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35岁门槛”不能止于市场调节

济南时报 2021-03-05 14:11 大字

□余明辉

3月3日上午,南京新区举办牛年首场线下招聘会,记者现场采访发现,绝大多数岗位都没有年龄限制。记者进一步采访招聘市场也证实这一点。今年节后,曾经,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在招聘要求栏注明“年龄35岁以下”,但随着越来越多制造业、城市服务业缺工常态化,35岁的求职年龄门槛已被悄悄打破。(3月4日新华报业网)

事实上,像这样企业招聘打破“35岁门槛”现象的,并不是今日才有,也不是南京一地的独有现象。此前,针对春节后“招工难”情况,一些地方的部分企业适当加薪,并放宽了年龄、经验等“硬指标”。

与此同时,日前一则“老板排队等着被工人挑”的新闻引发关注。报道说,今年春节后在服装加工厂林立的广州康乐村,招聘市场出现了“工人挑老板”的场景。一位老板说,现在就是在路边等上一整天,都很难招到人。而这种“招工难”情况,在全国很多地方正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由此企业招聘限岁数,似乎也不现实。

招聘“35岁门槛”不攻自破,长期以来悬在劳动者头上、被不少人诟病的“35岁危机”阴霾正悄然散去。对企业来说也许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对广大劳动者而言,这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打破就业招聘的年龄歧视,促进社会就业公平,而且也符合延迟退休下的用人方向,对该政策的更好更快落地也是一种助力,值得关注与肯定。

当然,也须深刻认识到的是,目前的招聘“35岁门槛”不攻自破在成色上还稍显不足。一方面,就时下不少企业招聘不再“35岁封顶”来看,很大程度上是少子化、“招工难”等因素“倒逼”的成分居多,是一种权宜之计,并非完全自愿或制度规制使然,如果条件合适,不少企业还是喜欢“小的”嫌弃“老的”,拾起“35岁门槛”。而这,对根本上扭转劳动者招聘中的年龄歧视问题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覆盖面还不够全面。比如在一些热门行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招考等方面,“35岁门槛”就依然存在。今年两会前夕,知名网络文学作家、曾创作过《芈月传》《燕云台》等多部小说的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就准备向大会提交“关于放宽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建议”,引发舆论巨大关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证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等招聘“35岁门槛”依然没有很好解决,仍是一个明显的社会痛点,才会引发社会不约而同的持续共鸣。

这就再次有力警示有关方面,招聘“35岁门槛”破除,虽然在不少地方和企业行业已经落地,但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而要从根上破除这一招聘年龄歧视,就不能止于企业、用工市场的自觉和自我调节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有关方面自觉主动积极作为,有法规可依的,积极祭起法规武器规制;缺少法规依据的,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规制。唯如此,招聘“35岁门槛”的打破,才会来得更快更彻底更有成色,劳动者的公平就业权才能得到更好保障。

新闻推荐

《觉醒年代》拍摄过程文化和学习氛围浓,导演对细节和品质有高要求张桐:登上长城好像与李大钊融为一体

张桐与饰演李大钊妻子赵纫兰的演员刘琳配合默契。剧中李大钊在群众中发表演讲。“燕赵慷慨悲歌之男儿,他像一座塔一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