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伪装者》《琅琊榜》《人民的名义》《军师联盟》等男性群戏佳作频出“大男主戏”里“小女主”也很重要

桂林晚报 2018-01-28 13:36 大字

《伪装者》中王鸥饰演的汪曼春(左)让人印象深刻。

张慧雯在《风起长林》中饰演萧平旌的“官配”林奚也出彩。

蒋勤勤在《海上牧云记》中饰演心狠手辣的皇后南枯明仪让人眼前一亮。

刘涛在《军师联盟》中演出了张春华的善妒又顾全大局。

在“大女主戏”多沦为玛丽苏的国产剧中,“大男主戏”、男性群戏佳作频出。从前几年的《伪装者》《琅琊榜》,到这两年的《人民的名义》《军师联盟》,虽男性戏份吃重,但出场不多的女性角色,往往是点睛之笔。如何在“大男主戏”中塑造好“小女主”,是一个新命题。

成功女配角是什么样的?

《伪装者》

宋轶饰演的于曼丽和王鸥饰演的汪曼春严格来说都不算正面角色。于曼丽因为经历悲惨导致性格阴鸷,汪曼春为了权力可以卖身汪伪政权。但不脸谱化的角色塑造让观众对这两个女配角多了一层同情。

《海上牧云记》

蒋勤勤饰演“容颜老去”的皇后南枯明仪,因为丈夫别恋而性格大变,心狠手辣;其侄女南枯月漓(万茜饰)欲念太深而人格扭曲。两个角色虽是广义上的反派,但可恨之外更可怜。

《风起长林》

张慧雯饰演萧平旌的“官配”林奚,编剧没有强调她的美貌,而是着重刻画其医者仁心;佟丽娅饰演的蒙浅雪虽中规中矩,但武将之后的率真和长林世子妃的贵气都能准确呈现。

《军师联盟》

《大军师司马懿》系列是典型男人戏,女性配角个性鲜明又不喧宾夺主,很重要。历史上的甄宓和张春华在剧中恰如其分。张芷溪演出了甄宓的柔弱和悲剧感,刘涛则演出了张春华的善妒又顾全大局。

女性角色出彩才能成就“大男主”

《琅琊榜2》临近大结局,男主萧平旌的兄长、老皇帝和父亲接连领饭盒,刘昊然饰演的男主角在挫折和变故下走上成长之路。与此同时,前文埋线已久的女性角色也开始发力,人物形象趋向饱满。都说正午阳光擅拍“男人戏”,但别忘了,如何安排好与男主形成互动的女性角色,也是拍好“男人戏”的必备条件。

在《琅琊榜2》中,女性角色多了不少。张慧雯饰演的林奚负责承担男主成长的见证人和伴侣,角色性格和她古典温婉的长相非常搭配,弥补了演技上的不足;佟丽娅饰演的蒙浅雪堪比蒙大统领和霓凰的综合体,既温柔深情又忠义识大体;梅婷饰演的荀皇后,人物比较简单,就是一个智商不高的反派,从人设来说有点弱,但好在用演技完成了“招恨”的任务;乔欣饰演的荀安如最晚发力,这个角色乍一眼清新脱俗岁月静好,令人眼前一亮,同时内心深明大义、心思玲珑,在剧情推动的过程中必不可少。

这四个角色各司其职,也不如男性角色富有张力,但是她们都有故事可品,在主线故事中作为联结点不可替代。这样的“小女主”仅仅是“小”在戏份的比例上,但绝不是花瓶般的存在。

男性戏份吃重的电视剧,女性角色也不是沦为鸡肋,能让人一眼记住同样重要。这就要求剧组选角时的眼力———拒绝千篇一律的网红脸,选择相貌有特点、气质可塑性强或者贴近角色。这本是基本选角要求,但在流量为王的行业生态中,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

模式化操作是国产剧配角一大毛病

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模式化地配置角色,再模式化地设计情节和故事走向,一定无法将人物的个性表达出来。那些成打成打炮制出来的“坚强丫鬟上位记”,比如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她在剧中主要就有两个长处,一是所有男性角色都爱她,二是所有女配都嫉妒她陷害她。于是在大女主成长的道路上始终都是争风吃醋的故事。历史上关于武则天的争议之处,也都被处理为“善良女主遭人陷害”的无辜戏码,人物的丰富性荡然无存,观众自然也对女主到底凭什么执掌天下一无所知。

角色是为了故事服务的。如果在编剧的心中,女主的魅力表现在男性对她青睐和死心塌地,那么这个角色一定是单薄的玛丽苏;如果女主的人格魅力仅仅是用反派的刻薄与坏心眼来反衬,那么这个故事的矛盾冲突一定是单一化的;如果女主的成功算来算去仍旧是归功于她在小情小爱中获得的好处,那势必是一个俗气和幼稚的故事。

那些评分不及格的戏剧不必多说,拿孙俪的两部大女主戏《甄嬛传》和《芈月传》来比较。前者说的是宫闱秘事,倒是反而被导演拍出了人性的复杂;后者说的是芈八子指点春秋的故事,男女角色和故事线索都多了起来,反倒是有点像《武媚娘传奇》了。《甄嬛传》里的每个角色细细品咂,我们都难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好像都能说得出来龙去脉,不能简单地归到正面反面的问题。

反观《芈月传》,芈月的政治才能来得毫无逻辑,男配黄轩的爱和女配刘涛的恨也不明不白。没有配角的出彩———这个出彩不仅仅是演技的成熟,而是人设的饱满,主角的故事自然无法连点成线,那么所谓的大男主、大女主自然也就成长不起来了。

单薄和重复体现的是创作者偏见

自从大女主戏兴盛以来,我们会发现,女主的成长路线好像和那些打情骂俏的玛丽苏剧别无二致,编剧们对于“女性”的认识原来是这么肤浅。女性的强大,并非是处处活得像一个男人———这只是女性的“男性化”。比如说,霓凰虽然因为常年征战,打扮和作风颇有男儿气概,尤其是她在男性大家长缺位,弟弟还未成年时,作为一家之主表现出的独立、自信和能力,是在小屏幕中极少见到过的角色。说她是男人戏中的“大女人”也未尝不可。

大多数国产剧中,女性是没有欲望的,尤其在男人戏里,正面角色往往是相夫教子,善良纯真。拿现实主义题材的《人民的名义》来说,男人群戏精彩,但女性角色总差那么点感觉。里边的正面女性角色比如侯亮平的妻子,正义凛然,连在家中都不和丈夫撒娇。或者柯蓝饰演的检察官,大龄未嫁,只对躺在病床上可能一辈子都是植物人的陈海一往情深。而大女主戏里更不用说,《锦绣未央》之类的,女主角对权力一定是天然抵抗的,都是贱人逼迫,让她们只能寻求权力庇护。这也是在《伪装者》或者《九州海上牧云记》里,看汪曼春或者南枯月漓那为了权势地位而着迷的脸,厌恶的同时,却也感受到了一丝真实。

说到底,男人戏、女人戏,都只是导演和编剧的偏好问题,如何刻画角色,并且用角色把故事连起来才是真本事。而在这个的背后,则不外乎涉及了制作组的性别观、感情观以及对现实人性的考察。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恋爱先生》“轻喜剧”受青睐

电视剧《恋爱先生》作为开年大剧在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热播,目前该剧收视率双台破1,全网视频播放量已超过40亿。该剧以男女关系为故事核心,描绘了一副时下都市男女的群像,用“轻喜剧”的方式折射现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