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还吹着风 想起你好温柔
师铤
碎碎念写了快三年,加上之前的小编看娱乐,断断续续,也写了十二年的专栏。
不是一个勤快的人,很多时候写作都只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
倒也因着这层关系,琐碎细密地,“被动”写出了很多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于理想、关于现实、关于过去、关于未来、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美食、关于事业、关于我、关于我的朋友张三……
有些是夜半时分坐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来;有些是坐在床头、坐在会议室、坐在办公室,一时灵感来了,顺手拿起一个本子,有时候没有本子,就是一两张纸,一笔一画地写出来;更有些是路口等红灯时,朋友聚会闲聊时,一时意识到这个可以写,就赶紧掏出手机,默默记下来……
一次一次地敲击,一次一次地记录,再看着他们变成一个一个的铅字,变成一块钱一块钱的稿费,这份成就,大抵就像我们报纸每年丰收时节,那些抱着农产品对着镜头傻乐的农民伯伯。
当然,作为一个虚荣的人,我最欣慰,甚至可以说最沾沾自喜的,并非钱财,而是那一声又一声的赞赏。
来自普通读者的赞誉和前辈同仁的肯定,是推动我前行的源源动力。
从前有同事老公喜欢我的文字,每周四做版时,她都会利用“职务之便”,从我们的采编平台把新鲜出炉还没来得及出版的文章发送给他。
听到这件事时,我那虚荣心啊,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遗憾的是,这两年随着风格的改变,他对我很失望。同事不好意思地传达了这层意思。我坐在电脑前,怅然若失,愧疚之心,让我久久不能再写出任何东西。
但是有些东西,我也无能为力。
写了这么多年,给予我最多灵感的,是金庸和曹雪芹。
每次灵感枯竭,不知道写什么时,就去我斥巨资打造的整面墙大的书架上,抽出一本金庸的书或者《红楼梦》,随手翻出一页,看一看,想一想,灵感就来了。
金庸去世时,负责签版的值班总编批评我没有及时跟进热点新闻。
是有过想法,但是,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很平静。没有一字一句的灵感。
大概是因为没有伤心。
大侠活了八九十岁,长寿。
生前功成名就。
他的文字,存活在世界角落几乎每一个华人心中,拥有这样的荣耀与成就,在他驾鹤西去之际,作为他的资深粉丝,我和很多人一样,除了一句走好,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反倒是那些几乎没有看过他一本原著,买过他一本原版书的闲杂人等,嘈杂起哄地假纪念,让人看了,只觉可笑。
可是,一年过去了,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我忽然伤感了起来。很多琐碎的细节,在这一个下班回家途中,不断地涌现在眼前。
想起大一时,学校来了一个盗版书商,每天晚饭时分,他都会在食堂附近摆一个乒乓球案子那么大的摊,售卖三块钱一本的盗版三联版金庸作品集。
书有九成新,制作算过得去。老板当它们是土豆红薯一样,混成一团扔在一张红白蓝塑胶布上。
每次从那里路过,都会看见一大堆人跪在地上翻翻捡捡,努力拼凑出一套完整的书。
那个时候,我手头只有一套射雕。
这是一套有故事的书。
高考前,爸爸同我讲,考上一本,送你一套金庸。
收到西北大学通知书后,我逼着他带我去钟楼书店买书。结账时,当得知一套书居然要八百八,一个月工资也就一千出头的他,愣了一下。
但是他迅速调整表情,一边掏钱包,一边漫不经心地对我说:“这么多,你最喜欢哪一套啊?”
“《射雕英雄传》!”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迅速从一堆书中挑出了这套,转头对收银员说:“就买这套。”
“不是说买一套吗?”我疑惑地问。
“这不是一套吗?”
中文系出身的他,就这么一波娴熟老辣的文字操作,欺骗了尚未进入中文系的我。
大概也是从那之后,我养成了说话谨慎不留把柄并且擅长抓人把柄的习惯,这大概也为后来进入辩论队和从事专业文字编辑,打下了基础。
话扯远了,回到三块钱一本的盗版金庸。
那会儿同学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四百,八百多块钱的正版书,对几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
所以,尽管知道买盗版书不好,我还是咬咬牙,凑齐了最爱的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鹿鼎记》。
大学四年,这些书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偶尔深夜时分,会想起小学五年级时,每天在被窝打手电偷看我的第一套金庸《倚天屠龙记》的时光。
毕业时,算来有工作有收入可以买正版书了,我在毕业生跳蚤市场上以十块钱一套的价格,把它们卖给了一位农民工大叔。
文学之美,大侠之好,就这样从一个中文系女生手里,传递到了一位农民工手上。
所谓薪火相承,大抵如此。
爱大侠什么呢?
在大侠笔下,有世间最大又最小的侠骨柔情,这里有深沉不语的父子情,有肝胆相照的兄弟情,有缱绻缠绵的男女情,有忠孝仁爱的同门义,每每读来,常令人百感交集。
会记得韦小宝在通吃岛听到风声中传来的极大呼声:“小桂子,小桂子,你在哪里?小玄子记挂着你哪!”
会记得大战将至,万籁俱寂中,令狐冲忽然想起小师妹,想不知道此刻她在做什么……
会记得射雕最后淡淡一笔,写华筝远走西域,投奔兄长拖雷,终身未嫁……
会记得少室山上,乔峰豪气万丈地说出了:“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
会记得杨过在华山对一众人等说:“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会记得旧版倚天最后,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这些琐碎,都是金庸带给我的温柔。
正是这一点一点的温柔,于无数个日日夜夜,照亮了我贫瘠的生活。
新闻推荐
《长安十二时辰》海报《三生三世枕上书》海报《有翡》剧照《恋恋江湖》剧照《大明风华》海报《山海经之上古密约》剧照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