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编剧生态调查报告发布 编剧不一定是文科生 最在意“观众口碑”

大江晚报 2020-04-15 00:56 大字

国内青年编剧由哪些人构成?他们的从业状态如何?新冠肺炎疫情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影响?2019-2020中国青年编剧生态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青年编剧中近六成为单打独斗的独立编剧,超七成编剧年收入不足20万元,受疫情影响,近半编剧2020年收入恐将缩水。该报告由华语国际编剧节联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凡影·画外hoWide于2019年末共同发起。

编剧不一定是文科生

调研发现,超过八成的受访编剧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近半数为戏剧影视文学或其他相关专业。同时,还有不少诸如建筑学、医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背景的人走进这一行。编剧学科背景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多类型、多题材行业剧的开拓。仅就受访者的最高学历毕业院校来看,北京电影学院是编剧的最大输出地,其次是中央戏剧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

作为行业资历不深的青年编剧,有七成受访者都是经由老师或朋友介绍来获得项目机会。或许也是因为年轻,近六成的受访编剧还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没有加入经纪公司、制片公司或是编剧工作室。大多数人平均每年接一到两个剧本项目,且很难同时应付多个项目。

“被认可”是多数受访编剧心中“成功编剧”的衡量标准。同时也有不少受访编剧表示,“写出有价值、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才算是成功的编剧。“收入”在衡量标准中则被排在后位。

谈及自己作品最重要的价值时,超过半数的编剧把“观众口碑”“业内的肯定和荣誉”以及“自我艺术追求的实现”放在了前三位,“名利”反而不是他们特别在意的问题,这与他们在判断“成功编剧”时的选择非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投资方和项目方常常会对创作给出各类的意见,但他们的满意程度却是受访编剧们相对较少考虑的因素。

75%遭遇过被“骗稿”

和其他行业一样,新入行的年轻编剧收入并不太高。受访编剧上一年的税后年收入普遍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下,这个比例超过七成。超过七成的受访编剧表示,最近两年受到市场收缩、资本退潮的影响,项目数和收入都有所下降,尤其是独立编剧受到的冲击最大。

收入较高的多是入行多年的资深编剧。208位受访者中,上年度收入过百万的有11位,其中10位的从业年限超过7年,另一位也在编剧行业干了四年以上,这11位高收入编剧大多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或公司。

在法务方面,提到最多的是被“骗稿”(如剧本被采用但无署名,被盗用创意大纲或核心情节等)。受访青年编剧中有过这一经历的比例高达75%,且近半数是入行不到三年的新手编剧。而且大多数编剧表示很难维权,业内缺乏有效的保障手段和维权支持,一般只能“认倒霉”。

陈凯歌宁浩是最想合作导演

芦苇以20%的高票,当选为受访者们最喜爱的编剧。高满堂、刘和平等资深编剧同样排在前列。陈凯歌和宁浩以并列票数,被受访青年编剧们选为最想合作的导演。胡歌成为受访青年编剧们最想合作的演员。发挥稳定、佳作不断的黄渤、徐峥,以及凭借《少年的你》崭露头角的易烊千玺等演员也是大家的心头好。曾打造出《闯关东》《琅琊榜》《伪装者》等热播剧的侯鸿亮被近四分之一的受访编剧列为最想合作的制片人。

超过一半的受访青年编剧认为,中国影视产业最缺乏的专业支持是从业者培养机构,除了北电、中戏这类为数不多的专业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进修或学习渠道。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清平乐》展现“仁宗盛治”

□记者陈巨慧报道本报讯由朱朱编剧,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王凯、江疏影领衔主演,任敏、杨玏、边程、叶祖新、喻恩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