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永嘉新村这条弄堂的前世今生
永嘉新村(永嘉路580弄)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简称“衡复风貌区”)。衡复风貌区是中心城区优秀历史建筑较为集中的区域,区域内西班牙、法式、英式风格的建筑不胜枚举。
永嘉新村所在的永嘉路修建于1920年,初名为西爱咸斯路,1943年更名为永嘉路。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掩映各式花园洋房、石库门里弄、现代风格的老公寓、新式里弄洋房。它们静静诉说着永嘉路上数不尽的人文历史。
永嘉新村正门(位于永嘉路580弄)
永嘉新村周边的名人
这条长不过两千多米的道路可谓“一步一景,十步一史”,密密分布着法国建筑大师赉安旧居(永嘉路588号),民国女画家唐蕴玉旧居(永嘉路600号),戏剧家田汉寓所(永嘉路371-381号),翻译家罗玉君旧居(永嘉路555号),红色资本家荣智勋旧居(永嘉路389号),孔祥熙旧居(永嘉路383号)等等。
永嘉路上的孔祥熙旧居后为上海电影译制厂,《追捕》、《悲惨世界》、《简爱》、《生死恋》等经典译制片都出于此。
毗邻永嘉新村的有位于衡山路9弄4号的林巧稚旧居(林巧稚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医学家),还有位于东平路9号的“爱庐”(蒋介石和宋美龄曾居住于此)。居民梁建华记得,当年父亲从银行下班回家,时不时会因为隔壁的“蒋公馆”封路,不得不绕道而行。
永嘉新村概况
永嘉新村共23幢房屋,总建筑面积为19,402平方米,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是上海市公寓式花园里弄的代表。
永嘉新村的老地图
建于1947年的永嘉新村曾是交通银行的职工宿舍。“当年,抗战胜利后,一批抗战时撤退在重庆的交通银行职员到了上海。他们好多是“无房户”,银行就给这些职员盖了房子。”第一批入住永嘉新村的居民李伯伯如是说。
据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出版的《上海公寓建筑图集》中记载,永嘉新村:“总平面为里弄式,单体平面分“甲”、“乙”、“丙”三种类型。除“甲”型为三层外,其余均为二层建筑。
“甲”型为蝴蝶式拼接单元,共四排,每层有四个二室户。
“乙”型为四开间拼接单元,共十排,每层有四个二室户。
“丙”型为六开间拼接单元,共六排,每层有二个三室户。
此外,另有三个拐角单元的组合体。“乙”型和“丙”型的居室全部朝南,室内穿堂风良好。居室大小在16.00-18.00平方米之间,用料标准中等,比较经济适用。坊内绿化和道路,均较完整。”
“拐角处的组合体”之一
《上海公寓建筑图集》中的所记载的“甲、乙、丙”型公寓,在永嘉新村的老居民的口述中则是“A字房”、“B字房”、“C字房”。只不过,顺序正好倒了过来,“甲”型公寓对应的是“C字房”,“丙”型公寓则是“A字房”。老居民所依据的是房屋建造落成的顺序。居民曹校长说:“1947年我们入住永嘉新村的时候,A字B字巳经造好了,C字房还在造。”
居民所说的“A字房”、“B字房”和“C字房”
《上海公寓建筑图集》以“c字房”为始,将其标为“甲型”,则是因为“c字房”建成后,整个弄堂从“C字房”开始,重新编号排序。居民梁工补充“C字房”由交通银行“沪行”兴建,而“A字”、“B字房则由交通银行“总行”兴建。当时“总行”、“沪行”之间颇有些分别,因此,就连房屋的朝向都不一样。
“A字”、“B字”房朝南,正门开在永嘉路上。而“C字房”的正门开向衡山路。
A字房
有关居民的居住情况,据不少老居民都回忆,当时“A字房”三间,“B字房”两间,“C字房”可以有四间(由两套两室户组成),房子的分配比照银行的职务级别。当然,这样的分配并不代表永嘉新村现在的居民构成。在五六十年代较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不少居民将房子让出,或以大换小,“降级”居住。
近十几年来,房子的外租或出售亦不少见。现在的永嘉新村不仅住着不同职业背景的居民,甚至有二十多户外籍居民。
从建筑风格上看,“C字房”为水泥拉毛墙面四坡红瓦屋面,“A字房”、“B字房”为双坡青瓦屋面,山墙花、入口雨棚略具西班牙式。据老居民们的回忆以前窗子外面还有漂亮的铁艺,后来,在全国“大炼钢铁”的时候被“就地取材”了。
“C字房”中箱子间、壁橱、保姆房一应俱全,厨房间还有烧热水的大锅炉,用抽水马桶和煤气。“A字房”和“B字房”底楼有小花园,主人套房外建有保姆房,保姆房也有专门的厕所。公寓构造及装饰,体现了当时上海以银行职员为代表的中等家庭较为优渥的生活。
家园故事
如今永嘉新村的规模较之前缩小了一些。“以前永嘉新村是直通到衡山路那一边的”老居民吴老师回忆道。现在的年平公寓一带是曾经永嘉新村的一大片空地,有足球场,篮球场。后来还有少体校。居民们回忆,当年的永嘉新村可是小孩子“白相”的好去处,周围孩子们尽数跑到永嘉新村里玩耍。
现天平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地方,早年为永嘉新村的汽车间,六十年代汽车间分给了居民居住。其二楼则是永嘉新村的小学“永新小学”。
1983年居民史小丽与大女儿拍摄于永嘉新村的旧照,她的大女儿就与于永嘉新村小学。
除了小学,永嘉新村还有自己的幼儿园。居民梁建华的母亲在自家还开办过免费的托儿所,服务小区家庭。梁建华回忆道:“当年,也就是我现在的客厅,是用来当托儿所的。永嘉新村的好多小孩子白天就放在我们家。”
五十年代,梁家人在永嘉新村的合影。当时梁建华母亲在家开办免费的托儿所。永嘉新村幼儿园
永新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许多为居住在永嘉新村的家庭妇女。当年,上海市民为了应对公办小学严重不足的问题,创办了不少民办小学。一个著名的例子便是三位家庭妇女创办了后来的建襄小学。建襄小学的故事便是沪剧《鸡毛飞上天》的原型。1966年出生的居民鲍叔叔回忆道:“我小学一二年级都还在永新小学读书的,后来小学就拆了,我们到了永二小学。”永二小学于1999年并入建襄小学。
老居民李伯伯的概括颇具代表性:“我们永嘉新村的人,在单位里是同事,在学校是同学,在家里是邻居。”永嘉新村的兴建背景,相关设施及早期的居民构成,根本上塑造了永嘉新村的整体氛围与社区形态。“同学”、“同事”、“邻居”这样特殊的关系支撑起了永嘉新村居民之间紧密而深厚的家园情感。
尽管,在后来的岁月里,居民的变动较为频繁,不少老居民也已经搬离永嘉新村,新居民不断入住,但是永嘉新村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他们亲如一家。
还想了解更多永嘉新村的老故事?
目前“新村的老故事”永嘉新村特展
正在永嘉路578号“都市之光”公共艺术空间进行中
展览分“永嘉新村这条弄堂”“钞票那些事”等七大版块
展出内容由各家各户提供
这些老照片不仅诉说着个人与家庭的发展变化
也描绘了当代中国的诸多历史变迁
本次展览将历时数月
来源:天平街道
新闻推荐
从去年底至今,各大视频网站播出了不少古装网剧,比如《双世宠妃》、《柜中美人》、《烈火如歌》、《萌妻食神》等。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