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体育> 正文

“一剪梅花开 二剪双喜来”

青岛早报 2022-03-23 06:13 大字

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再加上一双灵巧而饱经沧桑的手和一颗历经岁月磨练的心,就可以翻飞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精彩世界。今年70岁的“剪纸奶奶”李文玲是青岛市“优秀民间艺人”、中国民俗学会“剪纸艺术大师”,拥有着“剪纸绝活奖”等诸多荣誉。 2018年创作的《喜迎上合》作品,把青岛的风景建筑都融合在剪纸中。2008年的20.8米剪纸长卷,还原全球各城市风土人情,再现岛城市民迎奥热情。此外还有56个民族、二十四节气、应有尽有的家乡风景文化……作品丰富多彩。潜心创作之余,她曾多次向外国友人传播传统文化,又不辞辛苦奔波在社区、学校课堂,享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传递着传统工艺的匠心精神,还带大家剪出了生活的美好和精彩。

幼年学艺 承载剪纸情缘

如果时光倒流,60多年前便时常能瞧见一位小姑娘坐在自家大门口剪纸,照着奶奶的蝴蝶,一遍又一遍,就这样过了半年终于剪得像模像样了,奶奶看见后夸奖她剪得好,又教她剪小梅花…… “我6岁时就跟随奶奶学习民俗剪纸,奶奶的一招一式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幼小的我天天听奶奶讲民间故事,看奶奶的民间剪纸手艺,因为奶奶不认字、不会画,只会拿剪刀直接剪,所以我传承了奶奶的‘放刀直剪’绝技。 ”李文玲回忆道。

如今的李文玲,也成了深受大家喜爱的“剪纸奶奶”,一头卷曲的华发是她标志性的特征。放刀直剪、纸上不需要提前描画线条,全靠熟练运用剪刀对头脑中所见形象进行再现,是她令人称奇的“绝活儿”。 “最后我把奶奶的手变成了我的手,我的荣誉是属于奶奶,奶奶的神奇剪纸手艺,我已传承下来。 ”作为青岛市市北区民间剪纸非遗传承人,李文玲早已不再是彼时那个经常刺破手指,需要奶奶用嘴嘬一嘬的小姑娘了,她带着小小的剪刀,跟随青岛市政府代表团出访日本、德国、法国……漂洋过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剪纸;带着小小的剪刀,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现场,为参观者送上青岛地标剪纸;带着小小的剪刀,在青岛民俗博物馆、社区、学校悉心授课,剪纸给她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年轻时的李文玲是一名幼儿老师,她发挥自己的剪纸特长,给小朋友讲故事时,剪些小动物、花花草草增添故事形象的生动感,有时还会做一些剪纸头饰送给孩子们。每逢国家有喜事,她都会用剪纸的形式为祖国庆贺。她在自学手艺、艰苦历练的同时,不断升华自己的剪纸技艺,速度更快了,剪纸作品也更多样化了。 “创作是无穷无尽的,每一个剪纸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构思、草稿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尽管多年的练习有了肌肉记忆,但使用剪刀的力度不一样,留下的痕迹也就不同,所以要随机应变。 ”李文玲说道。

技艺精湛 被誉剪纸大师

采访中,打开李文玲的“百宝箱”:一边是56个民族文化剪纸、上百张家乡美景文化剪纸、500只蝴蝶剪纸、十二生肖剪纸,以及近期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剪纸、冬奥会主题剪纸等等,另一边则是用过的满满一大盒用钝的剪刀。记者看到李文玲的双手布满硬茧子,手指也因几十年用剪刀而导致有些变形……

“一剪梅花开,二剪双喜来,三剪天鹅叫,四剪苹果笑,五剪吉猴闹,六剪金鱼跃,七剪蝙蝠到,八剪蝴蝶俏,九剪鲤鱼跳,十剪吉祥满园照! ”这是李文玲自创的“十剪子”歌谣。近20年前,李文玲在天后宫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剪纸工作室,一张红纸七叠八叠,只需几剪刀下去,梅花、“喜”字、天鹅、小猴像“变戏法”一样在手中出现,让观众们啧啧称奇。现在大多数的精致剪纸作品,实质上都是刻纸,或者照着模子剪刻结合而来,而放刀直剪这种无法批量制作剪纸的手艺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了。由于技艺精湛,李文玲在2004年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剪纸艺术大师”称号。

2008年,她花费一年时间创作了长20.8米的大型剪纸作品 《奥运之路》,描绘出奥运火炬全球传递各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和标志建筑,为了创作这一作品,她手里那把剪刀磨去了足足1毫米。“每一剪下去都要有严谨的考量,是直是弯,是圆是角,都不是心血来潮。剪出灵动的作品全靠深厚的功底,还要善于观察本质,创作剪纸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神’的抓取。惟有数十载的观察学习、经验积累,才能创作出来。 ”李文玲说道。

2018年她再次受邀,为上合青岛峰会3000余名中外记者准备剪纸伴手礼以及现场展示,从设计到剪裁,她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几乎每天剪纸到深夜,3000多份作品都是一剪子一剪子完成。凤凰牡丹、喜鹊登梅、莲年有鱼、金鱼蒲草……每张作品都蕴含着祥和美满的寓意,展现出中国人民甜美幸福的景象。此外,李文玲还特意创作了一套《喜迎上合》作品,把青岛的主要风景都融合在剪纸中,呈现出家乡的地标建筑和时尚美景,获得国际友人称赞。

热心公益 传播剪纸文化

“我就是一个剪纸老太太,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尽管已70岁高龄,李文玲仍然亲切又动力满满地出现在社区、课堂以及各种活动中。她为自己居住的兴隆一路社区打造出“剪纸核心价值观景观一条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入心入脑,作为兴隆路街道传统文化推广大使,她又积极带动居民了解和学习剪纸艺术,创作了一系列剪纸公益广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为了传承民俗文化,李文玲常年对社区居民进行免费的公益培训,还积极参与文化馆组织的剪纸民俗课堂、公益云课堂,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许多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前来学习,多年来,她共开设了公益剪纸课100余场。 “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仔细地折、剪,用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剪出可爱的作品非常欣慰。我想只要他们静下来、认真学,就会从中体会到乐趣、自豪、惊喜,当他们将作品和家人、朋友分享后,这些就会成为珍贵的童年记忆。 ”李文玲说,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让大家了解剪纸艺术,生动有趣的剪纸公益课不仅让孩子们、社区居民们近距离感受剪纸技艺的趣味性,更提高了审美与创造能力,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课程,很可能发掘出一个有天赋的剪纸艺术传承者,并将剪纸艺术不断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优质偶像 苏翊鸣捐赠一万套防护服

近日有网友曝出,奥运冠军苏翊鸣向吉林市捐赠了一万套防护服,并在箱子上亲笔留言:“吉林加油!医护人员辛苦了!”吉林市慈善总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