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式啃老”的定义权在父母
□宋鹏伟
“陪伴式啃老”指子女表面上看是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陪伴式啃老”的人常把其行为美化成“常回家看看”,因此感到心安理得。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3%受访者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现象,63.4%的受访者认为以陪伴为借口依赖老人生活是不孝。
“陪伴式啃老”,最典型的莫过于热播剧《都挺好》中的苏明成了。不知有多少人是带着对这个角色的恨来面对调查的,但起码有一点可以确定——由于缺乏科学的样本设定,结果可能并不公允。
作为被啃老的一方,难道不该问问他们的意见吗?在这项调查中,受访者中年龄最大的群体不过是60后,占比仅有4.4%;80后的占比更是超过了50%,这无疑是问错了对象。毕竟,受访者中年龄最大的也不足60岁,更有超过八成的人由于年龄根本没机会被啃老,有些孩子甚至还没有啃老的资格。因此,这不应当是针对“陪伴式啃老”的综合调查,而更像是一项“你是否啃老”或“你怎样看待年轻人啃老”的调查。
这就犯了主题先行的错误——先确定一个靶子,然后让大家来批判。其实,要做这样的调查,首先应当明确定义——何谓“陪伴式啃老”?如果符合在老人身边生活并花老人钱这两个“条件”,就属于“陪伴式啃老”,可能并不科学。首先,相当数量的80后和90后都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在成年后、结婚前的阶段,很多人都选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非要把吃穿用度和父母进行核算,并不符合国情和传统。其次,子女年轻时花了父母的钱,在父母年老后护理照料,不仅有先后顺序,更是家人之间相互帮扶的一种形式,很难说谁占了谁便宜。最后,啃老是带有贬义的说法,一定有一方不愿意被啃,才能够成立。如果父母甘愿付出,甚至不让付出还不高兴,这也不宜被称为啃老行为。
从反对者的角度来看,其实绝大多数子女都涉嫌啃老。譬如,买房时父母资助的金钱,父母看护和接送自己孩子的劳动,甚至包括父母去世后留下的房产,有几个子女没有心安理得地接受?独生子女家庭的财富流动,本来就不可能分得那么清楚。区别是否啃老,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老人是否自愿,有无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二是是否侵害了其他子女的权益,造成了明显不公。除此之外,被定义为啃老都是不妥的。至于陪伴,本就是子女尽孝的一种方式,与啃老与否并无关系,就像“礼貌性受贿”“关怀式造谣”,生造这些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
新闻推荐
《如果可以这样爱》《封神演义》4月初,被电视剧《都挺好》带动的热议尚有余温,刚刚结束的电视行业春季交易会形势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