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突围与破圈 国产悬疑剧需守住价值观

柳州晚报 2020-10-21 12:38 大字

《非常目击》《摩天大楼》《隐秘的角落》

近年来,“悬疑”正成为国产影视作品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标签。以悬疑的方式开拓现实题材、创新叙事手法、刻画人物心理等,推动着国产影视迈上新的台阶。然而,需警惕这类创作中出现的某些误区,例如为追求刺激而过分渲染血腥暴力,在“悬疑”的标签下模糊文艺创作应有的导向意识。如何让“悬疑”成为国产影视产业里重要的正向因子,这是大家应该关注的话题。

青年导演拍摄不少悬疑剧

今年以来,以辛爽、陈奕甫、杨苗、陈正道等一批80后为主体的导演执导的国产现实题材悬疑剧,以其极强的个人风格和叙事特点获得极大的关注,实现了悬疑剧的突围与破圈。盘点已经播出的悬疑剧集,可以发现,这批年轻的导演以更为流行的悬疑文学为基础,吸收外来悬疑影视作品的经验,以社会派悬疑为主导,通过现实题材与悬疑类型的双向建构,突破和拓展固有现实题材影视剧现实表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国产悬疑剧的发展。

随着《白夜追凶》《无证之罪》《余罪》等悬疑网剧以较好的市场和口碑所带来的传播效应,以及包括《白日焰火》《烈日灼心》《心迷宫》《嘉年华》在内的国产艺术片对案件题材的开掘,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国产现实题材影视剧表达的新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这批影视作品通过犯罪悬疑的叙事构造,探索转型时期社会与人性的复杂层面,将商业类型与艺术探索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极具陌生化的审美体验,让观众耳目一新。“悬疑剧”所具有的“谜题”与“烧脑”无疑成为当下短剧吸引观众的最好选择。

2

悬疑剧开拓新的现实题材

就今年几部热播剧来看,国产悬疑剧主要从三方面对现实题材进行了开拓:

第一,“她悬疑”以女性主义的立场探讨当下中国女性的处境。与《三十而已》等电视剧仍以婚姻家庭作为表述中心不同,从年初的《不完美的她》《危险的她》到近期的《白色月光》《摩天大楼》,主打女性收视市场的“她悬疑”在犯罪悬疑的叙事圈套中,着力探讨一系列与女性相关的社会议题。其中,《摩天大楼》凭借一定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成为该类型中完成度最高的代表作。

第二,以《隐秘的角落》《非常目击》为代表的现实题材悬疑剧,则以探讨人性的恶的形成、创伤的救赎等为重点,深层次探讨人性的幽暗角落。例如《非常目击》,就是着力表达“小白鸽被杀”之后相关人物如何在创伤记忆中经受罪恶与救赎。

第三,借助侯贵平、江阳、严良在三个时空对真相与正义的执着追求,《沉默的真相》彰显了追求正义的人性之光,较好地处理了黑暗与光明的关系,其“高开炸走”的口碑评价,以及江阳形象的深入人心,使其成为国产现实题材剧的佳作。

3

某些悬疑剧存在价值导向模糊误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国产现实题材悬疑剧在突破既往相关题材表达误区的同时,在价值取向上,也出现一些问题。尽管导演都能够有意识地进行主流化的转换,但其中对恶的处理仍有一些缺失,如有评论就指出,《隐秘的角落》存在对恶的极度渲染。

事实上,现实题材悬疑剧以悬疑为框架,包含着极为丰富的题材内容,与以往犯罪、涉案、刑侦、反腐等题材剧具有较为密切的交叉地带。在一定程度上,案件、刑侦等及其背后的罪恶与救赎,构成现实题材悬疑剧的基本要素。如何处理暴力场面的表现?对作恶者的人性开掘的限度在哪里?如何在阴暗复杂的人性与欲望中表达积极的、光明的力量?这些都是现实题材悬疑剧所必须面临的问题,需要非常谨慎的处理。我们知道,涉案剧曾盛极一时,从1987年的《便衣警察》开始,在2003年到2004年达到了创作数量上的高峰,当时涉案剧数量占到年度影视剧总量的30%以上。但由于数量泛滥和过度开采,不仅出现大量“展现犯罪过程”“暴露侦破手段”“对血腥暴力的过度渲染”的内容,而且因为对作恶罪犯的同情而导致价值观的模糊混乱。当下现实题材悬疑剧的发展,需吸取涉案剧的教训,不能再度陷入为求极致而造成价值导向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误区。 (综合)

新闻推荐

■议论纷生 使用“问题地图”被罚一点都不冤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违反广告法案依法作出罚款人民币3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此,光明乳业股份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