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牌被“带货”,别被符号消费绑架了
原价数万元的名牌大衣,在这里只需一两千,甚至几百元即可入手。你以为捡了便宜,其实都是假货,超低价背后是公司化运作的造假售假团伙。记者从浙江嘉兴平湖市警方获悉,日前平湖警方破获1起跨省制售假冒知名品牌服饰案,并深挖出1条造假产业链。(4月26日澎湃新闻)
千姿百态的社会流动,让不同的人在市场中拥有不同的生存生态。在一个盛行“以貌取人”的时代里,一些人习惯从对方的衣着打扮来区别对待。为了避免被他人掌握真实的情况,为了避免被他人看穿,一些人深谙印象管理之道,通过对消费的符号属性进行利用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有钱者装穷也好,没钱者炫富也罢,通过与自己经济实力不匹配的消费行为,一些人变相地对抗“以貌取人”。
原价数万元的名牌大衣,入手却只需要少则几百元多则一两千元;很多时候,消费者并非不知道自己购买的是假货,而是心知肚明。既想享受符号消费带来的满足感和优越感,又不愿意为之付出太高的成本,购买“假名牌”成为一些消费者自欺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热播电视剧《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和《安家》中的“翟总”,都有购买“假名牌”的经历。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网红带货”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模式。“网红制售假名牌服装”并非个人的“小打小闹”,而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成熟的产业链;涉案金额之大,也是少见的。对于这种侵犯知识产权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失范行为,显然需要严惩。说到底,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容不得“网红”自弹自唱。
日常生活中,兜售“假名牌”的小广告屡见不鲜。有的微商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做的是“高仿”和“A货”,并将自己装扮成一副很懂你、体谅你的样子,潜台词就是“让你不花冤枉钱,买到靠谱假名牌”。面对制假售假行为,除了加大打击力度、提升违规成本以外,也需要消费者重塑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
与其将心思花在用假名牌欺骗别人和麻痹自己身上,还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改善自己的生存生态,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毕竟,通过假名牌服装来“装腔”虽然能够赢得一点面子,但“里子”如何早晚别人也能分辨得清楚。不让面子绑架自己,学会自我解压,学会和自我和解,显然更加重要。杨朝清
新闻推荐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日前,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