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金庸留给我们的人生秘籍

半岛都市报 2018-10-31 05:49 大字

个人认识不是乔峰也不是韦小宝

众星悼念

一个作家、报人,无论他有多大的雄心壮志,或者他有多少的梦想,最终生命也要告别。傅国涌说,其实金庸他从来对生死都有很深的认识,“1979年,当他的亲爱的儿子念书自杀时,金庸就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他可以完全把握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金庸的作品就已拍成影视剧,还被改编成了武侠话剧。傅国涌透露,“有一次在舞台上演一个话剧,当观众知道金庸也在现场,热烈鼓掌长达一分钟之久。他自己说,我开心得好像飘在云雾里”。这是金庸真实的一面,在傅国涌看来,金庸的人生中有无数的缺陷和遗憾,也有许多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他同样有非常诚恳真实的一面。“有人说他是韦小宝,不是乔峰、令狐冲,他说:我肯定不是乔峰,也不是陈家洛,更不是韦小宝”。在傅国涌看来,活生生的金庸,要比郭靖、令狐聪多了一份狡黠,“但他也不是完全的韦小宝,他身上真的有许多的复杂性”。

金庸常说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创造的江湖世界也是风云跌宕是是非非如同现实世界一样变幻莫测。傅国涌评价,“有人说他的小说除了《天龙八部》和《鹿鼎记》,都会给人‘回首当时已惘然”的感觉’。在荣华富贵、掌声和鲜花在后面,作为一个个体生命,金庸也有他的孤寂和落寞,有他的惘然和茫然。“金庸说,我觉得人生永远美满似乎都不太可能,就算最后圆满,茫然的感觉也在所难免,一切目的都达到了,还是很空虚的。”

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去世,享年94岁。

在消息传出后,与金庸有过合作的艺人纷纷表示悼念。曾拍摄多部金庸武侠作品电视剧的导演张纪中在微博上发出自己和金庸的合影,配文:“先生不会走远,武侠永存世间!痛不能当!”一表悲痛之情。

第一位发声的“小龙女”是李若彤,她感恩这个角色给了她一切一切,听到消息李若彤感到茫然,但她感谢金庸创造了小龙女这个角色,而她则有幸扮演了这个传奇人物。最后,李若彤写道:“查大侠,一路好走!”

曾经饰演过小龙女的陈妍希在微博上发文称:“我最爱的作者金庸老师,谢谢您的书陪伴着我在高中大学无数个白天夜晚,教导我侠义精神。有幸演出您书中的角色,找到人生的挚爱,走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也感恩有这缘分。虽然未曾有幸与您见面,但您始终在我心中。一路走好。”

曾出演过《神雕侠侣》和《鹿鼎记》两部金庸作品的黄晓明说:“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小时候我的武侠世界就是金庸先生创造的世界,我读过的第一本武侠小说、看过的第一部武侠电视剧都是金庸先生的作品。主人公们武功高强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准则,他们执着、善良,还有那种无法打败的精神。这些都对我们人生观,我的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金庸先生去了天堂,但他的侠客精神将永存人间。”

金庸小传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查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据统计,史上查氏家族金榜题名中进士者有20人。到了金庸这一辈同样名人辈出——金庸的表兄是徐志摩,同族兄弟有穆丹(查良铮),姑父是蒋百里,表姐夫是钱学森,表外甥女是琼瑶。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同年开始在自己的报纸上连载《神雕侠侣》。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其中14部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半岛记者王学义

这些年,因为一直“被去世”,金庸先生曾笑称,“我都死了二十多回”。这一次,他真的走了,在这个层林尽染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在黄河北岸的一个乡村院落,我家那台泰山牌的黑白电视机上,正播放黄日华、翁美玲主演的《射雕英雄传》。数十位邻居挤在一起,凳子不够,就坐在玉米堆上看。

上世纪90年代初,正上小学的我,拿到了一本没有封皮的连环画《碧血剑》,一口气读完,又赶紧传给了同学。

1993年,我读初二,在那所乡村中学门口的书摊上,摆着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作者里有金庸,也有全庸、金康、金庸新等。那时,我已能熟练背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自然可以分辨出何为正宗,何为“山寨”。还记得读的第一本金庸小说是《神雕侠侣》,记住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然后,又陆续读完了他的其他小说。金庸小说语言之优美、视野之开阔、境界之宏大、思想之深邃,如今已无需赘言,当年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至今,我仍然认为金庸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仍觉受益无穷——不过,坦白说,那时正值青春期叛逆的我,也曾被书中内容所困扰,尤其是受《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中江湖侠客的影响,成绩大幅下滑,所幸后来及时反省,才未“一读金庸误升学”。

当然,在金庸全球亿万读者之中,我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

前后六十多年、横跨两个世纪直至今天,在中国乃至全球华人圈,无数人是读金庸武侠小说、看金庸影视剧长大的。谈起金庸,不仅是高山仰止,更有无数的成长记忆、欢笑泪水以及文学启蒙,等等。金庸作品以及他的“侠文化”早已成为华人重要的精神烙印之一。

这两年,读金庸小说的年轻人少了一些。很多人知道金庸,主要通过看电视剧、玩游戏,至于阅读,他们似乎更喜欢架空历史的网文、仙侠题材等,以至于某些靠套路写作,炮制粗制滥造“小白文”者也被追捧为“大神”,频频进入作家富豪榜。但反观金庸,他每一部作品都推陈出新、高峰迭起,而且作品数十年间屹立不倒,倪匡称他是“千古以来以文致富的第一人”。两相对照就会发现,当下某些“大神”的头脑里,其实只有“投机”二字。对于这样的“大神”和“小白文”,为什么还要捧?对此需要反思。

最近,又一版本的《神雕侠侣》正在拍摄。金庸小说被翻拍过多少次,我已经记不清。这当然是作品经典的一种体现,但也折射出近年来同类型题材创作的枯萎。如今金庸已然仙逝,今人何时才能写出与其相匹敌的佳作?在这个紧盯大IP,着眼流量,注重眼前效益的当下,这显然是一个问题。

我曾在一位采访对象家中,见过金庸为他题的四个大字:“游戏人间。”用笔恣意,剑拔弩张,十分有趣。金庸在被问及“人生应如何度过”时,也答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他的人生态度是郑重而又洒脱的。就像年过八旬,他仍要开始学考古学,还要到剑桥做学生。这样一种安心求知的态度,令人折服,给人启发。在处处浮躁、人人焦虑的今天,这种人生态度也是一部值得修炼的武功秘籍。

新闻推荐

将夜什么时候播出 将夜电视剧播出时间

据悉电视剧《将夜》将于10月31日在腾讯视频播出,定档的消息发布之后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该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由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