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新剧《生逢灿烂的日子》中出演郭家老大—— 姜武:用黑色幽默化解生活苦难

大众日报 2017-11-28 05:29 大字

□本报记者陈巨慧实习生李梦宇

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正在北京卫视热播,讲述了老北京胡同里一户普通人家四兄弟从孩提到弱冠,由而立至不惑的人生历程。小胡同里普通人家的悲喜生活,地道浓郁的京腔京韵,充满怀旧气息的时代印记,吸引了众多观众。日前,在剧中出演郭家大哥的姜武接受了媒体采访。

好的表演应该像卓别林那样

剧中,郭家四兄弟性格迥异,人生经历也截然不同。其中,姜武饰演的郭家老大,可谓是剧中人生最为曲折坎坷的一位。年少时因为误杀罪,他获刑14年。出狱后,他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却四处碰壁,事业、爱情双双失败。看似是一幕充满坎坷波折的灰色人生,而姜武却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利用独特的“姜式幽默”化解了生活带来的苦难。这样的老大,少了一种悲切苦情,反倒更具有一种豁达与耐人寻味。

对此,姜武解释道:“这样的表演方式跟生活阅历等各方面都有关系,基于你如何去看待所谓的‘苦\’。你若非得较着劲,那就苦死了,你就绝望了,基本上不想活了。如果你把苦当成一个乐子,就能辩证地去思考,这事儿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或许是好事。演戏也是这样,苦的东西,再用苦的方式去演,就没有意思了。好的表演应该像卓别林那样,苦中有乐,乐过之后是眼泪,这是高级的一种表演方式。”

在姜武看来,有时候“反着”去演绎,会有更不一样的感悟,“如果剧本让你哭你就哭,一点意义也没有”。

当然,这并不是提倡演员不按照剧本走戏。姜武表示:“人物的魂儿是不能改变的,在凸显魂儿的基础上,演员可以加入一些对这个角色,甚至对这个戏更好的有帮助的一些细节,只是为了让这个人物更深刻、更真实。

与果靖霖曾是隔一条胡同的邻居

谈及接下这部剧的原因,姜武直言:“这部剧原来叫《北京人在北京》,名字取得好,听起来就很有亲切感。拍的时候,小时候记忆里的胡同、四合院、八仙桌这些场景,一下子就能在脑子里清晰地闪现,让人觉得熟悉又舒服。”

说到上世纪70年代,姜武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人与人之间非常亲近,邻里之间经常互相帮助,现在这东西少了,更多的是一些利益方面的东西,其实人不应该是这样的。”

姜武对于那个年代有着特殊的记忆,“小时候在部队大院长大,男孩们都崇拜英雄主义。最嘚瑟的事儿就是能穿着父亲换洗下来的军装,戴上帽子,再穿上一两次皮鞋,简直觉得走路带风。”

除此之外,姜武跟这部剧的编剧、艺术总监兼主演果靖霖是不折不扣的“老乡”,俩人是隔着一条胡同的邻居,在19岁时便已经结识,但这部剧却是二人的第一次合作。

学会放下一些东西

生活中,姜武是兄妹中的“夹心烧饼”——排行老二,自认很“失宠”。他表示:“全家人包括我在内都很宠妹妹,相比较之下,我就很‘失宠\’。小时候每次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剩下的,很少有新衣服穿。不过上了大学之后,还挺喜欢穿哥哥的衣服,因为那个时候哥哥的衣服已经挺好了,穿在身上特显精神。”

虽然国际国内奖项拿了不少,圈内圈外赞誉有加,但姜武并不属于乘胜追击、野心勃勃的那种。近两年来,姜武似乎放慢了脚步,作品并不多。

谈及原因,姜武表示:“一方面确实没有摊上自己看得上的东西,与其这样还不如就歇会儿呢,干点什么事不行啊。要干就得干自己喜欢的事儿,不然真是耽误工夫,到了这岁数也没工夫把精力搭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另一方面,是以后的重心会更多地放在家庭上,学会放下一些东西。其实年轻时候所追求的一些东西,在别人眼里没那么重要,只是自己太纠结放不下。现在要开始学会减负,学会珍惜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东西。其实父母、亲情才是最重要的,是人活着真正需要的,我们所追求的事业,包括演戏,多一部,少一部,都没那么重要。”

新闻推荐

踩一脚《猎场》赢十万流量

人们被喂多了杰克苏、金手指的男主戏,一路摸爬滚打走来,甚至带有履历污点的猎场男主郑秋冬一出现就引来各方吐槽。没有偶像剧般梦幻打光,没有时下最流行的网红装扮,一惯注重写实、拍过《潜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