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乒乓外交”背后的故事
1971年,中国通过开展“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使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和人民消除敌对,走向和解。谁也没想到,首先报道这一消息的是当时的日本共同通讯社记者中岛宏。他曾撰文讲述自己的经历——
小小纸条
1971年3月28日,第3l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办,4月7日是最后一天。这天上午,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在所住的藤久观光宾馆举行宴会,招待亚、非、拉美的乒乓球选手和游人。我也来到了会场,看见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秘书长宋中,就趋前打了个招呼。
正在此时,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秘书江培柱一边说着 “重要电话,重要电话”,一边挤到宋中身旁,把一张纸条递到宋中手里。宋中接过纸条一边看,一边向外面走。电光火石之间,我瞥见了用毛笔写着的“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几个字。几年后再次见到宋中,我问起纸条之事,才知道那就是中国外交部奉的指示,给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发来的关于接待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电话记录。在当时,恐怕谁也没有意识到,那张小小的纸条竟然就是用小球拨动大球的“杠杆”。
就在几天前的4月4日,庄则栋与登上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所乘坐的大巴士的美国运动员科恩寒暄了几句,并互相交换了小小的纪念品。此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毕竟,当时谁也不会设想中美关系会有戏剧性的变化。甚至日本外务省在1970年9月召开驻亚太地区各国大使会议后,也认为“美中不可能接近”。
忽得消息
当天中午时分,我来到作为世乒赛主会场的爱知县体育馆,因为已经与被称为中日之间 “民间大使”的西园寺公一先生和他的秘书南村志郎约好在那里会面,然后一起吃中饭。 12点半左右,西园寺公一走向后藤钾二 (日本乒乓协会会长)准备寒暄几句就和我一起去吃午饭。这时,忽然听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哈里逊副团长一边大声喊着:“song zhong,song zhong”,一边走向正坐在那里小憩的后藤钾二。后藤钾二会长的英文翻译渡边武达一时没有听清楚哈里逊说的是什么,我赶紧告诉他:“说的是宋中的名字啊! ”于是渡边武达把哈里逊的话翻译给后藤钾二会长:“宋中告诉我,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 ”
当时,在场的人都感觉不太可能。但是由于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上午的那张纸条,所以立刻想到:这是真的。新闻记者的敏感使我急于进一步弄清有关情况。于是,我乘坐出租车奔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所住的藤久观光宾馆。
最后确认
当时正是午饭时间,宾馆餐厅里挤满了其他通讯社的记者。谁也没有注意到我。我悄悄地拨通了宋中的电话,接电话的是翻译周斌,同意让我进去。我就从安全通道走上了二层,采访了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秘书长助理金恕秘书和翻译周斌。我顾不上寒暄,立刻就哈里逊的话请求确认。他们并不否认这一消息。当我问道:“鉴于美国政府已派军队侵入老挝,中国采取这样的做法有什么样的理由呢?”他们回答:“为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想访问中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了信息,经过研究,决定接受访问。 ”然后我请他们说明中国的对美政策。他们说:“中国虽然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战争政策,但与美国人民友好是一贯方针。只要美帝国主义不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我们就要跟它斗争下去,特别是绝对不能接受 ‘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政策。 ”
这时,晚刊截稿时间就要到了,我迅速回到位于《日中新闻》总部的共同社名古屋分社,赶写新闻稿。当晚的《日中新闻》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报道。虽然在日本国内因为截稿时间的原因对这一消息报道得不多,但在全世界,这条消息所引起的轰动是可想而知的。 蔡晓光
新闻推荐
张安(LilyZhang)、林高远、王曼昱和卡纳克(KanakJha)(从左到右)新华社休斯敦11月21日电国际乒联21日晚宣布,中美选手将跨国配对...