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不能让“弱者身份”成为违法违规的通行证
近年来,多起网上公共事件背后都有“谁弱谁有理”的探讨、争论与无奈。“弱者”手持身份当武器,不仅刺破所谓“强者”的合法权利,更刺破了社会的公序良俗。
客观地说,“谁弱谁有理”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从《水浒传》中记载的古代版碰瓷事件“杨志卖刀”的牛二,到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的母亲,都可以看到以弱者身份掩护的霸道行为。
“谁弱谁有理”有着根深蒂固的道德土壤与现实土壤。自古以来,扶贫济困是人类社会的道义,也是延续群体生存、减缓压力的必要手段,因而无论国内外对锄强扶弱的侠客都推崇备至。然而,这也凸显了社会对弱者救济渠道的匮乏。
与此同时,我国当下一些有法不依、有规不执的情况,以及大量的模糊地带、灰色地带,为“谁弱谁有理”提供了广阔舞台。一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对资源进行分配必然要有一定的规矩,“明规则”不好使的时候,“潜规则”必然盛行。“强者”的“潜规则”是调动现有资源去争夺资源,“弱者”则是寻求道德批判。
更严重的是,近年来无论“强者”“弱者”,遇到矛盾时第一反应是“扮弱者”“求同情”。这招深谙现代传播之道,往往十分管用。新媒体时代大都是碎片化传播,10秒的视频是讲不清道理的,而网民亟须一个判断依据,那就得看谁会演,谁更能博人同情了。
而在现实中,管理者的一些惯性思维也让“弱者”的收益明显。管理者作为裁定人,本该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矛盾。但一些人热衷“维稳思维”,遇事不甚关心是与非,而是看怎么处理能把矛盾压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弱者”更愿意耗时间跟管理者纠缠。为了躲麻烦,管理者也会劝“强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认倒霉算了。经年累月下来,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无视公平、只博同情的游戏规则成为“习惯”。
社会的正常发展,需要的不是谁弱谁有理,而是规则、公平和正义。社会管理者要及时完善法规细则,凡事有法可依,让每个人遇事用法来说事。执法时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被道德所绑架。
在道德领域,在社会利益多元、价值取向多样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亟须建立一套价值体系来规范,比如对弱者的帮助是一种道德,但这种道德不应妨碍公平、不能违反规则。
(原题为《不能让“弱身份”成为违法违规的通行证》)
新闻推荐
《双世宠妃》可以算得上是网剧中的一匹黑马,目前第二部正在热播当中,但很多观众都表示一周四集的更新完全看不够,据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