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笑中带泪 “三十”绵里藏针 七个女人两台戏
《二十不惑》海报《三十而已》海报
这是人们谈及年龄时熟悉的想象与模板,但除了这些固定搭配,20岁与30岁的人生又是何种光亮,还有哪些色彩?处在二三十岁当口的女性,又如何与自我相处,怎样拥抱世界?
电视剧《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以年龄入题,用7位身份、性格各异的女性的故事,将年龄焦虑切开一个个侧面,把观众带入她们的际遇。于是,我们看到,20岁与30岁的她们同样承压、同样忧虑,单枪匹马与命运对饮之时,她们同样在游刃有余和左支右绌间不断切换。
1《二十不惑》:青春剧终于走出空中楼阁
“我们都是这个新世界的实习生,满怀期待地想要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温柔地说一句,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可这陌生的世界却告诫我们,初次见面,你在这里,微不足道。”《二十不惑》借这段独白道出剧集的旨归:即将步入成人社会之时,这群“too young too old”的毕业生登上前行的小船在激流中横冲直撞,带着稚嫩的勇气和天真的信念同世界碰撞出火花,有光芒也有阵痛,有甜美也有苦涩,这就是每个人必将经历或曾经体会的青春。
貌美高冷,希望毕业就结婚的梁爽;家境平平,为留在大城市不断奔波找实习的“社畜”姜小果;热爱游戏与漫画,被强势老妈规划人生的“二次元”宅女罗艳;“大码女孩”,梦想成为明星经纪人的追星少女段家宝。剧集提炼的四种人设,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代女大学生群像。
室友不和、欠钱不还、遭遇渣男、毕业去向、职场潜规则、网络暴力等一系列事件从点到面,构成这些大四女生在从校园到职场的快速裂变时期,可能经历的生活状态。
“爱钱有没有错?”“底线在哪里?”“颜值即正义?”“真相,越求越模糊?”每集的小标题都是一个“二十岁”抛出的困惑,却体现着超越具体年龄阶段、对具有共性的现实话题的探讨和思考。
这样的提炼、全景式呈现和精准把握现实痛点,让剧集离失真狗血更远,离真实日常更近。《二十不惑》近乎白描的手法摆脱了青春剧常用的怀旧叙事、爱情想象,如同导演黎志所言,以“更接近生活真实面貌”的视觉和戏剧风格呈现故事。
2《三十而已》:关注女性的“困”与“难”
一路升级打怪,好不容易走到30岁,“而立之年”的标签就能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吗?“中年困境”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而《三十而已》则关注处在“没有了20岁的洒脱肆意,没有过40岁的云淡风轻”的年龄段女性的“困”与“难”。
“全能太太”顾佳,努力、勤奋、敬业的“沪漂”王漫妮,从小被宠大的钟晓芹,3个女人在各自30岁的人生节点上,都经历着自己的困惑,也尝试走出舒适圈,追寻人生的多种可能。
尽管对女性议题的探讨总离不开婚姻生育、职场歧视、事业家庭三大板块,但《三十而已》尝试突破这些话题本身的复杂情节、家长里短和情感纠葛,以此为背景,让一个个不完美的人物轮番登场,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展现不同的一面。
3七个女人:收获勇气、坚定内心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对女性群像的塑造共同传递着这样的理念:年龄只是数字,而非红绿灯或指向标,没有一往无前和止步不前的区别,也没有向右安稳向左反叛的分野。
没有“金手指”,而有精气神;跌倒再爬起,从不曾放弃;有欲望艳羡,更有原则底线——在极具代入感的讲述中,剧中人的拼搏、努力、坚守、执著,也温暖着屏幕外的你我。
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阅历经验,20岁的女孩和30岁的女人各有困境难题,都需不断探索。作为话题剧,尽管两部剧仍不免存在为增强可看性刻意制造冲突、人物关系递进缺少层次等问题,但立足现实的勇气、直面问题的魄力都成为剧集直击人心的“定海神针”。
人生试水期与打破舒适圈时的慌乱不安和捉襟见肘是那般亲切,让不论性别与年龄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收获勇气、坚定内心,或许就是这7个女性故事的迷人之所在。(综合)
新闻推荐
原创陆一鸣新周刊顾佳的人设,被认为“既是独立女性,又是全职太太”。/电视剧《三十而已》事实上,如果有人就是热爱家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