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体育> 正文

记者探访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 功能齐全规格高 媒体区内有乾坤

南宁晚报 2022-01-11 06:47 大字

?主媒体中心二层大厅设置了服务媒体的功能区新华社发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已正式进入赛时闭环管理。主媒体中心长啥样?近日,记者探访了主媒体中心,带你一探究竟。

每天接待5000~6000名人员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已正式进入赛时闭环管理,1月4日至22日试运行期间,预计有17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人员在主媒体中心提前开展赛前准备工作。预计到赛时,场馆平均每天要接待5000~6000名注册文字、摄影记者和持权转播商。同时,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媒体运行和新闻宣传的总部也设立于此。

主媒体中心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与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原北京2008年夏奥会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一路相隔,形成了“一南一北、夏奥冬奥”独特的北京“双奥之城”标志性景观。

主媒体中心包括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两大功能,是注册平面媒体和转播商的赛时总部,是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家(地区)奥委会官方信息的发布中心,是媒体服务总汇和媒体交通中枢。

媒体区实时转播随时了解赛况

地上一层(L1)是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大堂区域,这里是一个各种人员汇集的枢纽,无论进入者还是外出者,都会从这里奔向各自的目标。地上二层(L2)设置了一些服务于媒体的功能区,比如冬奥会官方授权的商品店、冬奥会邮局、供媒体休息交流的区域以及一些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会官方商业合作伙伴的展示店面。

地下二层(B2)是媒体工作大通间以及各个中外媒体租用的独立工作间。中外媒体工作大通间里一长排工作席,一溜儿依次排开,工作席中间,每隔一小段还设置一个小屏幕。据了解,在冬奥会比赛期间,这些屏幕上会分别播放转播机构提供的公共信号,可实时转播冬奥会各项目比赛进程。对于采访人数有限的中小媒体来说,守候在这里,足不出主媒体中心,就能通过电视转播的公共信号,对北京冬奥会所有项目的比赛情况与细节一览无余。

更为人性化的设计是,主媒体中心有一块专用的4万平方米的室外活动空间,既符合防疫要求,又为记者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区域。

新闻发布厅分大中小不同规格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设施。在探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发布厅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与面积各不相同,以此适应不同类型、不同规格新闻发布会的使用需求。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面积最大的新闻发布厅叫“立春厅”。刚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好喜庆,很有中国味道。新闻发布会主持人讲台位于主席台最左侧,右边是嘉宾座位。出于防疫需要,每个嘉宾位置之间有一个玻璃隔板。发布厅里,文字记者坐席有400个。站在“立春厅”内,最大的感受就是空间硕大,环境庄严。这里将是各国媒体记者获得信息的主战场。

除了“立春厅”,主媒体中心还有面积各不相同的中型发布厅与小型发布厅。中型发布厅可容纳200名记者,小型发布厅也可坐进100名记者。

“你的背包,背了14年还没烂”

“你的背包,背到现在还没烂?”距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一幕抢先刷屏。

在媒体中心,又出现多位记者背“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体背包”的画面。

14年的时间里,这看似巧合的一幕其实已多次出现。

曾有伊朗记者坦言,每逢大赛都背着它,“这个包的质量太好了”。“背包对于一个摄影记者来说太重要了,这个包的质量和设计都很友好。”而西班牙记者费南多背着这个包去了伦敦、里约,又背到了东京……

今年,世界各地前往北京参与报道的媒体工作者,都将收到全新的媒体包。媒体包内除了有保温杯贡献“神秘东方力量”,恰逢春节,窗花、中国结也来了。小小的背包成为“中国制造”的缩影。

更值得期待的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钢滑雪大跳台已陆续启动,冬奥定制专列横空问世。

邂逅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一起向未来”接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瞩望北京,世界必将见证更多中国精彩!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报道

新闻推荐

精准时空技术还原赛道场景“北斗”助力冬奥运动员更快更强

基于北斗精准时空的雪上运动智慧服务系统冬奥训练数据模拟展示。首都体育学院供图1月6日,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科研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