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山下读昭君《上元帝书》

兰州日报 2020-08-24 03:18 大字

王昭君名叫王嫱,号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四大美人有多美,后世用八个字来概括:沉鱼落雁,羞花闭月。这八个字分别代指四大美人和四个典故。落雁指的就是王昭君。汉朝和亲的队伍到了大漠胡天的时候,黄沙滚滚,马嘶雁鸣,昭君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哀婉凄切的旋律,透过长空,南飞的大雁也为绝世佳人遭际闻声伤痛,忘了扇动翅膀而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这当然是杜撰,但这个故事来源真实。“落雁”由此成为王昭君的专用词和女性貌美的代称。

昭君祖籍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晋朝时期,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妃、王明君等,所以后世的诗人多以“明妃”为题入诗。如杜甫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李白诗: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王安石诗: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等等,大抵如此。

王昭君应该是一个知书达理人家的孩子,天资聪慧,容貌出众。昭君出脱的最为俊美的那一年,汉元帝扩充后宫天下选美,昭君有幸被选,来到长安。依照惯例,画师为秀女画像,但一个叫毛延寿的画师因没有得到王昭君的好处有意将她画丑了,于是,昭君久居深宫,无缘面君。五年后,匈奴求婚,昭君主动请缨,原意和亲出塞。就在王昭君即将远嫁的时候,汉元帝发现王昭君与画像截然不同:王昭君实在太美了。然君无戏言,贵为天子的皇帝也无法挽回这个已经成为事实的尴尬局面。

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昭君去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往北一带。古长安到呼和浩特一千多公里的路途,在畜力为行的年代,那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汉元帝时期,大汉和匈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匈奴内部互相争斗,形成了五个单于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多年的混战,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内外交困,便亲自来到长安,朝见宣帝于甘泉宫,寻求汉朝的帮助。汉元帝时,再次入朝,自请为婿,愿结永好。汉朝虽强,但与匈奴多年的战争,早已是疲惫不堪,汉朝也需要南匈奴的力量来制止北匈奴的发展,于是便答应了呼韩邪单于的请求。昭君出塞,给大汉迎来了近五十余年和平共处的发展阶段,所以中国历史上和亲的女子中,昭君功绩巨大,影响力最深远。

但昭君在匈奴生活得并不幸福。这些,从王昭君远嫁匈奴之后的一首诗中便可看出,这首诗篇名《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这首诗自始至终都在抒发一种思念故国的愁怨。昭君初嫁时,芳龄十九,而呼韩邪单于已年近五旬。和昭君生活了两年后,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于是,昭君复嫁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复株累单于名叫栾提雕陶莫皋。和栾提雕陶莫皋生活了十一年后,昭君去世。昭君一共生育一子两女。一个汉文化的环境中长大的女子,其“忧心恻伤”,也就不难理解了。

久居深宫五年无缘面君,远嫁和亲,我们不难想象昭君下了多大的决心。依照汉朝女子和亲的惯例,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但昭君去意已决。就在昭君拜别大汉天子即将踏上出塞之路的一刻,汉元帝刘奭才发现昭君简直美若天仙。然相见之日,便是永别之时。

皇帝被画工实实在在地糊弄了一把,这怎能不使他恼怒?昭君出塞之后,汉元帝怒杀毛延寿。无须讳言,这件事的背后完全是汉元帝对昭君爱慕之情所产生的对毛延寿的无比忿恨。昭君出塞不到半年,汉元帝病逝,享年42岁。

昭君出塞快要踏上匈奴土地的时候,给元帝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世取名《上元帝书》。《上元帝书》近一千字,其文辞之优美,情感之真挚,以及昭君报国之心和虽死犹荣之志,很值得阅读。

这封书信开篇便是对大汉天子“轻色重信”的夸赞,之后,更是对汉元帝“唯其有信”气度的称颂。王昭君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到了汉家的边关,即将踏上异邦的土地,而心中满满的是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从这封信中我们完全可以窥见到离别的一刻汉元帝对王昭君的万般不舍。但昭君毅然辞别大汉天子,去了未知的远方。如书所呈,从此往后,昭君生命的走向,只能是将乐声献给苍茫的云海,柔情告慰火红的丹霞,以自己卑微的灵魂,去抵挡塞外强劲的风霜。昭君得知汉元帝下令搜捕画工和卫士之事后,反而劝解皇上,应以天下为重,此辈小人,即使千刀万剐,又有何益?“况且让天下人知道了,还以为是陛下贪恋我的美色才这样做。要是让呼韩邪单于知道了,也会心生不安。”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对昭君日后的所作所为和千千万万的人民对她的敬仰,也就不难理解了。

毛延寿还是被杀。因为昭君,呼韩邪单于并没有因此而不安。

《上元帝书》这篇文字最后一段提到了几个人物和几处地名。这几个人物分别是月支公主、霍嫖姚、傅介子。这几个人物都是对中华民族做出卓越贡献彪炳史册的人物。几处地名分别是汉关、燕支山、玉门。汉关是从古长安去往匈奴帝国的一处关隘,燕支山就是河西走廊中部的焉支山。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霍去病于此大败匈奴之后,焉支山由此成为胜利的象征。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杨广曾于此召开万国博览会。玉门即玉门关。玉门关在汉代的时候,是踏入国门、回归故土的意思。昭君出塞之前的汉甘露三年(公元前49年),解忧公主七十岁那年,才回到大汉。而解忧公主之前更多的和亲公主,就连“生入玉门关”的机会都没有。而此刻,王昭君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场生离死别,她的心中怎能不是万般悲伤。

“……异日登燕支山,令诸妇人尽削五颜,淡扫眉黛,奉效至尊,应不笑王嫱有此丈夫妙用也。”这是《上元帝书》最后一段的文字。这段文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希望将来有一天,陛下您登上著名的焉支山,请让所有的嫔妃洗尽铅华,淡扫眉黛,跟在您的身边,您一定不会笑话我王嫱有大丈夫的妙用。王昭君没有来过焉支山,但她知道焉支山,更希望有朝一日,大汉天子登高望远、雄视天下,还能想起她这个远赴大漠的女子。这段话有情也有爱,有怨也有恨,有伤也有痛,有悲也有苦。这掷地有声、字字泣血的文字,传递出的,是昭君委屈而无奈的泪痕和凌然博大的胸襟,以及高贵向上的品格。这大概也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感动无数人、让众文人墨客为昭君着墨最多的原因之一。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是王昭君墓碑上的一首诗。诚如斯言,王昭君和亲匈奴,使得几代太平,若按功论定,确实可比卫青和霍去病了。一个人的生命,也只有与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紧密相联,才能突显其意义,彰显其价值。昭君出塞,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华夏大地上影响最深远、传播最广泛的故事之一。

□周步

新闻推荐

杨超越首部古装大女主剧上线引热议 《且听凤鸣》还在玩老梗

杨超越的凤舞扮相甜美《且听凤鸣》海报8月10日,网剧《且听凤鸣》上线。该剧是杨超越的首部古装大女主剧,开播前便备受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