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而创作的情怀历久弥新 ——长影老艺术家“回家”侧记
□新华社记者 赵丹丹 刘硕
“悠悠六十载岁月如白驹过隙,我们回来了,回到了仍旧充满激情的长影,我们的家。”9月2日晚,九十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田华在长影音乐厅的舞台上深情地说出这番话,眼里泛着泪花。
这一天,赶回长春参加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部分长影老艺术家,专程来到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老厂区改建的长影旧址博物馆。“回家”的老艺术家们追忆往昔之余,也向后辈创作者和广大观众传递着他们心中为人民而创作的不变情怀。
“没有人民,我们寸步难行”
1950年,电影《白毛女》在长春诞生。片中田华饰演的喜儿成为银幕上的经典形象。回到长影,拿起68年前的电影道具,田华感觉好像回到了自己22岁的时候。
当年,正值青春岁月的田华用心用情为观众呈现出白毛女的悲惨命运。如今,已经满头白发的田华对那段岁月记忆犹新。“拍《白毛女》的时候,都是在棚里拍的景,棚里暖气都停了,然后把雪搬进来,冷得啊,拍完了他们就给我买二锅头,给我擦,真苦啊,可是也真让人怀念啊。”田华回忆道。
长影集团把一张拍摄《白毛女》时的工作照作为礼物送给了田华。这张照片定格了当年电影主创赴河北省平山县拍摄外景时的瞬间。回忆起当地群众对影片拍摄的支持,田华感慨道:“我要感谢当地人民对电影事业的支持。没有人民,我们寸步难行。”
田华说:“《白毛女》让我走上了电影之路,我为人民贡献了一辈子,我还要贡献我的余生,还能走得动的时候要为人民多做些事情。”
“我是一个文艺战士,就要永远地为人民服务”
54年前,刚刚迈出校门的李前宽走进长影大院,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我在电影前辈们的影响、培养、教育下,感悟到一个电影人如果要梦想成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必须要有巨大的付出。”李前宽说。经过不懈努力,李前宽成为著名导演,与妻子肖桂云联合执导的《开国大典》《佩剑将军》等作品成为银幕经典。
李前宽“回家”的这一天,长影正式对外发布,正在制作电影《开国大典》的4K修复版本,将让这部经典之作以更好的状态重新走进院线。李前宽说,电影人就是要让作品说话,体现对人民对国家的大爱情怀。“我看到了长影对党的电影事业的忠诚,作为长影人,我很骄傲很光荣。”他说。
曾主演《达吉和她的父亲》等影片的表演艺术家陈学洁回到长影后,提到最多的词就是“感谢”,感谢当年的导演,感谢摄影师和所有幕后同志们的奉献。
陈学洁说:“我是一个文艺战士,就要永远为人民服务!”
长影的精神血脉生生不息
“我拍了一些电影,也为厂里赢得了一些荣誉,每当想起就很激动。”因电影《十六号病房》《烛光里的微笑》等作品被观众熟知的表演艺术家宋晓英说,长影人拼搏进取的精神历久弥新,这种血脉关系,无论走多远,谁都不能把它割断。
导演朱德承对这种血脉传承感受尤为明显。当年,在常彦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下,朱德承不仅出演了《金光大道》《保密局的枪声》等作品,后来还自己担任导演拍摄了影片《黑花杀手》。回到长影,朱德承再次见到了年事已高的常彦等艺术家,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近几年,长影陆续拍摄了《老阿姨》《守边人》等影片,取得良好反响,长影的精神血脉也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电影工作者身上传承着。电影《守边人》主演、青年演员刘园媛说,从影片拍摄到后勤保障,每个环节都让她明显感受到长影艺术家们的认真精神,这让她深受感染。“我必须好好演每一场戏,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回馈所有观众。”
“父辈们都已老去,我们都已长大,有责任让长影的血脉在自己的身上继续流淌。”长影编剧王霆钧的女儿、青年编剧王乙涵说。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田华演的白毛女。资料图片9月2日,田华(右)出席第十四届长春电影节开幕式。娱乐头条新华社记者赵丹丹刘硕“悠悠六十载岁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