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粤明:我用胶原蛋白置换了成熟
潘粤明饰沈林。
潘粵明
这个夏天,荧幕上的潘粤明有点忙。观众们刚从胡八一的角色走出来不久,又在魏书、莫衡的角色里重新遇到他。最近,谍战剧《局中人》正在热播,潘粤明再次从现代剧里“分身”,变成了铁面无私的特工沈林。
对于荧幕上的“丰收”,潘粤明只是觉得“运气好”。从过去影视剧里的翩翩少年,到现在的稳重中年,谈起这些年的变化,他说,“我用胶原蛋白置换了成熟,也挺好”。
1沈林是个“禁欲系”的人
《局中人》里,潘粤明和张一山饰演亲兄弟,哥哥沈林对弟弟沈放有着复杂的感情,面对甄别对象沈放,他要严格监视、时刻防范,但面对弟弟沈放,他又会偶尔流露出“家还是那个家”的柔情。
潘粤明说,他饰演的沈林是个尽忠职守的官员,对敌人非常冷酷,但是在那个年代不知道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的情况下看,他不可能很外露地去表达对家人朋友的感情,所以就是通过一些细节和行动去体现内在的关心。用时下的网络用语来形容,沈林就是一个“禁欲系”的人:“他什么都挺克制的。”
《局中人》的拍摄正值寒冷的冬天,江南一带的拍摄现场气温很低,往往棚内要比棚外冷个五六摄氏度,比如剧里正演着与父亲喝酒的场景,其实大家的桌子下面都放着“小太阳”。
而在剧里,潘粤明的角色不是审犯人就是怀疑犯人,还要参与父亲和兄弟之间的较量,嘴上还要相互斗法……他感叹其实“挺累的”,不过在导演刘誉看来,他的演绎“看似平静如水,实则爆发力强大”。2 最难不住我的就是坚持
前几天,潘粤明晒出了拍摄《局中人》时的书桌,拍摄期间,他画过一张又一张的小画,比如各种姿态的熊猫,漫画版的定妆照,他曾把这些作品放到微博上,和大家一起“逗闷子”。
除了演员,网络上的潘粤明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微博日更画手达人。每天,他都会更新微博分享动态,不仅自己画画,还抽空点赞粉丝们的“作业”。
受父亲常年写字、画水墨画的熏陶,潘粤明从小就开始画画,还通过画画拿奖,被保送到初中的学校,后来在北师大上制作课、视听语言课时,他觉得这些绘画的知识还挺有用,但一直没有再继续下去。
直到2015年底的一个契机下,他开始抄《心经》练书法,两年后的春节,他拍完《白夜追凶》回来没事儿干,想试着跟父亲画一样的画,后来因为拍摄现场不方便,又从水墨画改成了简笔画。
拍摄间隙的画画对潘粤明而言,是一种“休息”,比如正好有场戏不拍自己、或者正好背完台词想放空一下,就拿起来画两笔。最近父亲做了手术,他不想拍照片让大家担心,于是画了父亲打点滴的样子放在微博上,“让大家既得到家人还算平稳的信息,也感受到了我在分享生活,它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每天都要画画、发微博、点赞作业,会变成甜蜜的负担吗?潘粤明回答说:“我受父亲影响,就是坚持做一个事,最难不住我的就是坚持做一个事。我连吃饭都是,西红柿炒鸡蛋或者烧茄子,我一年吃200顿也都习惯了……我不怕坚持一个东西,长时间的这种最难不住我。如果说大家都很享受这种形式的交流,我觉得它就有意义、就去做。”3尽量不演重复的角色
这种不怕难的长期坚持,也让他的演艺事业等来了重新绽放的一刻。
从一帆风顺到跌落谷底,潘粤明的演艺经历可谓明暗交织,又经历了好几年的蛰伏期后,人到中年的他再通过《白夜追凶》重新翻红。
2020年,潘粤明参演的好几部影视剧接连上映。他说,饰演的角色都被看到,对演员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但高兴的同时也有点忐忑:“大家能够同时看演几部戏时,很容易被吐槽,或者说有的好看有的不好看,发现一些制作上或处理方式上马虎的地方,这个也好,因为暴露出来对自己以后再生产是有帮助的。”
经历了从胶片到数字,传统影视剧到网剧的这些年,潘粤明认为演员是在不断适应。
至于自己的变化,就是“年纪上去了,但是我用胶原蛋白置换了成熟,其实也挺好的。”
除了表演上的丰富,他理解的“成熟”也包括对角色的选择。他说,表演传统教育对自己最根深蒂固的影响就是尽量不重复地演同样的角色。现在,他可以比以前更冷静地去判断一个东西在市场、或者在不同的团队里呈现的结果,团队和剧本都很重要。
面对观众越来越期待的《鬼吹灯》系列,潘粤明直言会有压力,所以就必须让自己变轻松。他在每一幅画下面的称呼“PSS”,其实也来源于对自己的吐槽“胖死算”。
如今,潘粤明在为下一部《鬼吹灯》作品做准备,他的心愿是,“只要家人身体恢复得比较好,我就更能踏实地干这个活儿了,其他的别无所求,平平安安就挺好的。” 据中新网
新闻推荐
因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高考,是与以往不同的一次。这里的不同不仅体现在高考延期一个月,还体现在为期近百天的“线上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