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治:四般“闲事”说瓶花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由王凯、江疏影主演的古装剧《清平乐》,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剧中,古色古韵的生活场景呈现出宋代的生活方式,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这四般“闲事”,也为观众津津乐道。其中,瓶花不仅作为必不可少的室内装饰频频出镜,皇后曹丹姝也特别喜欢插花。
在千年前的宋代,瓶花真如剧中一般受追捧吗?5月8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传统插花研究学者、徐文治瓶花艺术中心创始人徐文治先生。
徐文治致力于传统生活美学研究,对文人茶事及瓶花艺术颇有心得。他告诉记者,瓶花的概念成熟于宋代,最早的史料就和剧中的仁宗皇帝有关。《辽史》记载,当时的画师耶律褭履善绘事,召拜同知南院宣徽事。“清宁间,复使宋。宋主赐宴,瓶花隔面,未得其真。陛辞,仅一视。及境,以像示饯者,骇其神妙。”
“这段记载侧重的是宋辽两国一次斗智斗勇的情报活动。其中,瓶花出现在国宴之中,并不显得突兀,可见此时瓶花已经开始在现实生活之中普及了。”徐文治介绍,宋徽宗特别喜爱插花,他绘有一幅《听琴图》,描绘的就是在松风竹韵和袅袅轻烟中,面对湖石上供呈的鼎插鲜花,抚琴启弦的画面。而据史料记载,此时在北宋汴梁城的酒肆茶馆也开始插四时花招揽顾客。
到南宋时,端午节“虽小家无花瓶者,用小坛也插一瓶花供养,盖乡土风俗如此”,瓶花已走入千家万户。
“现代人认为宋代插花是中国插花的黄金时代,会非常的雅致,事实并非如此。目前能看到的宋代与瓶花相关的图片、史料、诗词里,反映的都是满插的插法,无非放得规整一点而已。我们现在找不到史料来说明宋代人插花的具体讲求。”徐文治说,其实宋代的插花人考虑的问题非常现实,他们更关注怎样让花活下来,怎样让插花存活的时间更长。宋代对花卉的培植养护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知识分子开始理性地探讨、总结中国传统的花卉种植培育技术,并留下了很多资料,出现了《洛阳牡丹记》《芍药谱》《菊谱》《海棠谱》等多部关于植物谱录的图书。
此外,宋代还留下了大量的插花花器和相关史料。徐文治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他认为,从花器入手,可以更直接地体认宋代插花的现状,但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很不够。
瓶花理论发展到巅峰是在明朝。徐文治介绍,永乐年间南京人金润写出了第一本探讨插花技法和构型的理论著作《瓶花谱》,只是很可惜,近六百年来,很少有人看到这本书,所以金润在书中探讨的具体的插花规范不为后人所知。
徐文治近来有幸找到了这本世人皆认为已经散佚的著作。通过研究,他发现《瓶花三说》不是明代高濂所著,而是高濂在誊抄前人著作的基础上,又掺入个人主张的杂糅文本。此后,明代张谦德的《瓶花谱》和袁宏道的《瓶史》相继问世,终于完成了中国传统瓶花的理论体系架构。
徐文治认为,瓶花与传统诗歌、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瓶花的趣味,就是中国传统诗、画的趣味,瓶花是文人审美的延续。瓶花仅仅是文人生活中非常小的一个点,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切片,通过这个切片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文人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
新闻推荐
《清平乐》细数文豪 《海棠红》普及京剧 荧屏扛起传统文化大旗
《鬓边不是海棠红》剧照近期,从去年的《长安十二时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到最近的《鬓边不是海棠红》《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