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体育> 正文

雪上救援空中奇兵

新京报 2022-03-09 01:14 大字

3月1日,起飞前机务人员仔细检查飞机的各个部位。3月6日,转运型直升机降落在高山滑雪停机坪,训练中随机医生将担架从飞机上抬下。3月1日,救援型直升机上的绞车手(左)将救生员放入模拟运动员受伤区域。3月1日,完成了训练任务后,队员们在保温机库内吃午餐。3月1日,延庆赛区,转运型直升机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3月1日,救援型直升机上的绞车手正在观察赛道。

北京冬残奥会赛事正酣。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直升机医疗保障团队在每日开赛前完成试飞工作,确保赛事开赛前直升机状态良好、人员一切准备就绪。

由于部分冬奥赛事危险性较高,运动员受伤情况时有发生。根据国际奥委会与国际雪联的要求,运动员受伤后直升机要保证在5分钟内到达赛道上空,并在15分钟内完成救援任务。

此前,直升机高山雪上运动空中救援在我国救援领域属于空白,缺乏各项操作的规范与标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红十字会联合中信海直提供直升机医疗救援服务,派出2架救援型直升机、2架医疗转运型直升机,负责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航空医疗救援保障。直升机医疗保障团队通过近3年的努力钻研和数十次演练飞行,克服大风、乱流、低温等因素,填补了这一空白。

从2019年年初,各比赛场馆建设时期,机组人员就多次前往各场馆施工现场,对高山滑雪赛道山区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最好的场馆机坪建设位置,梳理高山滑雪赛道救援的各项风险点,对场馆涉及直升机相关的部分提出意见。

与此同时,直升机救援人员从不断的实地飞行训练与演练中,制定出完善的高山滑雪赛道救援飞行技术程序与救援应急预案。通过数十次实地演练飞行,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得到了宝贵的滑雪赛道救援飞行经验和飞行参数数据,为编写高山滑雪赛道救援飞行技术手册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冬奥会开幕前,直升机医疗保障团队进行了多轮次全流程全要素实战演练。连续在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开展了极端天气下的直升机训练测试工作,包括航线建立、长绳救援、急救转运等。

入驻冬奥赛场以来,直升机医疗保障团队在每日开赛前完成试飞工作。在赛事进行过程中,所有机组人员随时待命,一旦接到救援指令,立即起飞执行救援任务。

2月10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成功转运一名瑞士籍受伤运动员。该运动员在高山滑雪男子全能速滑项目中受伤,左前臂开放性骨折。北京999医疗转运型直升机仅用8分钟就将受伤运动员转运到了延庆区医院,比用地面救护车节约了32分钟以上。

在冬奥会救援工作结束后,直升机医疗保障团队立即投入到训练中,为冬残奥会的保障做准备。

新京报记者陶冉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残健共舞 北京青少年点亮冬残奥会开幕式

2月24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听障学生朱舒涵练习手语的模样在窗户前留下美丽的剪影。新京报记者郑新洽摄3月4日晚,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