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冬奥的北京公交人 收到20余封感谢信 还想继续服务冬残奥会
北京公交集团冬奥Y4车队党支部书记祁明瑞正在检查驾驶员工作。受访者供图2月5日,北京公交集团冬奥B2车队驾驶员陈学海与获得北京冬奥会中国首金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合影。受访者供图北京公交集团冬奥B2车队驾驶员姬朋新。受访者供图2月14日,北京公交集团收到的来自挪威奥运会和残奥会委员会的感谢信。受访者供图1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停保中心场站,氢燃料新能源车准备驶入车库。北京公交集团共有212辆氢燃料新能源车服务于延庆赛区。
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2月14日,在北京冬奥村运动员班线开通的第23天,北京公交集团北京赛区巴士团队B2车队收到一封感谢信。这封信以“挪威奥运会和残奥会委员会”的名义,致谢北京公交的每一位员工。
信中写道,“你们非常友好、乐于助人,而且你们每天都面带微笑迎接我们。感谢你们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也感谢你们让这次赛事变得如此难忘。”
为服务冬奥,北京公交集团共计派出2388辆车和5755名职工,以24小时待命状态完成138条冬奥班线保障任务。他们当中,有人怕耽误发车时间,便在驾驶舱里眯一会儿、吃泡面,只为准时准点安全到达;有人忙里忙外,与场馆只有一墙之隔却没有时间关注比赛。
2月20日晚,随着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主火炬的熄灭,北京公交集团冬奥车队的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也顺利收官。随后便着手冬残奥会的准备工作。不少驾驶员主动向车队管理人员请求,希望留下来继续完成冬残奥会的驾驶运输工作,“我们都想有始有终,参与完成冬残奥会,才算是一段完完整整的经历。”
用手势表达“加油”“必胜”
2月5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在首都体育馆内进行。
赛前,陈学海把中国短道速滑队准时送达,而后就把车停到距离首都体育馆不到二十米远的空地上。驾驶舱里的空间有些狭小,陈学海稍稍把车窗打开,灌进来的只有冷风,听不到场馆内的丁点儿声音。
陈学海今年49岁,开公交车已经21年了,之前参与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党百年等重大活动。为了北京冬奥会,他与1800余名公交驾驶员从2021年11月起就开始实际线路驾驶培训,反复熟悉路线、各上下客点及流线。“我们这些被挑选出来的驾驶员基本都参与过各种大型活动,驾龄久,经验也很丰富。”
2022年1月19日,1800余名公交驾驶员正式进入闭环管理模式。冬奥会期间,陈学海作为B2车队的驾驶员专门负责中国短道速滑队的运送工作。“拉着他们去训练,去比赛,去领奖,虽然和他们在路上的时间很长,但由于车厢内安装了隔离板,我们也很少有过交流。”
每次队员们上下车时向他点头挥手,他都会向他们竖起大拇指或者握紧拳头,他觉得队员们应该看懂了他手势中表达出的“加油”“必胜”“最棒的”。
陈学海回忆,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那晚,他在车上等了很久,中途想在驾驶座上眯一会儿,却怎么也睡不着,“心情也跟着紧张。”直到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领队从体育馆内冲出来,在车厢外冲着他喊,“我们夺冠了,得了金牌,首金啊!首金!”陈学海顿时感觉脑袋“嗡”的一下,然后身上的血液开始翻滚。“当时激动得只知道鼓掌,缓了一会儿后,我才想起争取跟孩子们合张影。”他把想法告诉了领队,领队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回冬奥村的路上,他在车内后视镜里看了几眼,车厢里那几个白衣红裤的男孩女孩有哭有笑地聊着。等到站时,他从车上下来想目送他们回村,领队一声:“大靖,可新,都来跟司机师傅合个影吧。”
陈学海一身深蓝色工作棉服被簇拥在四个夺金运动员的正中间,冲着镜头高高地举起大拇指。
冰雪天气只求出车“零事故”
陈学海回到住所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他躺在自己的小床上辗转难眠,最后索性拿起手机,把接力赛的视频回放看了一遍又一遍。
工作到凌晨后在被窝里回看中国运动员的比赛视频,成了陈学海在连续多天高度紧张工作状态下的一种支撑,“服务好运动员们出行,为他们每一次的安全到达保驾护航,我感觉无比光荣。”
为服务冬奥,北京公交集团共计派出2388辆车和5755名职工,以24小时待命状态圆满完成138条冬奥班线保障任务。服务过程中,巴士车辆运行位置、速度、车内实时和历史视频影像、驾驶员操作状态等600余条动态数据实现秒级采集上传,确保行驶安全。延庆赛区投用的新型氢燃料车在服务前完成每车5000公里磨合任务,驾驶员经专项培训,山地驾车经验丰富。
其中,延庆赛区的Y4车队承担的任务是将工作人员、志愿者及观众往返运输于酒店、院校等驻地与延庆赛区及指定地点之间,涉及驻地共6处,运输线路达20余条。
Y4车队党支部书记祁明瑞是站在驾驶员背后的人。搭乘公交巴士的工作人员、志愿者、观众能够看到延庆赛区驾驶员在山路上驾轻就熟,都离不开祁明瑞对每一条山路不分昼夜地带队踏勘。
对于常在城区执行任务的祁明瑞和车队成员来说,此前对延庆地区的地理交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熟悉成为了车队顺利执行任务的“绊脚石”。为此,祁明瑞和几位组织管理人员在前期对24条线路进行反复勘察,结合线路情况制定一线一图一册,对重点路段、桥梁、隧道、路口等有碍行车安全的地方在一线一图一册上重点标注和说明。比如隧道内行车,时速不能超过60公里;河边路段,清晨行车要格外注意路面薄冰;如遇雨雪天气,谨慎慢行,安全第一……
2月13日,北京迎来农历虎年的第一场大雪。此时,冬奥赛事正酣。
延庆区地处北京西北部,三面环山,气温要比城内温度更低一些。“这里一旦降雪就意味着降雪量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祁明瑞记得,12日晚上10点开始落雪,雪越下越大,保障运输安全的担子压在他身上,越来越重,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祁明瑞就爬起来,急着去运营线路上勘察雪情和道路结冰情况,然后反馈到指挥部,请求各方协助车队运输保障工作的落实,“冬奥赛事遇到冰雪天气,我们早有预备,能清扫的路段及时清扫,该撒盐的地方尽快撒盐,对车队的驾驶员也是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只求保证雪天出车的零事故。”祁明瑞说道。
驾驶员的时间精准到分钟
“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这句话是祁明瑞跟车队反复强调的,也是整个车队共同的目标。他坦言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队员们的艰辛和付出。延庆赛区Y4车队职工共有179人,其中驾驶员占到五分之四,年龄跨度从30岁到54岁。冬奥保障期间,他们常常凌晨就出门上路,比赛结束返回驻地时,往往已是深夜。
如何尽可能多给驾驶员留出休息的时间,是他作为管理人员在配班安排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每条路线早班、晚班、夜班都不低于3组,每天还安排机动人员,一旦有司机身体不适或有临时任务,都能保障运输计划及时完成。”
但很多当天需要执行的任务最晚要凌晨两点才能收到,为了不让大伙儿熬夜等任务,祁明瑞和队长张忠义及其他管理人员开启了“叫醒服务”。祁明瑞称,当天任务执行完毕后,他就让驾驶员回到宿舍休息。每位驾驶员的床头都贴着一张写有各自名字的纸条,祁明瑞和几位管理人员会按照排班表找到驾驶员床位,一个一个摇醒,“尽量不打扰到其他人员的休息”。
在“大家长”的位置坐久了,他似乎把“照顾好每一位成员”练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却忘记了自己已经53岁,还要跟着连轴转,夜里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只有等白天车辆正常发车后,他才抽空在值班室找个椅子“歪一会儿”。
闭环管理要从1月持续到3月,有队员的亲人离世,各车队的管理员也只能协调后方的同事帮忙去看望慰问。
B3车队的党委书记王华宇也碰到过类似情况。看到有队员偷偷抹眼泪,他的心里也十分愧疚,“哪怕安排他们出了闭环,他们也会因为防疫需要在酒店隔离一段时间,”他说,那时候他能做的也只有安慰疏导,为队员的家里尽力提供帮助。
王华宇表示,每位队员为冬奥会的付出他都会记在心里,虽然“准时发车”“准时到达”是他们的职业操守,驾驶员的十二时辰需要精准到分钟计算,但是每每看到有驾驶员因为迟一两分钟将车开回场地时低头不敢看他的眼神,他觉得也没必要求全责备,需要理解和宽容。还有驾驶员因为排班经常错过饭点,有时在驾驶舱里对付两口冷饭或者吃几口泡面,自带的保温杯里接上热水后就又要出发上路,他感激大家都在为了“保障运输工作顺利进行”这一个方向而努力,“有苦楚,也有感动和自豪。”
收获感谢与尊重
等待发车时,在驾驶舱里吃两口泡面几乎成了B2车队驾驶员姬朋新工作间隙的常态。
姬朋新称,由于闭环管理和防疫等相关要求,很多时候驾驶员不能下车随意走动,就连吃饭、上厕所等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在规定地点进行。于是驾驶员师傅们在上班时会刻意少喝水,还养成了随身携带保温杯和泡面的习惯,来不及回场站吃饭,就在车上泡一桶方便面,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准点发车。
姬朋新和陈学海同属于一个车队,但分工不同,姬朋新专门负责运送的是捷克和瑞士的参赛运动员。因为语言不通,姬朋新和他们的交流也基本是透过隔离板做手势。他会比“ok”的手势询问领队“人是否已经全部上车,能否发车”,他也会在运动员上下车时一边微笑一边竖起大拇指为他们加油。
这是出于对他们奥运精神的敬佩,姬朋新说,“无论输赢,我总是可以看到他们乐观的表情,虽然听不懂他们讲话,但每次见我都会特别礼貌地给我回应,我能明白是感谢,感觉到我们普通的工作人员也受尊重。”
像这样的感谢数不胜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信件寄来。截至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前夕,北京公交集团已收到20多封感谢信。
如今,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圆满落幕,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让王华宇感到欣慰的是,在闭幕式前就不断有驾驶员提出要一直坚守到冬残奥会结束。
据北京公交集团介绍,目前,640辆冬残奥会保障用车整装待发,其中40辆车为“福祉车”,重点服务轮椅乘客及随行人员。北京公交集团预计派出1957人参与服务保障。
陈学海和姬朋新都将继续完成冬残奥会的驾驶运输工作,“我们都想有始有终,参与完成冬残奥会,才算是一段完完整整的经历。”
新京报记者薄其雨实习生王烨烜
新闻推荐
浮萍电影《我心飞扬》讲述的是20年前中国首枚冬奥会金牌获得者的故事。该片由王放放导演,王浙滨编剧,孟美岐、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