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如意”为啥能成“明星”?
半岛全媒体特派记者杜金城
来张家口赛区采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冲着“雪如意”来的。这是一个造型独特,科技含量非常高的场馆,它对于我的吸引力甚至大过很多比赛。2月16日下午,趁着赛事间歇的空当,我很幸运地走进了“雪如意”,感受了这个“明星场馆”的魅力。
单是外形就足够震撼
“雪如意”指的是坐落于张家口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本届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和改建的场馆中,它如明星一般存在。原因有很多,比如它是拥有世界上最长跳台的滑雪赛道的场馆,是冬奥会历史上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馆,也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场馆。
可这一切都不是吸引参赛运动员包括全世界滑雪迷对“雪如意”赞不绝口的关键原因。它之所以能成为场馆“明星”,就是因为好看!在来张家口之前,我看了好几条关于“雪如意”的宣传片,了解到这个场馆被誉为世界上最有设计感的滑雪跳台,场馆整体造型宛如一柄如意,故而得名。
16日下午,趁着高山滑雪比赛已经结束,我乘车前往跳台滑雪中心。即使此前在屏幕前已经领略过“雪如意”的风采,当真正来到这座场馆面前的时候,还是会被它的壮观与美丽所震撼。在阳光的照射下,“雪如意”静卧在崇山峻岭之间,造型古典、蜿蜒雄伟却又充满着时代与科技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意”不仅带给人造型上的美感,还有心想事成的寓意,更是寄托着对冬奥会和冬奥健儿的深切祝福。“雪如意”可谓中国智慧与中国文化的绝佳体现。
为“好看”克服无数困难
近距离观看“雪如意”更能感受到这座场馆的魅力。因为当天的所有比赛都已经结束,记者也找到了场馆工作人员对这座宏伟的建筑做了细致了解。原来,这一切好看元素惊艳世界的背后,既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更离不开设计团队将技术突破与审美立意相融合的设计理念,期间克服的困难数不胜数。
“雪如意”依山而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形的优势,绝佳的自然条件和精妙的设计成就了它的美丽。从结构看,“雪如意”由顶峰俱乐部、出发区、滑道区、看台区组成,设有标准台和大跳台2条赛道。其中,标准台由男子运动员和女子运动员共用,大跳台只有男子运动员参赛,跳台长度为110米、垂直落差达135米。
每条赛道的滑道区又分为助滑道和降落区两部分。据工作人员介绍,赛道设计的重点是垂直方向剖面的S形曲线,而每一届冬奥会都会根据选址做相应赛道曲线的设计。比赛中,运动员从出发点出发后,在助滑道积蓄动能,加速下降,滑行至助滑道和降落区交汇处的起跳点时,一跃而起,腾空飞翔。
在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雪如意”是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以顶峰俱乐部的建设为例,其总用钢量达2200吨,但因上方施工场地狭小,故所有钢构架需要先在山下拼装完成,再运输到山上吊装。它就像是搭积木一样,每一步的顺序都不能错,如果错了整个结构的受力会不均匀,会发生变形。
整体体现绿色办奥理念
在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中,“雪如意”被誉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典范之一。在选址上,它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其所在山谷的落差与形状都与竞赛需求高度契合。
为了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设计团队另辟蹊径,将168米长的赛道“架”在了空中。在建设过程中,“雪如意”和张家口赛区其他基础设施都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和可降解材料及可再生能源,很多材料的标准都超出了建筑本身的要求。设计团队就是希望通过“雪如意”把中国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表现出来,在山水之间寻求“轻触式的干预”,使建筑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
记者还了解到,在建设前期,冬奥组委与建设方做了大量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最终,“雪如意”建设融入绿色植被之中。工程开挖后的土石也已经储存起来,避免土方外运,以待未来对其再回收。
在设计师和工程建设者们的努力下,“雪如意”被打造成一座节能、环保的竞赛场馆。融雪水、自然降水能被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便可作为造雪用水,既保证冬奥会赛时用水,也让整个区域的水资源实现“微循环”。
赛后还能承办足球比赛
如果一个竞赛场馆仅仅供运动员赛时使用,那么它在赛后就很难和普通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想让竞赛场馆和设施能够服务于普通人的日常需求,就要在场馆设计时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问题,“雪如意”在这点的设计上可谓是费尽了设计团队的心思。
“雪如意”所在的古杨树场馆群,占地面积420公顷,包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场馆设施。在古杨树场馆群之间,还有一个供观众和游客慢行的步行桥“冰玉环”,一圈总长度3200多米,距地面高7米,便于观众往返于场馆间,从而形成一个慢行系统。依据测算,古杨树场馆群大概能为观众和游客提供约185分钟的停留时间。
常规跳台滑雪设施下方往往会做一个反坡,以便运动员更快减速。与此不同的是,“雪如意”跳台下方是一个平整的场地,延伸了运动员缓冲的距离,兼顾了安全性和赛后利用需求。据介绍,该场地可作为足球场使用,这样就保证了体育场在冬奥会之后能更多地用于举行足球比赛、演唱会等常规大型活动。这样的设计也为单一项目体育场馆的赛后综合利用提供了范例。
“雪如意”将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环境生态等理念分享给世界,让世界领略到中国设计之美、文化之美,成为“场馆明星”实至名归。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张悦姗梁金雄马思嘉)16日上午进行的北京冬奥会女子冰壶循环赛中,中国队8:4战胜多届世锦赛冠军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