情牌,指出了兄弟二人内讧是严重的战略失误,还强调出了兄弟二人应当把齐心合力对抗曹操当成第一要务。
从这三篇文章来看,普通文人和王粲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为普通文人往往并不具备谋士的眼光。当然,在笔者看来,也正是因为王粲在谋略方面具备的能力,决定了他在为刘表工作的时候过得并不好。
因为相貌问题,未能成为刘表女婿
刘表为什么不喜欢王粲?在笔者看来,原因恐怕非常简单,那就是王粲这个一代文学大家有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在非常讲究相貌的那样一个时期,王粲普通甚至有些丑陋的相貌,让他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相反,如果王粲的相貌帅一些,不仅可以得到刘表重用,甚至有可能成为对方的乘龙快婿。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张华《博物记》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听说王粲和王凯兄弟要来荆州投靠自己,刘表非常高兴,他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王粲。刘表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山阳王氏毕竟是豪门大族,自己又是王粲祖父的学生,如果招了王粲当女婿,那就是亲上加亲,况且王粲在当时已经非常有名气了。不过,当刘表见到王粲后,满腔的热情立刻消失了一大半,因为在刘表看来,王粲这个青年要个头没个头,要模样没模样,说话办事的时候还很随性。怎么办呢?就在刘表犯愁的时候,王凯进入了他的视线。王凯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不过毕竟还是王家的人,尤其重要的是,王凯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帅哥。于是,思考再三后,刘表就作出了把女儿嫁给王凯的决定。在这里顺便也说一下,虽然王凯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不过他的孙子王弼却成为了一代经学家和哲学家,更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他提出的“贵无论”对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分支的宋明理学影响极大。
刘表仅仅会因为王粲不是帅哥,就放弃将对方招为女婿的想法吗?如果换成别人,或许会选择才华横溢的王粲当女婿,而不是选择只有相貌但才华不突出的王凯。不过,在笔者看来,对于刘表这个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帅哥来说,他要是不选王凯当女婿反而怪了。为什么这么说?在《三国志》中,陈寿是把袁绍和刘表这两个帅哥放在一起评价的,他这样说:“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因为小儿子袁尚长得帅,袁绍可以选择其当接班人,刘表为什么就不能因为王粲相貌丑陋,放弃让他当自己女婿的计划?
再者说了,因为相貌丑陋而失去“爱情”的,王粲可不是三国时期唯一的一个,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丁仪。曹操曾经想把自己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司隶校尉丁冲之子丁仪,不过,曹操在向儿子曹丕征求意见的时候,曹丕虽然肯定了丁仪的才华,却以丁仪的眼睛有问题而提出了反对意见。于是,曹操只好放弃了招丁仪为女婿的想法,而在曹丕的建议下将女儿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懋。看吧,连曹操这样一个丑男都在乎女婿的相貌,更何况刘表这样的帅哥?
游戏中王粲的形象
力劝刘琮投降,又获曹操提拔重用
公元208年,刘表病死,他的二儿子刘琮成为了荆州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不过,荆州牧的位子并不好坐,因为这个时候的荆州面临着内忧外患,内部人心躁动,外部还有磨刀霍霍的曹操。那么,刘琮如何作出选择呢?在蒯越、韩嵩、傅巽和王粲等人的极力建议下,刘琮选择了向曹操投降。
关于劝说刘琮向曹操投降这件事,《三国志》中虽然把更多的笔墨留给了傅巽,对于王粲的作用只用了“粲劝表子琮”这5个字,不过,我个人认为他应该是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因为刘琮投降后,王粲就被任命为丞相掾并赐爵关内侯。在这里也顺便说一下,在建安七子中,王粲是唯一一个拥有爵位的人。
荆州成为曹操的囊中之物后,王粲也终于告别了郁郁不得志的时光,得到了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到了公元213年魏王国建立的时候,王粲和洽、卫觊、杜袭一起又被任命为魏王侍中。大家也都知道,在当时那样一个战乱频发的时期,很多礼仪制度都已荒废,而王粲被任命侍中后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恢复完善这些极其重要的制度。其中,最受后世认可的一项工作就是,王粲几乎是凭一人之力恢复了玉佩。常看古装剧的朋友都知道,很多角色尤其是重要人物都会在腰间佩戴一件(组)玉佩,不过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玉佩并不是单纯的首饰,而是象征了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玉佩款式和佩戴制度消亡殆尽,也多亏了王粲博学广识,玉佩制度才得以恢复。那么,王粲对玉佩制度的恢复产生了怎样的意义?简单来说吧,影响力之大至少持续到了唐代。
曹操是很看重王粲的,因为根据《三国志》里的记载,哪怕是出去游玩的时候,曹操也是常常让王粲陪着自己坐一辆车子。而且,笔者还认为,王粲这个人在军事方面应该也是很有才华的,因为曹操在公元216年南征孙权时,是带着王粲一起去的。打仗毕竟不是游园观花,而曹操又不是一个讲究排场的人,如果王粲在军事谋略上没有什么能力,曹操应该不会带着他一起出征。
新闻推荐
剧情简介:失去双亲的小鹰金宝遗落鸡村,被善良的鸡妈妈抚养长大。鹰性难移的金宝与鸡村格格不入,频频闯祸,被迫离开去寻找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