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纪时的

济南时报 2019-07-18 13:52 大字

□新时报记者 徐敏

近期,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大火,一天十二时辰的背景海报中,转动的时针提醒着观众时间的紧迫。从先秦时期人们萌生了按照月份和一天纪时的观念后,到唐朝时,已经实行一天十二时辰的纪时方式,纪时方式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发展流变。北京大学张衍田教授作《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稽考梳理中国古代纪时,从中可以一窥古人纪时的方式和智慧。

现在人们经常说的“天干地支”,是祖先很早就创制的两种表示记数次第的符号。干即天干,共十个,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记载,人们使用十干与十二支相配的纪日方法,从“甲、子”开始,干支依次两两相配,直到癸亥,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甲骨文中记载占卜日期,全部使用干支纪日。用干支纪日,一日一个干支名号,六十日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可以推想,从殷代开始,干支纪日应该在不间断地连续使用。不过,出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据张衍田教授考证,准确而又连续的干支纪日可以推算到春秋时期。《春秋》记载,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发生日食:“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由延续至今的干支纪日向上逆推,这次日食发生的时间确实是在鲁隐公三年殷历的二月己巳日,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所以结论是,今天可以推算出的准确又连续的干支纪日,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然而,干支纪日还是有一个明显的局限性,就是不能使人一看便知某干支日是某月的第几日。所以人们又开始使用数字纪日的方法,汉代时经常出现二者配合使用的情况。《史记·三王世家》中记载:“太常臣充言:卜入四月二十八日乙巳,可立诸侯王。”很长时间内,干支纪日和数字纪日两种纪日方式并行,而史家写史,却始终坚持干支纪日。直至清朝灭亡,干支纪日才正式废止。

在今人看来,干支纪日的方式仍然稍显复杂,但是某些节日及特定的日期仍然需要干支进行推算。书中举例说,三伏天的开始日期就是由纪日干支决定的,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伏,第四个庚日如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如果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在立秋前,则中伏就不是十天而是二十天,2019年夏天就是如此。

张衍田教授考证,人们对“日”的概念要早于对“时”的概念。所以,有了“日”的概念之后,随着生活与生产活动的需要,又逐渐将“日”分为若干个时段。将昼分为若干个时段,主要根据对太阳出没运行的观察,同时辅以人们长期形成的生活规律;将夜分为若干时段,主要根据对星象的观测,同时辅以物候。据史料显示,先秦时期人们曾经试用过一日四时制、一日十时制、一日十六时制,长期使用的时辰计时制还是一日十二时辰制。

一日分为十二时辰,并用十二支表示,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始于汉代,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四:“一日十二时始于汉。”有人提出始于西周,薄树人主编的《中国天文学史》:“在西周时代就应该有一天分十二时辰的制度。”张衍田教授考证,这种说法在先秦的文献中找不到相关记载,文献中最早提到一日分为十二时,见于东汉初年王充的《论衡》。《论衡·谰时》:“一日之中分为十二时:平旦,寅;日出,卯也。”不过,这种纪时法并不是始于汉代,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乙种《日书》中,记有与十二支相配的十二时辰名称,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记载。张衍田认为,秦简的记载可以说明,这种纪时制度在秦代已经流行,但秦朝是一个仅存14年的短命王朝,所以这种纪时制度产生的时间应在秦代之前,最迟也在战国时期。

自此以后,人们最普遍使用的纪时方式就是一日十二时辰制,时辰的名称依次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肘、日入、黄昏、人定,分别对应着十二支。这十二时辰

中,以日出与日入为分界,因为这两个时辰时大多数时候天色还较亮,所以这两个时辰纳入昼。其余五个时辰则为夜,称为五夜,也叫五更、五鼓。

如今我们有更简便的纪时方式,不过仍然继承了古人纪时方式的精髓。现在看起来复杂的干支纪日,正是老祖宗在纪时问题上智慧的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