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电视剧《河山》演绎卫国战争群英谱 小人物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由王新军执导,秦海璐监制,苗萌担任总制片人,王新军、秦海璐、韩立、王文绮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河山》,于11月6日晚在北京卫视开播。作为一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精品抗战题材剧集,该剧以史为据,通过一群极具代表性的小人物在大时代下守护大好河山的峥嵘过往,彰显抗战英雄身上的家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激励当下的中国观众不忘初心,在守护、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征程中奋力前行。
一群人的年代群像
《河山》讲述了抗战期间,卫大河(王新军饰)在地下工作者姜雅真(秦海璐饰)等人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与八路军团长高晓山(韩立饰)、父亲卫锡铬(李雪健饰)等军民齐心奋战,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在实力阵容的诠释之下,《河山》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长传奇,而是一群人的年代群像,因多元而真实,又因真实而感人。不论是忠肝义胆、在一次次战斗中誓死卫国的卫大河,还是沉着坚定、在隐蔽战线上奋战不止的姜雅真,抑或是舍小家为国家、为支援抗战奉献一切的卫锡铬,都在共同传承那份中国人独有的、历久弥新的民族之魂。
诠释中华民族复兴之道
中华民族历尽沧桑,最终得以走出苦难、走向复兴,其背后的精神力量到底在哪里?《河山》由表及里,见微知著,用一个个平凡中国人舍生取义的壮烈选择,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从卫大河在抗战中的成长蜕变,以及以大柳镇父老为代表的关中百姓为抗战倾尽所有的经历可以看出,中国人身上固有一份对家国故土的热爱、一股对正义的执着。在战争年代,这样的力量会化作面对侵略时决不屈服的勇气;而在和平年代,这样的力量又会化作拼搏奋斗、建设祖国的强大动力,这是《河山》所诠释的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所在。
锻造精良品质
在制作层面,《河山》力求还原抗战时期的真实场面,不论是战地风云还是社会图景,都尽可能做到贴近历史。在6个多月的拍摄中,剧组跋涉近4000公里,走遍了山西14个县市区取景,动用群众演员近4万人,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只为讲好这一众英雄的家国之“事”,努力打造一部精良的品质剧集。
和以往的抗战题材剧相比,《河山》更加强调在真实的基础上,挖掘抗战题材本身的戏剧性和感染力。为了实现这一点,制作团队从细节上进行严格把控。大到地形的还原、城池的构筑,小到一条战壕、一次冲锋,都邀请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实现,以期体现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全新品质。对于这一点,一个故事令该剧主创至今印象深刻:有一次,导演提出希望在两座山丘之间增加一条道路,剧组的大型挖掘机连夜开工,在第二天清早即告“竣工”。剧组人员来到片场后,在惊讶于制作团队的高效率之余,也不禁戏言:“挖掘机是《河山》剧组最重要的拍摄设备。”
新闻推荐
正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播出的现实题材献礼剧《奔腾年代》,第一次聚焦国产电力机车的发展史。主题虽然宏大,而故事的讲述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