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北京冬奥会给世界贡献了什么?
?北京史家实验学校的学生在“冰立方”体验冰壶?新华社发
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这一盛会是世界的交响,是冰雪的传奇。过去的16天,世界见证了竞技体育的荣耀与梦想,一项项奥运纪录甚至世界纪录在这里被刷新,中国一流的比赛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工作,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由衷赞叹:北京2022年冬奥会“非常成功”,运动员们感到“非常满意”,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诠释凝聚世界的崇高理念——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育实践
本届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向全球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北京冬奥会有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将各国运动员团结在一起,同场竞技、相互竞争又共同生活、互相交流,创造理解、尊重、团结的友好氛围,把世界凝聚在一起。
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中国人民以效率、决心和活力著称,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举办北京冬奥会都已经证明了这点。中国提前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将改变世界冰雪运动格局,使中国和世界都从中受益。尊重规则、尊重彼此,通过和平良性竞争团结世界,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使命,也应成为世界各国的目标。希望国际社会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超越分歧,一起向未来,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办好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兑现中国的申奥承诺,也是展示中国文化、中国力量的重要契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徐拥军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中蕴含的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全人类理解与认同的重要价值观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举办冬奥会是从中国到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体育实践。我们应该切实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汇聚改变世界冰雪运动格局的蓬勃力量——成为全球冰雪消费超大市场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精彩纷呈,不仅给全世界观众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比赛,更为世界贡献了冰雪超大市场。自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
冰雪运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冰雪运动参与率已达26.95%。冰雪运动不再局限于冰雪季和北方,在南方,多地开办了室内滑雪场、滑冰场,开展陆地冰壶、轮滑冰球等相对容易普及的运动,因地制宜发展冰雪运动。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来投资机会。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随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休闲娱乐等冰雪相关需求会更多。场馆建设、装备制造等也面临升级,向更多数量、更高质量发展。”普华永道中国体育行业主管合伙人周星说:“在场馆方面,我国现有标准冰场654个,比2015年增加了317%;雪场803个,比2015年增加了41%,这就是投资热点的推动。服装和装备方面也受到了冰雪消费的驱动。”
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打造奥运遗产传承新标杆
回顾本届冬奥会,从筹办之初便全面规划、管理奥运场馆,将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相结合,践行可持续的办奥理念,打造奥运遗产传承新标杆。正如巴赫所说,“北京冬奥会将给全世界留下丰厚遗产”。
“雪如意”“雪飞天”“冰丝带”……这些兼具美感与创意的新建或改扩建场馆,不仅向世界传递出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还在建设过程中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为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建设和赛后利用树立了新的典范。如:作为2008年奥运会游泳场馆的“水立方”华丽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设计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说,北京冬奥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我们不仅仅考虑如何举办一场奥运盛会,而且更加关注场馆长期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例如:冬奥会之后,“雪如意”除了可以继续举办世界高水平跳台滑雪比赛,夏季还可举办音乐会等娱乐活动,赛道两边可攀爬的楼梯,赛后可开发为极限旅游项目,而顶峰俱乐部可举办会议会展、发展旅游观光等。
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北京冬奥会充分利用张家口的风能、太阳能,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实现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绿电入网,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成为百年奥运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
一系列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国方案”,是北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增强人类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安全办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使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挑战之下,冬奥会筹办通过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创新工作方式,确保了所有竞赛场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场馆如期完成,并达到赛事要求。
北京冬奥会是疫情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安全办赛是各方达成的共识。除了来华前接种疫苗等各种必要准备,运动员及随行人员还需经过3层筛查才能进入闭环。在闭环内,运动员及随行人员每天要进行核酸检测,并通过“冬奥通”健康监测系统自主上报健康状况。参会人员出行时,安排有专用交通工具,进一步降低了感染风险。精准严格的防疫措施之所以收到良好效果,离不开先进科技手段的助力。比如:一次可消杀1000平方米以上的雾化消毒机器人,在密闭区域、小范围“上岗”的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等。各项防疫措施严谨到位,不仅为运动员创造佳绩营造了松紧适度的安全比赛环境,也为未来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提供了参考方案,更为世界注入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北京冬奥会不仅展示了高水平的体育竞技,还架起了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书写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综合新华社、《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今晚举行,有哪些亮点?“剧透”来了 闭幕式依旧“简约”将致敬“双奥之城”
今天,北京冬奥会将在决出最后5枚金牌后闭幕。已创造历史最佳战绩的中国代表团在当天并没有冲金点,世人最为关注的,可能是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