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剧《国家孩子》今起央视一套上午剧场二轮播出 导演巴特尔:推崇人性中的光辉一面
电视剧《国家孩子》剧照□ 本报记者 陈巨慧
由巴特尔执导,傅程鹏、杨舒、徐洪浩和王梓桐领衔主演,熊睿玲、卢勇、霍尔查、赵思源和刘小锋联合主演的年代剧《国家孩子》,自在央视八套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观众好评不断。10月15日晚,这部剧在央视八套圆满收官,并定于10月18日起在央视一套上午剧场进行二轮播放。
“命运”“人性”是要表现的俩要素
1960年,因为自然灾害的缘故,有3000名南方孤儿被送到内蒙古草原,被大爱无疆的蒙古族养父母收养。哥哥朝鲁、妹妹通嘎拉嘎,还有和他们兄妹年龄相仿的毕若水和阿腾花,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豪爽,有的精明,有的温和,他们被不同的家庭收养后,有了不同的人生命运,30多年的人生经历,他们有的变成富裕的商人,有的成为心系草原的政府官员,有的宅心仁厚行医救人,有的却经历了从铁饭碗到下岗再就业的坎坷,但是他们都在草原上扎下了根,无愧于养父母的养育,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导演巴特尔阐述,“命运”和“人性”是这部剧要表现的两个要素。不过分地渲染欢乐,不刻意地表现苦难,力求平实、客观并真诚地对待生活,这是这部剧的艺术观。
“很多命运的改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年遗弃孩子的父母们为生活所迫,灾害所致,无奈出此下策。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的行为归于无情,当一个孩子养不活时,与其让他们饿着,还不如寄托于他人或者国家收养,我认为这既是命运使然,也是一种人性。当年这些‘弃儿’中间,有一些孩子根本无法确认他们是否是‘孤儿’,也无法辨别他们的籍贯及出生地,甚至是姓名。他(她)们在这次国家行为中,成为了国家孩子,此刻开始的命运不被自己掌控。那场灾难改变了他们的一切,他们被陌生人领养,改变籍贯与姓名,需要试着接受在陌生的环境下生存,并在新的养父养母的生存意识下成长。”巴特尔说,“这个剧体现着人性的要素,善意、宽容、忍耐、狭隘、自私等所有人性中所具有的都一一在我们的人物中体现,这个剧没有所谓的好人、坏人和英雄,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是我们要推崇的,我们弘扬的是它的正能量。”
努力用现实主义手法呈现故事
《国家孩子》以倒叙形式来承载整个50多年的历史故事,通过这群国家孩子来到内蒙古,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生存意识,展现他们的成长、友情、亲情和爱情,由此带出这段时期内蒙古发展的历史。全剧开始是从现实时空的2013年,一群年近半百的“国家孩子”回南方寻找亲生父母的旅途中开始的,一列现代火车从草原驶来,引出上世纪60年代的老火车朝草原驶去时5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直至28集后,故事接续到全剧开始的现实时空。让人观众感觉到它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用现代的眼光和意识来关照那段历史。
巴特尔表示,“大气、厚重、细腻、浪漫、流畅”是这部剧的艺术基调,拍摄时,努力追求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呈现这段故事。这个剧还特别强调质感,涵盖时代质感、人物质感、服装质感、造型质感、环境质感、道具质感、表演质感、语言质感、画面质感、镜头质感、声音质感,包括音乐质感。浓浓的内蒙古元素则充实在各类质感当中。
剧中,傅程鹏、杨舒、徐洪浩、王梓桐作为主演,在剧中饰演的人物年代跨度极大,十分考验四位演员的演技,但他们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对此,巴特尔说,他对表演的理解和要求是:自然、准确、鲜活、精彩。“其实表演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学问,要真听、真看、真感受。我更看重无言的表演,许多演员说词的时候还看得过去,一旦说完一段台词就没戏了,就处于茫然和空洞状态,等待着自己的下段台词,这种表演明显是没有真正进入人物和特定环境。我们这个剧中有许多台词,按照蒙古族的习惯,有些散文或者诗意的台词,这个时候更要生活化处理,不然很容易成为诗朗诵。”
新闻推荐
“大水天来,一泻万里。浪似山高,势如卷席。”古往今来,歌颂长江的名篇佳作总是层出不穷。继《话说长江》、《再说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